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一碗粥救了難民 施粥人卻爲何受了牢獄之災?

一碗粥救了難民 施粥人卻爲何受了牢獄之災?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老爺當年幾次落榜後就轉而當起了商人,如今的李家也算是當地富甲一方的名門貴族。李老爺小時候也是窮苦出身,所以在發家後也不忘幫助苦難百姓。有些人土地少甚至沒有土地的,李老爺就會把良田低價或者免費租給他們,碰到天災他還會在各地開設粥鋪免費施粥。在李老爺的幫助下當地的窮苦百姓都能有飯吃,也因此當地人見了他都會尊稱他一聲李老爺。

百姓安居樂業,作爲當地的父母官縣令自然也就高興了,所以當地官府與李家的關係也都還不錯。上頭看着當地的繁榮加上縣令很會做人,很快縣令的高升了。所謂一個蘿蔔一個坑,縣令走了自然就會有人來頂上。新縣令姓張,是從外地調過來的。張縣令任職後在大街上見到人人都認識李老爺,卻沒人認識他心裏很不高興。來之前他也聽說過李家在這裏很有勢力,但是他卻很看不起李家,他認爲李家不過是有幾個錢罷了,而自己可是朝廷命官,自然就不把李家當回事。

一碗粥救了難民 施粥人卻爲何受了牢獄之災?

網絡配圖

隨着日子一天天的過,幾個月後張縣令發現無論自己是一個人走在大街上,還是坐着官轎在大街上過似乎百姓都不認識自己,而他李老爺卻是人人見到都會打招呼。於是張縣令便準備對付李家,他心裏想着,既然大家都不認識他,那他就做點事情來讓大家都知道他纔是這裏的縣令。

老天似乎總是那麼讓人捉摸不透,張縣令上任的第一年就發生了旱災。秋天過後百姓的糧食幾乎是顆粒無收,張縣令按正常流程向上面遞交了奏摺請示開倉賑災。朝廷的批覆自然是需要一段時間,而張縣令無旨也不敢私自開倉。官府不能放糧,百姓只能到李家開的粥鋪去。按照往年的慣例,李家會將倉裏的糧食拿出來開設粥鋪,因爲一般受災的面積都比較大,而李家的糧倉儲糧有限,不能直接放糧給百姓所以只能開設粥鋪等到朝廷賑災。李老爺也不是沒有想過到外地購買糧食,只是在買回的糧食通常還沒有運回來就在路上被災民們搶了,所有李老爺也只能將自家倉裏的糧食拿出來幫百姓度過一段時間。

一碗粥救了難民 施粥人卻爲何受了牢獄之災? 第2張

網絡配圖

李家的糧倉畢竟有限,很快就不能大面積的開設粥鋪了。沒過一段時間李家就漸漸的停掉了一些粥鋪,只在城門口留下了一個粥鋪繼續施粥。沒了粥鋪而官府又遲遲沒有放糧,很快就有百姓餓死了。

張縣令看到有人死了,於是立即讓人將李家抓了起來,說是李家在施的粥裏面下了藥毒死人了,甚至還找到了一些所謂的證人。李老爺畢竟年紀大了所以在牢裏也就沒有對他動刑,但是張縣令對其他的李家人可就沒有那麼客氣了,在重刑伺候下,很快就有人屈打成召了。拿到供詞張縣令就判了李家的死刑然後交刑部複覈,在張縣令的打點下刑部很快就批覆了。對李家的判決很快就公示了出來,人們看到告示後紛紛去衙門鬧要求釋放了李家。但是衙門很快就發話瞭如果繼續鬧事官府就會關閉糧倉停止賑災,災情還未平復如果官府一旦停止賑災,恐怕百姓們又得餓死了,所以他們也不敢再找官府。

眼看着處決的日子一天天的逼近,很多受過李老爺恩惠的人開始急了起來。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是李老爺幫他們度過了困難,如今李家有難,他們卻不能幫上忙,只能在這裏乾着急。他們恨不得能到牢裏把李老爺給搶出來。

一碗粥救了難民 施粥人卻爲何受了牢獄之災? 第3張

網絡配圖

張縣令爲了讓朝廷多撥款,所以在奏摺上謊報了災情稱今年是百年來災情最重的一年,當皇上看到災情如此嚴重的時候,他便準備親臨災區視察災情,很快皇上視察災區的公文就下來了。張縣令爲了怕皇上識破自己的謊言,所以封鎖了消息,並且提前安排好了要給皇上看到的景象。難民們都給安置好了,而皇上下來後看到的將是官兵扮演的“難民”。

在皇上來的那天,張縣令將提前安排好的給皇上看了一遍,然而就在皇上準備用膳的時候,卻涌現了大批的災民出來。由於官兵都被安排去當難民了所以皇上身邊只有隨從的護衛,災民輕易就來到了皇上面前,然後跪下喊冤了。皇上被這突然出現的人羣給嚇着了,不過身爲皇上,還是有他的定力的,很快就恢復了正常,然後問他們有何冤情。隨即就有人出來將李家從災後施粥到被捕入獄的所有事情說出來。皇上看着如此多的人來爲李家喊冤,當即就讓人將李家人都押過來要自己親審。當他看到李家人個個都萎靡不振而且身上到處都是傷痕的時候,他就知道肯定有問題了,於是立即釋放了李家所以人並且讓人嚴查此事。

李家雖然很多家產都已經被官府吞掉,但好在人沒事,李老爺也算是經歷了大風大浪的人了,而且李家底子尚在,經歷了這件事後李老爺也漸漸的不在過問事情,讓兒孫們自己發展。後來張縣令被判了死刑……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