首頁 > 國學經典 > 文化名家 > 韓愈《燕喜亭記》的寫作背景是什麼樣的?

韓愈《燕喜亭記》的寫作背景是什麼樣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想知道韓愈《燕喜亭記》的寫作背景是什麼樣的嗎?此詩寫於王弘中從吏部員外郎貶謫爲連州司戶參軍之時,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燕喜亭記①

【原文】

太原王弘中在連州②,與學佛人景常、元慧遊。異日③,從二人者行於其居之後,丘荒之間,上高而望,得異處焉④。斬茅而嘉樹列⑤,發石而清泉激⑥,輦糞壤⑦,燔椔翳⑧。卻立而視之⑨: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⑩,窪者爲池而缺者爲洞,若有鬼神異物陰來相之。自是,弘中與二人者晨往而夕忘歸焉,乃立屋以避風雨寒暑⑪。

【註釋】

①燕喜亭:連州的一處建築。燕喜:同“宴喜”,宴飲喜悅。

②王弘中:王仲舒,唐朝文學家。連州:古地名。

③異日:不在同一天;隔日。

④得:看到。異處:指景物奇特之地。異:奇異、特殊。

⑤斬茅:砍掉茅草。嘉樹列:好的樹木一排排顯露出來。

韓愈《燕喜亭記》的寫作背景是什麼樣的?

⑥發石:撥開亂石。清泉激:清澈的泉水噴涌而出。

⑦輦(niǎn)糞壤(rǎng):把腐臭的土壤用車子運走。輦: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車子。

⑧燔(fán)椔(zī)翳(yì):焚燒枯死的雜樹。燔:焚燒。椔:直立着的枯木。翳:古同“殪”,樹木枯死,倒伏於地。

⑨卻立:後退幾步站着。

⑩陷者:陷落下去的地方。呀(yā)然:裂開的樣子。呀:張口貌。

⑪立屋:修建房屋,指燕喜亭。

【譯文】

太原王弘中在連州的時候,和學佛的人景常、元慧一起出去遊覽。隔一天,他和那兩個人一起走到他們的住處後面,翻過山丘與荒原之間,登上高處向遠方眺望,看到一個風景奇特的地方。當他們砍掉茅草,便看到了秀拔的樹木整齊地排列着,搬開石頭之後,發現清澈的泉水噴涌而出,當他們找來車子把腐臭的土壤運走,並且燒掉枯死的樹木,這時再退回來看那裏:高出來的地方突兀挺立成山丘,陷落下去的地方開裂而成山谷,低窪的地方成爲池塘,而山丘有缺口的地方成了山洞,這一派奇石麗景,就好像有鬼神拿着神奇刀具暗中來幫助雕琢一般,簡直如臨仙境。自那以後,王弘中和這兩個人早上到那裏去玩賞,流連到夜晚竟然忘了回家,於是就在那裏建了房屋以便躲避風雨寒暑。

【原文】

既成,愈請名之,其丘曰:“竢德之丘①”,蔽於古而顯於今②,有竢之道也;其石谷曰“謙受之谷③”,瀑曰“振鷺之瀑④”,谷言德,瀑言容也;其土谷曰“黃金之谷⑤”,瀑曰“秩秩之瀑⑥”,谷言容,瀑言德也;洞曰“寒居之洞”,志其入時也⑦;池曰“君子之池”,虛以鍾其美⑧,盈以出其惡也⑨;泉之源曰“天澤之泉”,出高而施下也;合而名之以屋曰“燕喜之亭”,取《詩》所謂“魯侯燕喜”者頌也。

【註釋】

韓愈《燕喜亭記》的寫作背景是什麼樣的? 第2張

①竢(sì)德:具有耐心等待的道德修養。竢:同“俟”,等待盼望的意思。

②蔽於古:指荒丘以前一直被掩蓋。顯於今:今天才顯露其光彩。

③謙受之谷:孫注曰:“《書》:‘滿招損,謙受益。’衆水所赴,故云受謙。”按:孫注“受謙”,當依正文作“謙受”。

④振鷺之瀑:形容瀑布像一羣展翅飛翔的白鷺。

⑤黃金之谷:沃土形成的谷地,土壤肥沃,適於耕種。

⑥秩秩(zhì)之瀑:彷彿瀑布被安排得秩序井然。

⑦志:標誌。入時:進洞之季節。

⑧虛:形容池子容量大,文章比喻主人有君子之氣量。鍾:聚積,集中。

⑨盈:指水滿溢出池外。出其惡:排除其污穢。惡:穢濁。

【譯文】

建成以後,韓愈請求爲它們命名。山丘叫“竢德之丘”,意思是這地方在古代沒有顯露出來,而現在顯露出光彩,其中蘊含期待之道;石谷叫“謙受之谷”,瀑布叫“振鷺之瀑”,石谷說明了是它的德行,瀑布所說明的是它的儀容;那裏的土谷叫“黃金之谷”,瀑布叫“秩秩之瀑”,土谷說的是它的容貌,瀑布說的是它的德行;山洞叫“寒屋之洞”,記載了進洞的時節;水池叫“君子之池”,空的時候彙集自己的美好,滿的時候溢出其中的醜惡;泉水的源頭叫“天澤之泉”,是因爲它從高處涌流出來而佈施到它的下游;綜合所有的景緻而將這屋子命名爲“燕喜之亭”,是取用了《詩經》中所說的“魯侯燕喜”的含義來歌頌它的。

