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古代的信鴿如何傳遞信息爲何驛站爲之重用?

古代的信鴿如何傳遞信息爲何驛站爲之重用?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對信鴿和驛站的瞭解,都是通過電視知道的,想送信了逮只鴿子塞上信件就送過去了,想寄東西了到驛站把錢付了,像快遞一樣幾天到家了,貌似看的過於容易,過於不現實了。在古代,交通不便利,全靠人力、水運投入運輸,快則一個月,慢則半年,運氣不好的被山匪打劫人也死了,貨信也沒有了。

信鴿是大家更爲疑惑之一,信鴿怎麼送信的?逮只鴿子就可以?信鴿送信直接找到你家,就像琅琊榜一樣,直接飛到蘇宅院子裏,讓你隨便逮着玩?那你就是大錯特錯了。信鴿是經過專業培訓的,有專業的信鴿師訓練,而且信鴿送信其實就是回家的意思,因爲信鴿是一個比較奇怪的動物,可能鳥類都有這種導航和戀家的特性,大雁冬天時會南飛,春天會北迴,每年如此,方向不會錯,地點不會錯。

古代的信鴿如何傳遞信息爲何驛站爲之重用?

網絡配圖

信鴿也是如此,信鴿會自己辨別磁場和緯度的變化,準確的找到回家的路。信鴿之所以能送信,它是因爲記住曾經養它餵它的地方,而且信鴿飛回家就不會再飛回來,飛回來送信的鴿子,是在寄信的地方長大的。嚴格來說它們屬於單循環,信鴿只能作爲緊急事務送信,很是昂貴。

雖然信鴿能準確找到回家的路,但是也會受到磁場的變化受到影響,如果磁場干擾造成信鴿找不到家,那這個信也就送不到了。而且經常被人獵殺,信鴿送信到信社,然後信社裏的人,拿着你的信再去找你,很容易信息泄露。所以信鴿傳遞信息大多不爲人所用,信鴿只能攜帶書信,一些重的貨物是不能運送的。古代只有皇家用信鴿,但是秦統一六國後,疆土遼闊,信鴿這種區域性的傳遞工具,已經跟不上發展的節奏。

雖然信鴿在古代幾乎被淘汰了,現在的軍事,依然有所用途,現在的信息社會,電子化戰爭,只有最古老的,纔不受所控制,信鴿在世界上很多國家軍隊所重用。

信鴿不被重用了,這個時候就是驛站發揮重要的作用,驛站是中國古代供傳遞官府文書和軍事情報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驛站是有國家直接管理的,而且驛站的專遞有可控性,時效性,可以運送的不只是書信,貴重貨物等。

古代的信鴿如何傳遞信息爲何驛站爲之重用? 第2張

網絡配圖

最早史料記載的驛站叫郵站,而且是步行送信,不是騎馬送信,距離今日大概有四千年歷史了,那是步行送信,一天大概二十五公里,所以剛開始的送信距離爲二十五公里,現在也就是開車十分鐘的距離。

秦統一六國後,建立了完善的通訊路線,十里一亭。因爲秦國是第一個統一全國的帝國,完善了法律,統一了度量衡,在區域管理更是嚴格,十里一亭就是爲了實現國家的行政管理和治安職能。主要是有人力和馬力兩種送信,也多爲區域性送信,跨區域需要時間。

漢朝算是把驛站做的最爲鼎盛的時候,爲了抵禦匈奴,漢朝養殖了大量的馬匹,不完全統計漢朝在漢武帝時期,戰馬不少於百萬,驛站馬匹三十多萬,驛站有兩千多個,工作人員也有幾萬人,這些工作人員可不是現在的高收入人員,他們是勞苦的百姓爲主。

驛站是信息的傳遞,也是瞭解地方的重要渠道,皇帝下發文件,行文,聖旨全靠驛站,驛站的花費也很是昂貴。等到元朝、明朝、清朝驛站的發展,幾乎已經絕對完善了,對於郵件的路程也有要求,有一百五十里、三百里、五百里、六百里、八百里等,所以電視看到的八百里加急,插上羽毛算是最快的速度了,而且驛站大多相差二十公里,到一個驛站換人,換馬繼續傳送,這也保證了信息的最快傳達。

古代的信鴿如何傳遞信息爲何驛站爲之重用? 第3張
 

網絡配圖

古代的驛站,有很嚴格的要求,寄、傳、送都要經過相應的憑證纔可以使用,驛站使用的憑證是勘合和火牌,不同的勘合和火牌代表着不同的信息和速度,如果出錯或者送達延遲是要判刑或者殺頭的。

驛站在我國古代運輸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通訊不便的情況下,驛站擔負着各種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的信息傳遞任務,也起到物流的傳送,信息的收集和傳遞。我國古代驛站雖有不同,但都是封建君主依靠這些驛站維持着信息採集、指令發佈與反饋,從而達到封建統治。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