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蔡文姬被擄後爲什麼嫁給了匈奴王

蔡文姬被擄後爲什麼嫁給了匈奴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作爲男人的江湖,女子一般都是作爲男人的附屬品出現在這段歷史中的,但是有這麼一位女子,卻因自身的才氣而在三國這段歷史中大放異彩,她就是蔡公的女兒,蔡文姬。而她之所以出名,不僅僅是因爲她有才,也是因爲她還曾被匈奴擄走,嫁給了匈奴王。

一、系出名門,天生才女

蔡文姬,本名蔡琰,原籍河南祀縣,出生於東漢末年(公元177年或178)其父蔡邕。蔡邕是東漢末年的着名學者。蔡邕在文學、數術、天文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還擅長音樂。而且蔡邕還是遠近聞名的孝子。他的母親曾經臥病三年,蔡邕不論盛夏嚴冬、氣候變化,都沒有解過衣帶,七十天沒有睡過覺。母親去世後,就在墓旁蓋一間房子住下守着,一動一靜,都遵守禮制。蔡邕45歲時,纔有了寶貝女兒蔡文姬,自然倍加寵愛、悉心調教。文姬自小受到家學薰陶和書香浸染,顯露出過人的天賦。比如蔡邕家裏曾經藏書四千卷,但都毀於長安兵亂,蔡文姬多年後從大漠回許都,尚能憑記憶寫出其中的四百卷,令漢丞相曹操大爲驚歎。

蔡邕是遠近聞名的孝子

而最着名的故事還要說是蔡文姬聽音辨琴絃。那還是在蔡文姬只有六歲的時候,有一天,蔡文姬的父親正在彈奏樂曲。忽然,蓬的一聲響,父親彈奏的琴絃斷了一根。文姬爲了在父親面前顯示自己,便向書房裏的父親大聲說道:父親大人,我知道您彈斷的是第幾根琴絃!

蔡邕聽了女兒的話,感到十分驚訝,將信將疑地說:那好,你就猜猜是第幾根琴絃!文姬十分肯定地說:您彈斷的是第二根琴絃。父親聽後大吃一驚。爲了測試一下女兒的判斷能力,便對女兒說:那你再仔細聽一聽,看我這一次彈斷的是第幾根琴絃?於是又彈奏起來,當彈奏到樂曲的高潮時,便故意用力將琴絃撥斷,隨後停下來,等待文姬的回答。

文姬非常自信地對父親說:這次父親大人彈斷的是第四根琴絃。父親異常興奮,就問說說看,你是怎麼猜出來的?文姬很不以爲然地對父親說:我哪裏是猜出來的!其實琴的七根弦我都能聽出它們各自的音來。隨後,文姬認真地說:古書上說,季扎聽琴,能夠判斷出國家的興亡;師曠聽琴能夠斷定楚國就要打仗。我一定要像他們那樣,不辜負父親的期望。

蔡邕一生熟讀各種典籍,自然知道:女兒所說的季札是春秋時吳王壽夢的小兒子,因封於延陵,故又稱延陵季子。壽夢想傳位給他,辭謝不受。後歷聘於魯、齊、鄭、衛、晉等國,以聞見廣博着稱。他聽周樂,每聽一曲,就能從歌曲中得知其國的盛衰。而師曠,字子野,是春秋時晉國的樂師。生而善辨聲樂。他能通過聆聽某國的樂曲,判斷出其是否要打仗,且知此仗的勝敗。

蔡文姬被擄後爲什麼嫁給了匈奴王

聽了女兒的這番話,他感到異常興奮,充滿了自豪感。本來就是老來得女,再加上這個女兒如此的天才,此後,蔡邕便更加精心地培養文姬。文姬跟着父親學琴,兩年後,琴藝超羣。文姬在學琴的同時兼學書法。12歲時,書法已得其父真傳,既端莊又飄逸,獨具一格。14歲時,詩書禮樂無不通曉,文學才華光耀一方,聲名已蓋過其父,人但知有姬,方知有蔡邕。(人們只知道有蔡文姬,通過蔡文姬才知道有蔡邕。 有一天,蔡文姬的父親正在彈奏樂曲

才藝卓絕的蔡文姬,如果生於太平盛世,將會擁有多麼美好的未來!可能會成爲班昭那樣的女史學家、文學家。如果有幸生長在當今,那更是衆星拱月的女神,想不火都不行。不過那個年代的女性可沒法享受這樣的待遇。蔡文姬好名聲的最大好處就是不發愁出嫁。

蔡文姬16歲第一次出嫁,遠嫁河東(山西)衛家,她的丈夫衛仲道是大學出色的士子,也算是門當戶對。夫妻倆談詩撫琴,恩愛非常。可惜佳人命薄、良辰短暫,不到一年,衛仲道便因咯血而死,兩人無子女,蔡文姬遭到衛家嫌棄,認爲她"剋死丈夫"。當時正年少氣盛、心高氣傲的蔡文姬,哪裏能受得了這種白眼,她不顧父親的反對,憤而回家。主動斷絕了與衛家的關係。

