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袁枚《荊卿裏》:這首詩裏傾注了作者誠摯的感情

袁枚《荊卿裏》:這首詩裏傾注了作者誠摯的感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詩人、散文家、文學批評家和美食家。主要著作有《小倉山房文集》《隨園詩話》及《隨園詩話補遺》《隨園食單》《子不語》《續子不語》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古文論者將其與唐代韓愈的《祭十二郎文》並提。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袁枚的《荊卿裏》,一起來看看吧!

袁枚《荊卿裏》:這首詩裏傾注了作者誠摯的感情

荊卿裏

袁枚〔清代〕

水邊歌罷酒千行,生戴吾頭入虎狼。

力盡自堪酬太子,魂歸何忍見田光?

英雄祖餞當年淚,過客衣冠此日霜。

匕首無靈公莫笑,亂山終古刺咸陽。

此詩的首聯追憶荊軻在易水邊別燕太子丹及衆賓客、決死入秦時的情景;頷聯言荊軻刺秦王事敗而殉身,自謂可以報答太子卻不忍見田光之靈;頸聯寫荊軻的大無畏氣概受到古今之人的讚頌和景仰;尾聯言荊軻刺秦之舉雖未遂,然已感天動地。這首詠懷之作格調高昂,毫無遲暮、悲涼之感;用典自然圓熟,無斧鑿別,聯想奇特。

“水邊歌罷酒千行,生戴吾頭人虎狼。”兩句概括易水悲歌送別,寫荊軻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因爲從當時情勢看,荊軻無論行刺成功與否決無生還之理,所以易水之歌自知“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明知不還卻義無反顧,所以爲壯士。段秀實入郭晞亂軍中自言“吾戴吾頭來矣”,戴頭就用這個典故。這兩句寫荊軻出發時的英雄氣概,是揚。

“力盡自堪酬太子,魂歸何忍見田光?”兩句概括荊軻的失敗,有無限惋惜之情,好像辜負了田光的舉薦。以上四句寫當日情事,先揚後抑。

袁枚《荊卿裏》:這首詩裏傾注了作者誠摯的感情 第2張

“英雄祖餞當年淚,過客衣冠此日霜。”一句寫當時,遙應“水邊歌罷”的祖餞場面;一句寫今天,衣冠上被霜沾白了,使人想象當時“白衣冠送之”的場面,今天的霜源於當年之白。

“匕首無靈公莫恨,亂山終古刺咸陽。”這兩句安慰荊軻,卻是前人所未道,特別是結句非常聰明,把當地的山形和荊軻事蹟巧妙地聯繫在一起, 好像山川有靈,都像荊軻刺秦王一樣刺向咸陽。寫荊軻的失敗前人都是嘆惜劍術之疏,認爲是千古恨事,袁枚卻從另一角度來安慰荊軻,因爲“亂山終古刺咸陽”,足以彌補“匕首無靈”的失敗。這首詩概括古事簡練形象,把敘事抒情融爲一體,一結尤其出人意表,在前期七律中是較好的作品。

《荊卿裏》是袁枚詩歌創作中比較成功的一首。他在這首詩裏傾注了自己誠摯的感情,用寥寥數語,爲讀者勾勒出了兩個栩栩如生的形象:一個是爲報王恩,視死如歸的英雄荊柯的形象;另一個則是詩人本人。前者通過“生戴吾頭入虎狼”和“魂歸何忍見田光”的白描手法的刻面,荊柯的性格驟然成形;匕首無靈人有情,雖然事敗人歿,但荊柯的偉大精神卻與日月同輝,永耀後人。作者論人不論事,主張精神至上的性格躍然紙上。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