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盤點七首關於秋雨的詩作,詩人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盤點七首關於秋雨的詩作,詩人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朝歷代有不少描寫秋雨的詩作,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自立秋來,每降一場雨,天兒便涼一截,夜半時分,最能體會。

每每念此,總會有些感慨,夢幻般的夏日再次離去,接天蓮葉、泉眼無聲,都將是下年的故事了。

如今的我們,該好好收拾心情,靜待這場秋日、這場秋雨,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歡喜的,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王維《山居秋暝》

王維筆下的秋日總帶着別樣風味,彷彿葉落化泥、蕭瑟秋風都不足以引發他的愁緒。他筆下的秋雨帶來的也非淫雨霏霏綿延不絕,而是“鬆間沙路淨無泥”的清新雅味。

空山剛剛下了一場雨,淅瀝的雨落在葉面上,輕盈姿態仿似廬山雲霧,這場秋雨來得遠遠不及夏雨,夏雨那是猝不及防,說下便下,秋雨不一樣,它先帶來幾片陰冷的烏雲,悄悄地遮蓋頭上晴空,然後柔弱飄在臉上,給足我們逃離的機會。

於是落過雨後的山間顯得更加清冷幽靜,原來秋日不知不覺早已來臨,當晚間清輝照在松針上,白茫茫一片,清泉靜靜順着石縫流下,沐浴在月光下,感受着皎皎月色,這時再拂來一陣秋風,抖擻着,戰慄着,別急,因爲秋來了。

夜山秋雨滴空廊,燈照堂前樹葉光。

對坐讀書終卷後,自披衣被掃僧房。

——王建《秋夜對雨寄石甕寺二秀才》

李商隱有名句“留的枯荷聽雨聲”,端坐在內室,一豆孤燈,聞着窗外的細雨輕聲,摩擦着殘荷,韻味十足,但王建這句“夜山秋雨滴空廊”其實也別有韻味,聽雨自來便是文人墨客的一種趣味,“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既是心情的表達,也是高雅情趣的展現。

特別這時的王建還處在山中,入夜的空山此時特別安靜,靜得除了秋雨滴落的聲音再也沒有他物,雨從瓦片劃過,一串一串的在屋檐停下,開始以規則的隊伍往廊下滴落,滴答滴答,在夜山裏格外幽靜。

堂前的樹葉被雨洗刷過,灰塵早已溶於秋雨,此刻的葉面盡顯翠綠本態,室內孤燈漏出,照在葉片上,閃爍出別樣的光。沉睡的深山,不僅寂靜,經秋雨沐浴後還有幾分寒冷,詩人讀完詩卷後,纔回過神,披了件衣裳以抵禦秋夜森冷。

盤點七首關於秋雨的詩作,詩人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上闋

這詞的上闋我們能夠發現秋雨與夏雨是完全不同的,文人是如何寫夏雨的呢?他們說“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風捲微塵上,霆將暴雨來”、“江村入夏多雷雨,曉作狂霖晚又晴”,將夏雨的狂、暴、大描寫得淋漓盡致,但是秋雨卻並不一樣,明明兩個季節咫尺爲鄰,但是秉性卻完全不同。

在此處,詞人以“灑”字來形容秋雨,“灑”給人的感覺總是很輕,微雨般從天際落入水上,細小輕盈姿態,連大漣漪都不能弄出,而且“灑”字給人的感覺還很亂,沒有任何規律,到處飄灑,沒有驟雨那種暴烈,直愣愣打在頭上,疼在肉裏,一股子輕柔的味道。

秋雨帶着殘陽,在暮光中一片暖色,細細地將天空渲染,一番操作,終止於暮,旻天呈現出清爽明朗的樣子,這時風越發暴躁,呼嘯着,宛如厲鬼叫囂,在樹林裏肆意奔跑。殘陽斜斜照射在樓閣上,夕陽無限好。不過隨着秋日到來,早就看不見千里鶯啼綠映紅了,有的只是一片蕭瑟,寂寞梧桐半死清秋。

夜來秋雨後,秋氣颯然新。

團扇先辭手,生衣不著身。

更添砧引思,難與簟相親。

此境誰偏覺,貧閒老瘦人。

——白居易《雨後秋涼》

夜晚下了一場秋雨,秋天的氣息一瞬間撲面而來。“團扇先辭手,生衣不著身”這句我突然想到唐伯虎那幅《秋風紈扇圖》,上題“秋來紈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傷。請把世情詳細看,大都誰不逐炎涼”,團扇本是夏日的標配團寵,但是一遇涼意,它的存在便只能幫倒忙了,故此白居易說其秋雨一來,天氣轉冷,最先甩手的便是那精美團扇,夏衣對於秋日而言卻過於單薄,不能抵禦寒意襲來。

七月流火,總感覺自然萬物的相背挺神奇的,炎炎夏日過後便是涼涼清秋。“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總是如此奇妙。

