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傳統文化 > 立冬爲什麼要吃餃子?立冬吃餃子的故事

立冬爲什麼要吃餃子?立冬吃餃子的故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7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立冬了,天氣越來越來涼了,立冬不僅有習俗還有食俗,立冬吃什麼呢?有一句俗語是這麼說的:“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立冬吃餃子的故事吧。

 立冬吃什麼 立冬吃餃子的故事

據說,餃子早在三國的時候就有了,不過那會的餃子跟現在的餛飩差不多,煮熟以後和湯一起盛在碗裏混着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直到唐代以後,餃子才變得和現在一樣。餃子的原名據稱叫“嬌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至今還在我國民間流傳着。

相傳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後辭官回鄉。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他看見南陽的老百姓飢寒交迫,兩隻耳朵紛紛被凍傷。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於是張仲景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牀實踐,在當地搭了一個醫棚,支起一面大鍋,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熱的藥材,用麪皮包成耳朵形狀,煮熟之後連湯帶食贈送給窮人。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從此鄉里人與後人就模仿製作,稱之爲“餃耳”或“餃子”,也有一些地方稱“扁食”或“燙麪餃”。

立冬爲什麼要吃餃子?立冬吃餃子的故事

立冬爲什麼要吃餃子?立冬吃餃子的故事 第2張

由此,這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就流傳下來了,一來是爲了紀念這位偉大的名醫,再來,咱不是還有句老話,叫做“吃啥補啥”嗎,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來,冬天到了天涼了,耳朵暴露在外邊很容易就被凍傷了,因此,吃點長得像耳朵的餃子,補補耳朵,這可是家裏人對親人最貼心的關懷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