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宋朝詞人陸游《臨安春雨初霽》原文、翻譯及解析

宋朝詞人陸游《臨安春雨初霽》原文、翻譯及解析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說起陸游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陸游於中國詩歌史、宋詩史,處在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

周總理曾評價他:

宋詩陸游第一,不是蘇東坡第一。陸游的愛國性很突出,陸游不是爲個人而憂傷,他憂的是國家、民族,他是個有骨氣的愛國詩人。

總理作爲國家領導人,有他的出發點,有高瞻遠矚的家國情懷作爲論證的背書。如果我們把古往今來的愛國詩人做一下勾連,選拔個冠軍——非陸游莫屬。

陸游的天下情懷,光復志氣,是文人中的翹楚。要知道作爲高級文人,非常容易從不同角度去考察問題,說得好聽點是換位思考能力強,說得難聽點就是向強權和社會主流屈服。

宋朝詞人陸游《臨安春雨初霽》原文、翻譯及解析

而陸游身上,還是滿滿的士子之風:敢諫、敢鬧、敢調侃。人家說他放蕩,他就取號叫“放翁”,人家說他“嘲詠風月”,他就把自己宅子命名爲“風月軒”。

得益於宋朝對文人的特殊關照,他這種混不吝的流氓氣質,居然讓主和派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當然其時確實還是有很大的主戰力量抱團抗爭,如王炎、韓侂冑等人身居高位,一心北伐。

在詩、詞、散文方面,陸游都是高手,但是他選擇了當時已經被主流文化高置疏遠的詩作爲創作主體。

詩的功能在詩詞分流之後,特別經過宋朝理學浸潤,只保持了諷諫和家國天下等高遠情懷的體現。然而在當時,家國情懷就是主戰,與整體的上層意識是不融洽的。

天下文人,皆入詞界,頂多也就是張元幹、辛棄疾這些人在詞牌中夾帶私貨,皮裏陽秋地抒發着對家國的情感和對自身境遇的憤懣。

詩在北宋王安石、蘇軾、黃庭堅之後,是沒落了的。

一直到南宋末范成大、楊萬里以及打油詩的出現,南宋一朝,高舉詩之大旗,維繫了詩的傳承沒有斷代的,唯有陸游一人。

不過由於詩在體裁上的固化,在格調上的孤清,文藝性已經開始大幅下降。即便是陸游的作品,在慷慨的報國之志之外,同樣陷入了字詞工巧、情感了了的境地——爲什麼他還能長歌長詠,就是因爲他執着的愛國情懷支撐着他。

反過來說,詩本身的情感性趨於單調、文字愈發精緻,與唐詩不可同日而語,從文學性上來說,也達不到北宋詩歌的高度。

這也是林黛玉對香菱說切不可學宋詩的緣故。

宋朝詞人陸游《臨安春雨初霽》原文、翻譯及解析 第2張

放大到整個詩歌史來看,詩的走勢從魏晉的音韻學發展開始,到盛唐完成了形式和意義的完美結合,至晚唐進入了朦朧的藝術化,然後在宋朝開始對情感濃度進行清減,對修辭的方面進行細化——這是一個隨着時代起伏、思想發展的變化過程。

世人皆知盛唐飛歌,但是文人更喜歡晚唐李義山的風格,也同樣有很多人認爲晚唐、宋詩才是真正的文藝範,纔是詩歌存在的真正意義。

每個人的文學、才氣不同,對詩歌的認識愛好也不盡相同。

宋詩達不到唐詩的高度,這句話當然是指整體而言。至於名句,依然是層出不窮,而且宋詩的名句寓含哲理,特別是單句拿出來成爲偈子,或者教育人的句子——也就是說名人名言的屬性增加,對整體詩的依賴性減低——這是文字上的進步。

陸游“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就是一種可以剝離原詩背景的情境描寫。

杏花的開放一般是三到四月,是春盛時節的景象。賣花人採摘了杏花,進得城來,賣給深門大院的女子妝點庭室,讓春色蔓延。

這種生意如今還有,我們經常會碰到賣花的少女和大媽,玫瑰最多,但是有意思的還是白玉蘭之類香氣淡淡,不常見的花骨朵。

如今都是在人流多的地方,而宋朝的時候,理學盛行,大家閨秀都深藏閨房,難得外出,所以纔會有“深巷賣杏花”的情境發生。

這兩句其實都是寫聽覺,“一夜聽春雨”中散發出詩人的一些別樣情思來,春日正好眠,詩人爲什麼一夜無眠呢?背後多多少少有些事,讓人心神不定。

清晨來臨,遠遠聽到賣杏花的聲音,知道雨停了,春意從那些巷子裏的聲音盪漾出來。

既悠遠,又有着希望。

這兩句詩發散性很強,如果單獨拿出來,很容易激發不同讀者的自身情境代入。這種寓情於景,卻對感情指向模糊,正是晚唐詩歌的特色。

也正因爲如此,才能成爲千古名句,而不是那些寡淡的說理句子——哲理雖然高深,但老百姓不喜歡。

我們看陸游這兩句詩在他的表達中是什麼意思。

《臨安春雨初霽》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這是一首仄起入韻,押平水韻“六麻”部的七律。格律嚴合,文法嚴謹。

平仄嚴合。仄起入韻格式在以往的文章和格律詩專欄都有推導講解,沒有必要反覆說明。而且一般人讀詩,更看重的是語音流麗和內容意境。

因爲格律嚴整,所以發音流麗,沒有詩病。

宋朝詞人陸游《臨安春雨初霽》原文、翻譯及解析 第3張

如何“文法嚴謹”?