盤點七首關於秋雨的詩作,詩人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第2張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總感覺梧桐與秋雨就像一對相濡以沫的老夫妻,文人總喜歡將它們放在一起,“燈花前、幾轉寒更,桐葉上、數聲秋雨”、“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雨滴梧桐秋夜長,愁心和雨到昭陽”,合而爲一,總能窺見秋天的奧祕。

易安居士這首《聲聲慢》寫的更是悽苦悱惻。曾經暗香盈袖的菊花這會兒卻精神不再,萎靡不振地倒在地上,羸弱的如脫骨的病人。太難受了,易安居士太難受了,別人都恨時間短,而她卻覺得時間太長是爲煎熬,她在等天黑,等睡着,這樣便不再愁苦。

詞人的情緒總會影響那些意象,連梧桐都被她愁苦的情緒感染,無精打采地聽着秋雨拍打自己的黃黃葉面,詞人依舊難受,梧桐也未緩解,難受得把自己的眼淚於秋雨融在一起,滴答滴答,黃昏時,還未停歇,彷彿讓易安知曉她不是一個人,還有萬物相陪。秋雨梧桐的相匯,有人歡喜,有人憂。

闌風長雨秋紛紛,四海八荒同一雲。

去馬來牛不復辨,濁涇清渭何當分?

禾頭生耳黍穗黑,農夫田婦無消息

城中鬥米換衾裯,相許寧論兩相值?

——杜甫《秋雨嘆三首》其二

秋雨如果一直不停止,可能就會帶來災難。那一年,長安那場雨下了六十幾天,石破天驚逗秋雨,這場秋雨比以往都要調皮,長安的美令它暈眩,它也不願離去,它將它的全部停留在長安,它用它全部的能力訴說它對長安的愛,這份愛太過沉重,長安似乎不能接受,“京師廬舍垣牆,頹毀殆盡,凡一十九坊汗潦”。

狂風乍起,秋雨不歇,四海八荒都看不見清明,只能看見漫天的黑雲密佈,滾滾疊加,彷彿看不到邊際,只怕這場秋雨愛極了這一年的長安。黑雲壓城,霧氣濃重,雨幕沖刷世界,迷茫的連牛馬都分辨不出,俗話說“涇渭分明”,涇水自來清澈,渭水自來混濁,它們規規矩矩相匯,互不打擾,可是這場秋雨實在是頑童,它竟讓涇水變得混濁,渭水變得清澈,這還不夠,秋雨還想讓它們相容,多麼自私,我們卻無能爲力。

它的帶來,沒有讓長安充滿詩意,而是將禾苗泡得發芽,黍穗泡得發黑,如此殘忍,農夫還是等不到朝廷的消息。牀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城中可以看到人們拿鬥米去換一牀褥子,真的沒辦法了,哪怕二者價值不相同也沒有一點辦法。所以秋雨請入詩畫中,勿進百姓家。

盤點七首關於秋雨的詩作,詩人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第3張

湘上陰雲鎖夢魂,江邊深夜舞劉琨。

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

鄉思不堪悲橘柚,旅遊誰肯重王孫。

漁人相見不相問,長笛一聲歸島門。

——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雨中春樹萬人家”“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我總感覺,雨中的世界是最好的,那時萬物都被洗滌,徒留本身的色彩,吸收過雨露後,得到滋潤,顯得特別精神,山光悅人,松林潔淨,清新可愛。

這首《秋宿湘江遇雨》雖然激發了羈旅鄉愁之情,但是我還是覺得值當,如果沒有這場雨的阻留,詩人不管不顧毅然離去,他便看不到在秋風的吹拂中,荷花可愛地搖晃,一眼望去,不知邊際,宛似芙蓉天堂,和納蘭寫的那般動人 “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

夜暮降臨,秋雨悄悄落下,萬家燈火沐浴在秋雨中,燈光有些虛幻,瞧着竟是不知天上人間,薜荔早被採摘乾淨,但枝條仍舊翠綠,在秋雨的庇佑下,顯得更加活潑。這是秋雨賦予的詩情,哪怕只是文字敘述,我也能感受到其中勃勃生機。

我覺得很奇怪,都傷春悲秋,卻不愁夏苦冬,爲何?我不明白,秋的蕭瑟陰冷森然,有時是會令人悲從中來,但是我們不必爲秋來而悲傷,而是應該調整心態,好好去欣賞這場秋,如果繼續悲傷,便連這場秋也抓不住了。

抓不住在秋雨落下時睡覺會有多愜意,蓋個被子,聽着檐下雨聲,不冷不熱,剛剛好,“臥遲燈滅後,睡美雨聲中”。

抓不住秋雨過後的天空有多潔淨,碧空如洗,遠山蒼翠,清爽怡人,“斷虹霽雨,淨秋空,山染修眉新綠”。

抓不住秋雨過後的空山有多清新,白日秋高氣爽,黃昏霞光滿道,“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盤雲雙鶴下,隔水一蟬鳴。古道黃花落,平蕪赤燒生”

還好,我抓住了,聽了一夜秋雨,總算明白此間含義。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