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所作,蘊含着收復失土、戍守邊疆的抱負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所作,蘊含着收復失土、戍守邊疆的抱負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陸游被梁啓超譽爲“亙古男兒”,耗盡生命全部的長度,對一個人來說,便是亙古,陸游就是這樣一個真男兒。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陸游所作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吧。

很難想象,如《書憤》這般慷慨悲壯的詩是詩人在花甲之年創作的。有多少人在那個年齡感慨垂垂老矣,又有多少人的滿腔熱血到那個時刻已接近冰點;有多少人在那個時候已經放棄了夢想,又有多少人在那個時刻已忘記了少時的承諾。但是陸游沒有。他用前半生行走在祖國的蒼茫大地上,卻用後半生完成了一個壯士最悲涼的等待。

公元1190年,時任禮部郎中(相當於教育部兼外交部的司局長)的陸游已經是66歲的老人了,仍壯心不已,倡言北伐,但被主和派羣起攻之,彈劾他“不合時宜”。最終陸游被罷免還鄉,理由竟是“嘲詠風月”——淨寫些風花雪月的詩。陸游忿忿不平,回到山陰老家(紹興)後將自家宅邸命名爲“風月軒”。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所作,蘊含着收復失土、戍守邊疆的抱負

1192年11月4日,晚秋的江南,寒意漸深,而且還來一場愁煞人的秋風秋雨。68歲的陸游僵臥孤村,聽着這悽風苦雨,抱着貓兒,烤着火,仍思鐵馬冰河,即使屢遭貶斥,揮師北上、克復中原的雄心卻從未消退。在這一夜的風蕭蕭、雨淋淋中,詩人在夢裏回到了冰河垂地、鐵馬長嘯的邊關……這就是陸游被稱“亙古男兒”的原因。

“亙古男兒”陸游,和辛棄疾一樣,一生都在做着將軍夢,但時代只允許他做書生。於是他用筆,當作利劍,寫盡激情澎湃的詩篇,穿梭了近千年時光,寫進了我們心坎裏。如他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時隔千年讀來仍令人動容。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

〔宋代〕陸游

其一

風捲江湖雨暗村,

四山聲作海濤翻。

溪柴火軟蠻氈暖,

我與狸奴不出門。

其二

僵臥孤村不自哀,

尚思爲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其一主要描寫風雨欲來的情景和詩人之處境。前兩句以誇張之法寫大雨瓢潑,其聲響之巨,描繪出黑天大風大雨之境,很是生動,波濤洶涌之聲正與作者渴望爲國出力、光復中原之心相印。後兩句轉寫近處,描寫其所處之境,寫出作者因天冷而不思出門,其妙處是把作者的主觀之感和貓結合一起寫。這首詩也道出了作者處境悲涼。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所作,蘊含着收復失土、戍守邊疆的抱負 第2張

其二主要寫作者因爲想起國家殘破,自己報國無門,心情惡劣,詩風驟變。雖然已經年近古稀,但想起收復國土的願望在現實中已不可能實現,於是,便在這個“風雨大作”的深夜,憂念成夢,或者說託身夢中,一展收復失土、戍守邊疆的抱負。

其二第一句“僵臥孤村不自哀”寫出詩人此刻的心理狀態。“僵”有仰面躺倒、挺直不動的意思,但“臥”有趴着睡的意思,例如《孟子·公孫丑下》有“隱几而臥”。“僵臥”,偃臥不起,即躺在牀上起不來,不必強調是直挺挺仰面朝天躺着,也可以是蜷曲身體躺着,這裏道出了詩人的老邁境況。“孤村”表明與世隔絕的生活環境與狀態,這裏的一“僵”一“孤”,淒涼之極。

爲什麼還“不自哀”呢?因爲詩人的愛國熱忱達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經不把個人的身體健康和居住環境放在心上。

第二句“尚思爲國戍輪臺”,是對“不自哀”這種精神狀態的解釋,前後照應,形成對比。輪臺,一般註釋都是:在新疆,漢代在那裏駐兵屯田。可見,陸游這裏是用典,不是寫實。輪臺不在北宋版圖之內,大概屬於西州回鶻。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所作,蘊含着收復失土、戍守邊疆的抱負 第3張

詩人儘管老態龍鍾了,但心中還想着替國家戍守邊疆。這句與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氣概如出一轍。但是,他何嘗不知道現實是殘酷的,是不以人的意願爲轉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

這兩句集中在一個“思”字上,表現出詩人堅定不移的報國之志和憂國憂民的拳拳之念!

第三句“夜闌臥聽風吹雨”緊承上兩句。當夜深人靜時,詩人忽聽到窗外“風如拔山怒,雨如決河傾”(《大風雨中作》),豈能不觸景生情?詩人因此由風雨大作的氣勢聯想到國家的風雨飄搖,由國家的風雨飄搖自然又會聯想到戰爭的風雲、壯年的軍旅生活,聯想到官軍殺敵的神威!心似翻江,夜雖深而難寐。

最後一句“鐵馬冰河入夢來”寫夢境。冰河,泛指北方嚴寒之地,以此襯托抗金義士的堅強勇武及收復失地的鬥志。“入夢來”,頗值得玩味。詩人化賓爲主,寫“鐵馬冰河”直闖入夢境,造成一種先聲奪人的氣勢。

全詩由夢因引出“鐵馬冰河”的夢境之後便戛然而止,給人留下更多聯想、想象的空間。人們儘可以據此夢境展開豐富的想象,具體想象詩人當年是如何身披鐵甲,手持兵器,騎那披着鐵甲的戰馬馳騁沙場、英勇殺敵,作此詩時他又是如何夢繞神牽“九州同”的。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所作,蘊含着收復失土、戍守邊疆的抱負 第4張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其一寫風雨初作時情形,是其二的“前奏”部分,其二寫風雨大作時引起詩人的各種聯想,則是整首詩的“高潮”部分。兩首詩明顯是同一天夜裏所寫,而且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只讀第二首不免覺得突兀,兩首詩連起來讀才完整,才全面。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詩風豪邁,氣勢宏大,想象豐富,感情熾烈。詩人於免職鄉居之時,報國雄心卻一如當年,令人肅然起敬。特別是由聽風雨而夢鐵馬冰河,報國殺敵,更讓人在敬仰之餘,又對詩人請纓無路,備受打擊的不幸遭遇和可悲現實深感憤慨。“辜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以詩鳴。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胡塵意不平。”(〔清〕梁啓超《飲冰室文集》卷四十五)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