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查慎行《三閭祠》:全詩沉鬱而清幽,筆力曲折,言議透闢

查慎行《三閭祠》:全詩沉鬱而清幽,筆力曲折,言議透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4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詩人。初名嗣璉,字夏重,號查田;後改名慎行,字悔餘,號他山,賜號煙波釣徒,晚年居於初白庵,所以又稱查初白。海寧袁花(今屬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進士;特授翰林院編修,入直內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歸裏,家居10餘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訕謗案,以家長失教獲罪,被逮入京,次年放歸,不久去世。查慎行詩學東坡、放翁,嘗注蘇詩。自朱彝尊去世後,爲東南詩壇領袖。著有《他山詩鈔》。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查慎行的《三閭祠》,一起來看看吧!

查慎行《三閭祠》:全詩沉鬱而清幽,筆力曲折,言議透闢

三閭祠

查慎行〔清代〕

平遠江山極目回,古祠漠漠背城開。

莫嫌舉世無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國恨?歲時猶動楚人哀!

湘蘭沅芷年年綠,想見吟魂自往來。

這首詩首聯寫景,詩人佇立平曠遼闊的楚國舊地,放眼望去,但見江流蜿蜒,遠山逶迤;頷聯寫對屈原的勸慰之辭,蘊涵了悲憤及同情;頸聯正面抒寫對詩人的沉痛惋惜之情;尾聯仍回到現實的景物中來,並以想像作結。全詩沉鬱而清幽,筆力曲折,言議透闢。

此詩首聯以寫景興起。“平遠江山極目回,古祠漠漠背城開。”佇立平曠遼闊的楚國舊地,放眼望去,但見江流蜿蜒,遠山逶迤;由遠及近,漸漸地收回目光,卻看到古老的三閭祠,蕭條冷落,背城而立。作者面對荒蕪寂寥的眼前風物不禁感慨萬端,一種故宮黍離之感,油然而生。

查慎行《三閭祠》:全詩沉鬱而清幽,筆力曲折,言議透闢 第2張

觸景興懷,作者自然地聯想起詩人的平生遭際,屈原以光明正直存心國家民族的忠貞之士,竟至落入讒言的深海而盡忠無路報國無門,最終走向悲劇的結局,可謂千古奇冤“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既莫足與爲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離騷》)這是詩人泣血的深慨和絕望的浩嘆。然而在頷聯,作者並未直接抒寫對詩人悲劇人生的同情嗟嘆,卻轉而生髮出這樣的議論:“莫嫌舉世無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意謂用不着嫌怨舉國難覓知音。詩句表面上是對屈原的勸慰之辭,實則蘊涵了更爲深廣的悲憤及對詩人無限的同情。

“放逐肯消亡國恨?歲時猶動楚人哀!”頸聯是一個轉換,正面抒寫對詩人的沉痛惋惜之情。這二句說,即使被放逐,都不能消除亡國之恨。至今逢年過節,楚地的人們仍要崇祀屈原,表達無盡的哀思。史載,屈原在懷王朝和頃襄王朝曾兩度被放逐。此聯首句用反問語氣,十分強烈地表現了屈原深摯的愛國主義感情。然而,其志向理想可“與日月爭光”的屈原是不死的。千載而下,詩人屈原的悲劇命運猶自動人哀傷,足見其高潔的志行感人至深。

“湘蘭沅芷年年綠,想見吟魂自往來。”尾聯仍回到現實的景物中來,並以一個浪漫的美麗想像作結:“湘蘭元芷年年綠,想見吟魂自往來。”湘、沅、蘭、芷,都是屈原詩篇中經常味嘆的楚地風物。這二句說,蘭蕙和白芷年年綠遍沅湘兩岸,沁芳吐豔,屈原的靈魂定會眷懷故地常來常往。

這首七律寫得沉鬱而清幽,既表現了屈原的悲憤也抒發了作者的哀深情。通觀全篇,開頭以寫景生髮,觸起遐思由作者眼中屈原祠的冷落,自然地引入對屈原平生遭際命運的慨嘆。中間兩聯論事,筆力曲折,言議透闢,而不乏情韻。末二句則與首聯相呼應,對眼前景物忽發奇思,設想吟魂猶在,徜徉沅湘。由此見出作者情意之真切運思之靈妙。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