豈料這段不幸的婚姻只是蔡文姬一生坎坷中最小的不幸。這是由於她生於兵連禍結的東漢末年,更由於她的父親而過早的就開始備嘗艱辛。

二、父女同苦命

提到蔡文姬就必須說到她的父親蔡邕,可以說蔡文姬的父親深刻影響了她的一生。前面說到過蔡邕的才能和孝子名聲。漢朝是十分重視是否孝順的,官員舉薦和考覈的一條決定性標準就是孝順與否。因而蔡邕這樣的人物在當時很快就發光出彩了。蔡邕進入了漢朝中央當官後,他前期的仕途很不順利。蔡邕首先在官場爭鬥中被人彈劾仇怨奉公,議害大臣,因而獲罪,被判棄市(也就是處死後,屍體在公共場所懸掛)。雖經朝中同僚極力求情才免死一等,但被剃光頭髮,與家眷一起,貶到朔方苦寒之地。所幸的是,被貶的第二年朝廷大赦,這次流亡很快就結束了。

蔡文姬被擄後爲什麼嫁給了匈奴王 第2張


蔡文姬是才女

可是,兩年之後蔡邕又因得罪了宦官集團,被趕出京城,度過十年亡命江海,遁跡吳會(kuai,四聲)的流亡生涯。蔡邕的兩次流放,蔡文姬都是跟着的。可以說文姬從小跟着父母四處漂泊,備嘗艱辛。後來蔡邕遇見了一個人。這個人既是他人生的轉折點,也是蔡文姬人生走向更加不幸的轉折點。

這個人就是董卓。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靈帝去世,董卓任司空,專擅朝政,聽說蔡邕的名氣,於是徵召他,蔡邕推說有病不能去。董卓大怒,罵道:我有滅人三族的權力,蔡邕就算驕傲,我要殺他也是不過轉足之間的事而已。又急令州郡徵召蔡邕到府。蔡邕不得已只好應命,被任命爲代理祭酒(國家最高學府代理校長),很受董卓敬重。以後歷任侍御史、治書御史、尚書。甚至在三天之內,連續被提拔到不同部門擔任官職。公元190年(初平元年),蔡邕被拜爲左中郎將,跟隨獻帝遷都長安,被封爲高陽鄉侯。蔡邕在董卓的手下一改之前仕途不順的情況,變成了平步青雲。

不僅如此,董卓在某些重大問題上還十分看重蔡邕的意見。比如有一次董卓的部屬想讓皇帝尊崇董卓,與姜太公一樣,稱尚父(乾爹)。董卓詢問蔡邕的意見,蔡邕說:太公輔周,奉命滅商,所以特號爲太公。現在您的威德雖高,但相比尚父,我以爲還不行。等到關東平定,陛下返還舊京,然後再討論此事。董卓聽了他的話。

但大多數情況下,董卓還是不會聽取蔡邕的意見。他對蔡邕只是尊重他的名聲,而不是真正重視他。也就是說蔡邕在董卓集團中並不是核心人物,但因爲董卓的名聲是在是太臭,蔡邕的名聲也就不免受到了影響。最終導致了蔡邕的悲劇,也間接導致了蔡文姬的悲劇。

中國歷史文章人物話題事件朝代搜索首頁歷史人物歷史解密戰史風雲野史祕聞風雲人物文史百科歷史上的今天曆史話題

歷史事件上古夏朝商朝周朝春秋戰國秦朝漢朝三國晉朝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中華民國近代薄姬郭聖通劉秀陰麗華于謙司馬炎陸遜武則天古代十大天才名將畫壇四僧北魏孝文帝改革統一度量衡海上絲綢之路建安文學盤古開天闢地麥克馬洪線首頁>野史祕聞>蔡文姬被擄後爲什麼嫁給了匈奴王蔡文姬被擄後爲什麼嫁給了匈奴王來源:講歷史 2016-10-01 09:22:59 責編:尼威亞 人氣:46字號:小號|大號【內容導讀】三國作爲男人的江湖,女子一般都是作爲男人的附屬品出現在這段歷史中的,但是有這麼一位女子,卻因自身的才氣而在三國這段歷史中大放異彩,她就是蔡公的女兒,蔡文姬。而她之所以出名,不僅僅是因爲她有才,也是因爲她還曾被匈奴擄走,嫁給了匈奴王。一、系出…公元192年(初平三年),董卓被誅殺。有一次蔡邕在和誅殺董卓的主謀司徒王允聊天的時候,不知不覺說起董卓來,併爲之嘆息,臉色都變了。王允勃然大怒,呵斥他說:董卓,是國家的大賊,差點傾覆了漢室。你作爲臣子,應該一同憤恨,但你卻想着自己受到的禮遇,忘記了操守!現在上天誅殺了有罪的人,你卻反而爲他感到傷痛,這難道不是和他一同作爲逆賊嗎?並隨之將蔡邕收押交給廷尉治罪。蔡邕遞上辭表道歉,請求受到刻額染墨、截斷雙腳的刑罰,以求繼續完成漢史。(蔡邕當時正在編寫西漢的當代史。)士大夫大多同情並想要救他,沒有成功。

太尉馬日磾(di,一聲)聽說後急忙前往對王允說:蔡邕是曠世的奇才,清楚很多漢朝的事,應當讓他續寫解決後邊的歷史,讓它成爲一代重要的典籍。而且他忠誠孝順的名聲一向顯着,獲罪也沒有緣由,殺了他豈不是會喪失威望嗎?

