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王績所作的《秋夜喜遇王處士》,呈現一幅山村秋夜、月下流螢的景象

王績所作的《秋夜喜遇王處士》,呈現一幅山村秋夜、月下流螢的景象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績,字無功,因隱居東皋,自號東皋子,唐代初期詩人,是被後世公認的五言律詩的奠基人,爲開創唐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王績所作的《秋夜喜遇王處士》吧。

王績歸隱故里,時間大約是在貞觀初期時候。他這個人,酒名要比詩名大。因爲太愛喝酒的緣故,曾經鬧得一出自願降職下調的戲劇。別人都爭着往上爬,他反而要下調,沒人理解。別人詢問,才知道就因爲下級部門中,有個人會家傳釀酒之方,酒好,對了王績的胃口。對於如此奇葩理由,吏部管事的都不願意聽。後來,鬧騰得太厲害,沒辦法,就答應了他的這個“無理”要求。

快活了沒多久,那個釀酒的同事,得病故去;又一年,連同事之妻亦去世,沒人能夠再爲他提供美酒。王績頓時覺得不十分美妙,仰天大呼:“如此美酒,老天非要奪去,從此不讓我喝酒了嗎?”心灰意冷之下,就再次任性了一回,跑去把官辭了。

王績歸隱之後,除了喝酒之外,過得挺舒服:玩玩琴,種種田,寫寫詩,就這麼一不留神也步入“山水田園詩派”,成爲其中的一員。古代人當官不順了,就喜歡跑回家搞什麼“隱居”,然後“不平則鳴”,“心有千千結”,結成了一個詩派。陶淵明這樣,是全隱派;王維這樣,半官半隱,算是半隱派;孟浩然這樣,卻是真隱士,他一輩子沒當上官。

王績所作的《秋夜喜遇王處士》,呈現一幅山村秋夜、月下流螢的景象

現實中所有的美好,大部分都來自於他人的想象,事實隱藏的背後與這個理由肯定有些出處。王績唐初雖然被待詔門下省,但由於其曾經入隋爲官,作爲一名前朝舊官,就像犯過事兒的人有了“案底”,是得不到重用的。所以纔會有第一次辭官、第二次辭官,都找着相同的理由:有病。的確,王績有“病”,喝酒上癮之病。

隱或不隱,心情就在那裏。但有酒不能喝,就不夠美氣。所以,與其看小人嘴臉,辭官挺好。固然仕途不得意,但做一個能開心喝酒的“五斗先生”,能夠順暢心意,未嘗不是另外一種生活。

《秋夜喜遇王處士》

[唐]王績

北場芸藿罷,

東皋刈黍歸。

相逢秋月滿,

更值夜螢飛。

王績的詩,寫得比較清閒,畢竟沒有多大的負擔,讀起來就比較適合夏日歇涼之後,給人一種清涼散淡的趣味在裏面。有時候,也會有點兒小憂鬱,那是肯定的。少年得志兼得意的王績,在大隋朝的時候,也是受到當朝紅人楊素的看重的。可惜後來改朝換代,時運不濟,從此“墜下青雲”,鬱郁此生,“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王績所作的《秋夜喜遇王處士》,呈現一幅山村秋夜、月下流螢的景象 第2張

——北場芸藿罷,東皋刈黍歸。

開頭兩句,到是寫得簡單直接,說自己剛剛到北面園子裏,把豆子棵間的草鋤了一下;又跑東邊的田裏去,把成熟的黍給收割回來。讀出來很平淡,寫下來也很平常。然而本來就是,如此普通的勞動場景,肯定不能像刺繡一樣,給描出朵花來。不過,我看到這裏的時候,內心反而有幾分存疑:王績自己會不會去親自做這些事呢?值得懷疑。但《新唐書》跑來告訴我:“績有奴婢數人,種黍,春秋釀酒,養鳧雁,蒔藥草自供。”打得臉好疼。

雖然懷疑王績的勞動行爲,但卻不會懷疑他田裏種黍這個事情。“黍,禾屬而黏者也。”(《說文》)亦稱“稷”、“糜子”,現在北方謂之黃米,可以做糕、釀酒等。根據王績的嗜好,可以完全忽略第一個作用做糕,反而要注重釀酒這個作用。畢竟,是一個嗜酒比李白都要狂的人兒。其實,我這樣說對王績有點兒不公平,看他詩句裏用的字詞,蠻行家裏手的模樣。芸通耘,意爲耕耘;藿,指豆葉;芸藿,耕耘豆田。刈,收割樣。就這些字,我搞清楚都得查詞典。古人文字功夫硬是紮實,無顏面對前賢。

事實上,這上面兩句,固然寫來淡而無味的模樣,但卻不要以爲就沒意思了。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剛參加了勞動的詩人,做了幾件農事,身體稍微顯得疲勞。正在這個時候,忽然碰見了認識的人,王處士肯定就會詢問:無功兄,你剛纔所爲何事?詩人突然就興奮了,但還是要裝模作樣一下,故意語氣很平和地回答:沒幹啥,就是鋤鋤豆田裏的雜草,順便收割一下成熟了的糜子。嗯,很符合隱逸之士的氣度。

所以,我們看這個詩作的題目裏面,會用一個“喜”字。基本上就明白了,路遇好友,當然是第一喜,至於在好友面前“亮相”——提到操持農事,必須是第二喜;這事實上也算作一點兒小小的得意吧。畢竟,隱居生活,並非如大衆所想那樣爽快,時間一長,還是略顯枯燥無趣的。

王績所作的《秋夜喜遇王處士》,呈現一幅山村秋夜、月下流螢的景象 第3張

——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

最後兩句,不接着寫兩個人拉了些什麼家常,卻掉頭描寫周圍的景色。靜謐的秋夜,遠山橫臥,村莊寂寂,一輪明月高懸,恍如圓鏡,散發着清涼的光輝。夜風輕輕吹來,樹影婆娑,林間閃爍幾點綠螢,似夜間孩童提着燈籠閒逛。所有“相逢”之後該說的話語,所有需要表達的喜悅之情,全部都隱藏在一個“秋月滿”之中。此處一個“滿”字,盡蘊含着老友相逢之時的千言萬語。還有什麼,比得過此生能夠“圓滿”自如?

作者王績,乾脆利落,完美加上一個“更值”,把當下詩人欣然自得的那股子神情表現得十分生動逼真。這一瞬間,王績就彷彿一位高超的剪輯師,給我們呈現了一幅山村秋夜、月下流螢的畫圖,實在妙不可言。

王績的詩,在最初開始閱讀的時候,會有一種清湯寡水的感覺,但是細細品味一番,便能夠覺察出來其中涵蘊着無限情趣。在他所處的那個時期,齊樑綺麗的詩風仍佔據着主要詩壇,開一代矯健詩風的陳子昂尚未出現,而王績能夠上慕魏晉時期詩風,得其清寂淡雅之氣質,樸實自然之態度,不得不說亦是一個個性鮮明的詩人。難怪清朝名家翁方綱在《石洲詩話》中,這樣評價道:“以真率疏淺之格,入初唐諸家中,如鳶鳳羣飛,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可惜其處於一個相對尷尬之時間段,所以詩名無法與王維、孟浩然相提並論。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