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國語:晉語·重耳自狄適齊 全文及翻譯註釋

國語:晉語·重耳自狄適齊 全文及翻譯註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國語》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著作。記錄了周朝王室和魯國、齊國、晉國、鄭國、楚國、吳國、越國等諸侯國的歷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約前947年),下至智伯被滅(前453年)。包括各國貴族間朝聘、宴饗、諷諫、辯說、應對之辭以及部分歷史事件與傳說。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晉語·重耳自狄適齊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文公在狄十二年,狐偃曰:“日,吾來此也,非以狄爲榮,可以成事也。吾曰:‘奔而易達,困而有資,休以擇利,可以戾也。’今戾久矣,戾久將底。底著滯淫,誰能興之?盍速行乎!吾不適齊、楚,避其遠也。蓄力一紀,可以遠矣。齊侯長矣,而欲親晉。管仲歿矣,多讒在側。謀而無正,衷而思始。夫必追擇前言,求善以終,饜邇逐遠,遠人入服,不爲郵矣。會其季年可也,茲可以親。”皆以爲然。

國語:晉語·重耳自狄適齊 全文及翻譯註釋

乃行,過五鹿,乞食於野人。野人舉塊以與之,公子怒,將鞭之。子犯曰:“天賜也。民以土服,又何求焉!無事必象,十有二年,必獲此土。二三子志之。歲在壽星及鶉尾,其有此土乎!天以命矣,復於壽星,必獲諸侯。天之道也,由是始之。有此,其以戊申乎!所以申土也。”再拜稽首,受而載之。遂適齊。

翻譯

晉公子重耳在狄住了十二年。狐偃說:“當初我們到這兒來,不是因爲狄地安樂,而是可以成就大事。我曾說過:‘狄地出走時容易到達,窘迫中能得到資助,通過休整可以選擇有利的時機,因此才居留下來。’現在已經居住很久了,住久了便會停止不前,停止不前再加苟且荒廢,誰還能振作有爲?爲什麼不趕快走呢!當初我們不到齊、楚兩國去,是怕路途太遠。如今養精蓄銳了十二年,可以遠行了。齊桓公年紀大了,想親近晉國。管仲去世後,桓公身邊盡是些讒諂小人,謀劃沒有人來匡正,心裏就會懷念當初的盛況。因此他必定會重新考慮採納管仲的忠告,希望求得一個好結果。齊國與鄰國既已相安無事,就會謀求和遠方的諸侯搞好關係,我們遠方的人去投奔,就不會有什麼過錯。現在正值桓公的暮年,正是可以親近他的好時機。”大家都覺得狐偃說得很對。

國語:晉語·重耳自狄適齊 全文及翻譯註釋 第2張

於是重耳一行便出發了。他們路過五鹿時,向田野裏的農夫討飯吃,農夫卻把地裏的泥土給他們,重耳很生氣,想要鞭打他。狐偃說:“這是上天的賞賜啊。民衆獻土表示順服,對此我們還別有什麼可求的呢?上天要成事必定先有某種徵兆,再過十二年,我們一定會獲得這片土地。你們諸位記住,當歲星運行到壽星和鶉尾時,這片土地將歸屬我國。天象已經這樣預示了,歲星再次行經壽星時,我們一定能獲得諸侯的擁戴,天道十二年一轉,徵兆就是由此開始的。獲得這塊土地,應當是在戊申這一天吧!因爲戊屬土,申是推廣的意思。”於是重耳再拜叩頭,把泥土收下裝在車上。然後,他們一行人便往齊國去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