【原文】

於是州民之老,聞而相與觀焉①,曰:“吾州之山水名天下,然而無與‘燕喜’者比。經營於其側者相接也②,而莫直其地③。”凡天作而地藏之以遺其人乎④?弘中自吏部郎貶秩而來⑤,次其道途所經⑥,自藍田入商洛⑦,涉淅、湍,臨漢水⑧,升峴首以望方城⑨;出荊門,下岷江,過洞庭,上湘水,行衡山之下;繇郴逾嶺,蝯狖所家⑩,魚龍所宮,極幽遐瑰詭之觀⑪,宜其于山水飫聞而厭見也⑫。今其意乃若不足。傳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弘中之德,與其所好,可謂協矣。智以謀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儀於天朝也不遠矣⑬。遂刻石以記⑭。

【註釋】

①聞:聽說。相與觀焉:結伴來此觀看。

②相接:接連不斷。

③莫值其地:沒有人認識燕喜亭這地方的價值。直:通“值”。

④天作而地藏之:大自然創造了這樣的勝景,而大地將它保存起來。遺其人:預備送給應得其地之人。文章中指王仲舒得此佳境是天意。

⑤吏部郎:指其原任吏部員外郎。貶秩:貶官。

⑥次其道途所經:依次記錄王仲舒從長安來連州途中所經過的地方。

⑦藍田:地名,今陝西省藍田縣。商:指唐代商州。

⑧淅(xī)、湍(tuān):二者均爲水名,在今河南省境內。漢水:今漢水,在湖北省武漢市的漢口長江。

⑨峴(xiàn)首:蜆首山,一名峴山,在湖北省襄樊市。方城:山名,在湖北省竹山縣東南。

⑩繇(yóu):古同“由”,從。蝯狖(yuán yòu):猿類動物。亦作“蝯貁”。

⑪幽遐瑰詭:指幽僻荒遠之處的種種奇異瑰麗的景物。

⑫飫(yù):飽。厭:“饜”,飽。

⑬羽儀於天朝:回到朝廷去做官。此處藉以稱王仲舒必將進身朝廷高位,而被人們所敬重。羽儀:比喻居高位而有才德,被人尊重,可作爲楷模。

⑭遂:於是,就。

【譯文】

韓愈《燕喜亭記》的寫作背景是什麼樣的? 第3張

於是這個州的父老鄉親,聽說以後都結伴來到這裏遊玩觀賞,都說:“我們州的山水天下聞名,但是能與‘燕喜亭’相比的景緻卻沒有。在它旁邊經營生計的人接連不斷,卻沒有人知道這個地方這麼有價值。”這可能是老天製造出來以後而大地將它隱藏起來,以便把它送給合適的那個人吧?王弘中從吏部郎貶職而來,記下他路上依次路過的地方,從藍田進入商洛之地,渡過淅水、湍水,來到漢水邊,登上峴山山頂,遙望方城;出荊門,下岷江,過洞庭,上湘江,行走在衡山腳下;由郴州翻越山嶺,穿過猿猴安家的山林,渡過魚龍爲宮的江河,看盡了那些深幽、遙遠、瑰麗、詭異的景觀,愜意舒適地飽遊在山水之間,應當已經見多識廣了,如今他好像還是不滿足。記得《論語》中說:“智慧的人喜歡水,仁義的人喜歡山。”王弘中的品德和他的愛好,可以說是很和諧的了。用智慧來謀劃,又以仁義自居,我知道他離開這裏到朝廷中身居高位而成爲楷模的時間不會太久了。於是就寫一篇亭記刻在石頭上作爲記載。

【賞析】

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王弘中從吏部員外郎貶謫爲連州司戶參軍。韓愈與他交往多年,對他懷有敬仰之情。此時兩人同貶於一地(陽山爲連州屬邑),當韓愈得知他到連州開闢了一個美好的景緻,既敬佩又爲他高興,於是爲他寫了這篇散文,希望他因爲政績突出而能早日返回京城。

燕喜亭所在的地方,本來並不引人注目,只是被王弘中以及兩位僧人發現並經過清理修建之後,才顯露出它的與衆不同之處。諸如經過修繕以後所呈現出來的是:“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窪者爲池而缺者爲洞”。寥寥幾句就概括了這裏的地勢狀貌彷彿是“有鬼神異物陰來相之”,如此彷彿鬼穀神功般天造地設的美景,怎能不令人心動呢?

於是作者主動請纓爲這裏的山水景物命名。而對於這些名字是經過作者精心設計的,巧妙地採用了擬人、擬物的手法,將讀者帶入想象的空間,使人不知不覺中將這山水所體現出來的完美,與王弘中的“君子之德”融爲一體。這也正是作者爲之命名用瞭如此之多“富含深意”之詞的用意,突出表現了自己對王弘中的敬重與讚賞之情,從而表達了一個真正的德才兼備的君子,是不會因爲遭到貶謫而消沉頹廢,依舊會懷着滿腔熱愛生活之情去發揮自己的才能。文中通過這個州的父老鄉親讚不絕口的諡美之詞,佐證了王弘中初到此地已將這裏開闢如此美好,可見其才智是何等卓越!最後以《論語》中的“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弘中之德,與其所好,可謂協矣”作結,再一次肯定了王弘中既是智者,又是仁者,他的德和他的所好是一致的,以此襯托人物之品德的意旨及效果就全然而出,更令人讚歎不已,禁不住爲之動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