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傳統文化 > 忽雷外形是怎樣的?有怎樣的發展歷程?

忽雷外形是怎樣的?有怎樣的發展歷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忽雷:我國古代彈絃樂器。忽雷在古代又稱“胡琴”、“二絃”,馬上彈奏,《文獻通考》把它列入琵琶類,叫作“忽雷琵琶”。最初流傳在西南地區,稱爲“龍首琵琶”,在唐代極爲盛行,後世鮮有記載。

發展歷程

公元4世紀早在公元4世紀時,印度西部的阿旃陀壁畫中,已有了琴身呈棒狀、梨形的琵琶。漢魏以來,西域樂人通過“絲綢之路”奔集中原獻藝定居,帶來了經由龜茲而傳入的西域曲項琵琶。

公元8世紀公元8世紀時,在我國的南詔(古代雲南大理一帶),曾流傳着和忽雷相像的樂器——龍首琵琶。這種棒狀梨形的龍首琵琶,於貞元年間經四川成都傳入長安。《舊唐書·南蠻傳》載有:“唐貞元間(公元785年—804年)南詔樂器有龍首琵琶一,如龜茲制,而項長二尺六寸餘,腹廣六寸,二龍相向爲首,有軫柱各三,弦隨其數。”

忽雷外形是怎樣的?有怎樣的發展歷程?

公元780年晚唐段安節《樂府雜錄》和北宋錢易《南部新書》所載,公元780年(建中元年),唐德宗李適登基皇位,當朝宰相(一說爲鎮海節度使)韓滉出使四川,於駱谷偶得一堅實、貴重之奇木,請名匠製成二琴,名爲大、小忽雷,奉獻皇帝李適。《南部新書》記此史實較詳:“韓晉公(即韓滉)在朝,奉使入蜀。至駱谷(在今陝西省咸陽地區周至縣西南)山椒,巨樹聳茂可愛,烏鳥之聲皆異。下馬,以探弓射其顛,枝柯墜於下,響震山谷,有金石之韻。使還,戒縣尹募樵夫伐之,取其幹,載以歸。召良匠斫之,亦不知其名。堅緻如紫石,復金色線交結其間。匠曰:‘爲胡琴槽,他木不可並。’遂爲二琴,名大者曰“大忽雷”,小者曰“小忽 雷”。因便殿德皇言樂,(滉)遂獻大忽雷入禁中所有,小忽雷在親仁坊裏。” 我國唐代製造的大忽雷和小忽雷傑作,現仍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大忽雷傳爲唐以後所仿製,小忽雷則爲唐代珍品。

忽雷外形是怎樣的?有怎樣的發展歷程? 第2張

公元841年到唐文宗李昂(827~840)時,小忽雷仍藏內府之中。公元841年,武宗李炎即位後,追怨文宗嫉恨士良,凡樂工、內待受寵者,都要受到誅貶之罪,弄得樂府空蕩,小忽雷也不知流落何方。

直到清康熙三十年(1691)時,著名詩人孔尚任(1648~1718)纔在北京得到小忽雷,並在小忽雷的一對牙軫上,刻着他的題詩。據清代文人桂馥(字未谷)的《晚學集》記述,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孔尚任去世後,其子攜琴入都,遺於道左,爲王斗南得之。王氏在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之前,又將小忽雷贈與孔泗源。後又由嘉興的伊湯安處轉至桂林的親緣繼昌所藏。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繼昌將小忽雷贈與山東諸城名士劉燕庭,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劉氏嫁女,小忽雷又作爲嫁妝,歸華陽的卓海帆所有。宣統二年(1910年),安徽貴池學者劉世珩(1863年—1926年),由北京的卓家購得此琴後,將其齋名爲“小忽雷閣”,邀請近代文學家林紓(1852年—1924年)作《枕雷圖記》,他自己也作 有《小忽雷傳奇跋》。劉世珩去世後,族人劉子鶴自稱與其有債務,將小忽雷拐騙到手,轉售英商。後又爲浙江湖州南潯名收藏家劉晦之所有。

20世紀50年代20世紀50年代初,國家文物部門才從劉氏老人處,收購到這件流傳民間千餘年的古代樂器小忽雷,調撥給故宮博物院收藏。這件稀世珍品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