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解密《水滸傳》:古代人是如何度過元宵佳節?

解密《水滸傳》:古代人是如何度過元宵佳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水滸傳》描寫了衆多的節日民俗,元宵節是着墨最多的。三次描寫了在元宵節發生的故事,把看燈的美麗和情節的緊張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展現了宋朝元宵節的風俗。

第一次寫了只有“三五千人家”清風鎮元宵節的情況:“且說這清風寨鎮上居民,商量放燈一事,準備慶賞元宵。科斂錢物,去土地大王廟前,扎縛起一座小鰲山,上面結采懸花,張掛五七百碗花燈。土地大王廟內,逞應諸般社火。家家門前,紮起燈棚,賽懸燈火。市鎮上諸行百藝都有。雖然比不得京師,只此也是人間天上。”

第二次寫了大名府元宵節。宋朝實行的是四京制,除了首都開封府號稱東京以外,還有西京河南府、南京應天府和北京大名府,書中寫道:這北京大名府是河北頭一個大郡,衝要去處。卻有諸路買賣,雲屯霧集;只聽放燈,都來趕趁。在城坊隅巷陌,該管廂官每日點視,只得裝扮社火;豪富之家,各自去賽花燈。遠者三二百里去買,近者也過百十里之外。便有客商,年年將燈到城貨賣。家家門前紮起燈柵,都要賽掛好燈,巧樣煙火;戶內縛起山棚,擺放五色屏風炮燈,四邊都掛名人書畫,並奇異古董玩器之物;在城大街小巷,家家都要點燈。大名府留守司州橋邊,搭起一座鰲山,上面盤紅黃紙龍兩條,每片鱗甲上點燈一盞,口噴淨水。去州橋河內周圍上下,點燈不計其數。銅佛寺前紮起一座鰲山,上面盤青龍一條,週迴也有千百盞花燈。翠雲樓前也紮起一座鰲山,上面盤着一條白龍,四面燈火,不計其數。

解密《水滸傳》:古代人是如何度過元宵佳節?

第三次寫了開封府的元宵節。宋朝的首都開封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有100多萬人口,也是當時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元宵節也是最狂歡的夜晚:四個人雜在社火隊裏,取路哄入封丘門來,遍 六街三市,果然夜暖風和,正好遊戲。轉過馬行街來,家家門前扎縛燈棚,賽懸燈火,照耀如同白日,正是樓臺上下火照火,車馬往來人看人。

大名府的元宵節是“照依東京體例,通宵不禁,十三至十七放燈五夜”,看來大名府和東京汴梁已經全國都是放假五天,五天都通宵達旦狂歡。

元宵節是宋朝人的狂歡節,全國上下到處是燈的海洋。書中展開了一個個狂歡的夜晚:(首都東京)四個人雜在社火隊裏,取路哄入封丘門來,遍六街三市,果然夜暖風和,正好遊戲。轉過馬行街來,家家門前扎縛燈棚,賽懸燈火,照耀如同白日,正是樓臺上下火照火,車馬往來人看人。(大名府):“豪富之家,各自去賽花燈。遠者三二百里去買,近者也過百十里之外。家家門前,紮起燈柵,都要賽掛好燈,巧樣煙火。戶內縛起山棚,擺放五色屏風炮燈,四邊都掛名人畫片,並奇異古董玩器之物。在城大街小巷,家家都要點燈。……州橋河內,周圍上下,點燈不計其數。”各地州府還把自己最拿手的燈送到東京展覽,州府的官員爲了在京城展示自己的能力,進獻自己精緻出衆的花燈。梁山劫去萊州進貢了五架燈,其中的“玉棚玲瓏九華燈”就是“上下通計九九八十一盞”的組燈,仍然有四架燈到了東京,像這樣的燈中的極品,在東京的花燈裏肯定還有不少,再加上宮廷的燈,東京已是人間天上。冬至以後,開封府便開始僱人在御街宣德樓前搭建彩山架子,燈山上彩之後,“金碧相射,錦繡交輝”。還有臨時搭建的“橫三門”,上面大書“大觀與民同樂”或“宣和與民同樂”字樣,一派富足祥和的景象

元宵節也是一個服裝穿戴展示秀,其中全民戴花是一大亮點。宋江等人正月十一進京賞燈謀求招安,東京城到處“往來錦衣花帽之人,紛紛擠擠,各有服色”。柴進、燕青在東京酒樓上,“憑欄望時,見班直人等多從內裏出入,襆頭邊各簪翠葉花一朵”,一位姓王的班直告訴他們:徽宗給每個班直“皆賜衣襖一領,翠葉金花一枝”,原來戴在頭上的翠葉金花是進出皇宮的通行證。可以看出宋朝人元宵節是要戴花的,這在梁山好漢中是有所體現的,東京的中級軍官林沖、徐寧都戴美麗的花,連大名府的儈子手蔡慶,生來愛戴一枝花,貧苦漁民阮小五“鬢邊插朵石榴花”,燕青更是“鬢畔常笄四季花”,一年四季都戴花。宋江重陽節所作的《滿江紅》中寫道:“鬢邊不可無黃菊”,由此可知出席菊花會的衆頭領,每人都在鬢邊插上了菊花。招安後的梁山好漢108人頭上全部戴着御賜的金花,參加了皇帝的筵席。一朵小小的簪花,甚至成爲上層社會身份的標識、等級的象徵。《東京夢華錄》說宋徽宗每次出遊回宮,都是“御裹小帽,簪花乘馬”,從駕的臣僚、儀衛,也都賜花簪戴。當時節日不同戴的花也不同,如:上元夜戴鬧蛾、玉梅、雪柳;端午戴*;立秋戴楸葉;重九簪菊。元宵節戴花是以鬧蛾、玉梅、雪柳爲主,展示了宋朝對美的欣賞滲透到社會各個角落和民俗。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