在專欄也曾經講過,七律是有普遍文法的,即“起承轉合”。而一首詩的真正內容,也就是真正的詩意導向,其實是暗含在“起、合”之中的。“承”是對“起”的延續,而“合”不但延續頸聯的“轉”,還要回歸首聯。

所以很多律詩可以使用“中二聯截取法”——因爲中二聯一般是鋪陳、描寫,我們把它們先放在一邊,只看首尾聯,如果詩意安排得當,就能得到一首表達心跡的絕句。

意思同樣是完整的,只是相對來說缺乏描寫鋪墊,不過更加有利於我們讀懂一些含義比較模糊的作品。

把中二聯去掉,得到一首七絕: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這依然是一首仄起入韻,押“六麻”部的格律七絕。

意思就明確多了,同時情感也更加凸顯。

臨安,就是杭州。1186年,陸游因爲前一份公職上私自開倉放糧被彈劾,已經賦閒五年。其時他已六十一歲,卻因爲閒居創作,詩名大盛,被宋孝宗召回朝廷授予嚴州知州。

宋朝詞人陸游《臨安春雨初霽》原文、翻譯及解析 第4張

就算是今天,這個年紀都可以退休了。原本以爲就此詩酒度餘生的陸游,忽然又要進京面聖。雖然雄心未曾衰退,但是經過幾起幾落,於世情早已經看淡了。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世間的味道,就是世態人情。京華,京城的華彩,代指京城。

現如今的世態人情啊,淡薄得像紗一樣,我本已江湖遊蕩,是誰又讓我走馬入京城,客居如此呢?

因爲要等待面聖之後才能去嚴州就職,所以只能住在客棧,等宋孝宗召見,自然是“客居”京華。

注意,這裏並不是真不知道誰讓他來的,只是用這種提問來表示自己也是身不由己,是一種謙虛和客氣。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素衣,是白衣。陸游的家是越州山陰,是今天的浙江紹興,離杭州不過百里。正因爲不遠,雖然已經是“賣杏花”的季節,但是在清明前還是可以趕回家的。

一身白衣,不要被京城的風塵沾染纔好,清明還來得及回到鏡湖邊的山陰故家。

面聖,然後回家掃墓,再去嚴州任職,估計陸游是這麼安排的。

很多人讀到這一句,理解是陸游拂袖而去,剛直不阿,似乎有點想多了。他對出仕沒有任何牴觸,只有當官,才能真正發表自己的北伐建議,才能堅持自己混不吝的特質。

真的賦閒在家,空有脾氣,有什麼用?

這首七律就是交代這麼個事情:我在客棧等待宋孝宗的召見,百無聊奈,只想早點完事,趕回家去上墳。

而蜚聲千古的中二聯,只不過是對他閒悶在居所狀態的描寫。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春意盎然,我卻被困在這裏,好無聊啊。

住在小樓裏,聽了一夜的春雨,淅淅瀝瀝,既閒且悶。清晨醒來,雨已經停了,依稀聽得巷子深處有人在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矮紙,即短紙,很小的紙張。斜行,斜着的行列。因爲雨停了,所以是“晴窗”。細乳,茶中的精品。分茶,是當時的煎茶之法,注湯後用箸攪茶乳,使湯水波紋幻變成種種形狀。

這兩句寫得很精緻,詩人在無聊中等待,用各種事情來消磨時間。

客居京華,很是清閒,拿來短紙,歪歪斜斜寫寫草書,在小雨初晴的窗邊細細地煮水、沏茶、撇沫,試品名茶。

宋朝詞人陸游《臨安春雨初霽》原文、翻譯及解析 第5張

整體來看,首聯交代事由,爲什麼看淡人情的我會客居京華?

頷聯寫夜不能寐,春色已深,而我還在百無聊奈地等待召見。

頸聯轉寫自己如何消磨這不能走,必須等待,又不知時日的春光。

尾聯表達希望儘快完成面聖,返鄉祭祖的心思,合回首聯的客居心情。

有很多朋友在賞析這首詩的時候,習慣性把陸游的愛國情懷往裏面套,那當然可以套。

你真要套的話,誰的文章不可以解釋出想要表達的意思呢?

其實人都是多面性的,在其位是慷慨激昂,不見得就得時時刻刻都要這樣。陸游也是個多愁善感的文人,從他的愛情故事、《紅酥手》等都可見一斑。

我們在賞析古人詩詞的時候要結合他的寫作特色、生世經歷,但是最不能忽略的是他寫作的當時情感。

不能因爲蘇軾是豪放詞的開創者,就認爲他一定首首詞裏都粗豪。實際上蘇軾的豪放詞在他的創作中只有十分之一罷了,是特殊性成就了他的意義,並不代表他本身在創作中就次次如此。

陸游也是一樣。那些強行套接愛國情緒的,基本上都是犯了這種錯誤。

當我們清楚陸游當時的心境,就知道這不過是一首無聊之作罷了。並沒有,也不需要去曲解他,說上一大通不願與世俗爲伍、拂袖而去的話。

陸放翁當時可沒有這個意思,那不過是你們的想當然罷了。

他只是着急要趕在清明前回家鄉去上墳。

宋朝詞人陸游《臨安春雨初霽》原文、翻譯及解析 第6張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之所以成爲千古名句,是從原始脫離出來之後,能廣泛融入讀者的不同心境,在不同狀況下打動人。

用清新明快的句子,寫出自己的無聊愁悶,這是一種用熱鬧寫寂寞的高超的手法。

宋孝宗非常喜歡這兩句,召見陸游之後就說:

嚴陵山水勝處,職事之暇,可以賦詠自適。

嚴州那地方山清水秀,巴適得很,你沒事多寫寫詩,把這絕世文采用在正道多好。

潛臺詞就是你少發牢騷。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