王允說:過去漢武帝不殺司馬遷,讓他寫出毀謗的書,流傳於後世。現今國家中途衰落,政權不穩固,不能讓奸邪諂媚的臣子在幼主旁邊寫文章。這既不能增益聖上的仁德,又令我們蒙受毀謗議論。馬日磾離去後告訴別人說:王允大概不能長久於世吧。有道德的人,是國家的綱紀;寫作,是國家的典籍。廢棄了綱紀與典籍,難道還能長久嗎!蔡邕死在了監獄裏之後,王允後悔了,想阻止殺他卻來不及了。當時蔡邕六十歲。羣臣和士人都爲他哭泣。着名經學家鄭玄聽聞蔡邕的死訊後,嘆息說:漢朝的事,誰來考定啊!。

蔡邕的一生可以說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因董卓而聲名顯赫,也因董卓而英年早逝。不過不管怎麼說,蔡邕還是得到過一些。但他的女兒蔡文姬則完全是因爲董卓而從相對幸福的前半生一下子轉到了完全痛苦的後半生。

蔡文姬被擄後爲什麼嫁給了匈奴王 第3張


三、被虜大漠與文姬歸漢

蔡文姬與許多被擄來的婦女,一齊被帶到南匈奴

董卓死後,他的部將李傕(que,四聲)等人又攻佔長安,軍閥混戰的局面終於形成。在中原大亂的時候,羌胡番兵乘機掠擄中原一帶,在中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縱獵圍城邑,所向悉破亡。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長驅入朔漠,迴路險且阻的狀況下,蔡文姬也被匈奴俘虜了。這一年蔡文姬23歲。蔡文姬與許多被擄來的婦女,一齊被帶到南匈奴。當衣衫襤褸的蔡文姬被作爲戰利品呈現於南匈奴左賢王的大殿之上時,左賢王被蔡文姬的文采所折服,所以蔡文姬就歸屬了匈奴左賢王的。匈奴的制度裏,單于(chan yu)是最高首領,他的手下有左賢王和右賢王,分別統領匈奴的東西領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實權首領。

按說,蔡文姬被這樣的人看中生活應該不錯。物質生活肯定是不錯的,但根據蔡文姬自己的記載,她的感情生活卻相當苦難。在這十二年中,她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飽嘗了異族異鄉異俗生活的痛苦。十二年中,按現在的話說,蔡文姬多次遭受了婚內強姦,不得已爲爲左賢王生下兩個兒子。她還被迫學會了吹奏胡笳(jia),學會了一些異族的語言。不過好在總算適應了草原的生活,和左賢王也產生了一定的親人依賴感。本來蔡文姬都沒指望能回到漢朝了,但歷史偏偏給她開了這麼一個玩笑:漢朝大丞相曹操親自過問並且和匈奴左賢王談判,要求歸還蔡文姬。這才演出了千古傳唱的劇目——文姬歸漢。

曹操爲什麼會想到要回蔡文姬呢?

一個原因是蔡邕與曹操是老交情。曹操爲官京洛時,兩家人有往還。當時曹操還是一個小官,他是主動結交蔡邕,蔡邕官不比他大,名頭卻比他響,音樂才華遠比他高。曹操對名士總是十分欽佩,也希望藉此提升自己的名氣。所以一定程度上來說蔡邕有恩於曹操。第二,當時的中原地帶,豪強割據、羣雄競爭的局面已經結束。曹操統一了北方,晉爵爲魏王,大權在握,炙手可熱。他此時十分希望籠絡人才,所以就開始想盡各種方法打造自己尊重人才的名聲。此時他想到了老朋友蔡邕。

當年,匈奴單于呼楚全特地到鄴城來道賀,恭喜曹操成爲魏王。曹操向單于打聽老朋友蔡邕的女兒蔡文姬:傳聞她嫁到匈奴,可否知道她在何處? 單于答道:確有此人,已是南匈奴左賢王的愛妃。曹操聽了,心裏很不是滋味,於是,他很快派遣使者攜黃金千兩、白璧一雙贈與左賢王,贖回了文姬。在歷史上就是千古佳話文姬歸漢的故事梗概。但從如今的觀點來看,曹操的這一做法未必妥當。稱這件事爲佳話當然有足夠的理由:蔡文姬不但出於名門,本人也是一個才女,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不希望才女淪落異域是一種大衆心理;作爲政壇新貴的曹操,日理萬機之餘,還能爲一個小女子操心,不惜重金,更使佳話添色。

蔡文姬被擄後爲什麼嫁給了匈奴王 第4張


但這個佳話對當事人蔡文姬的心理和情感是關注得相當不夠的。蔡文姬在曹相派人贖她之前,已在胡地生活了十二年,並生下二子。作爲一個深受漢文明洗禮而今淪落異域的女子,她對故上和親人的思念肯定是真誠的,這在她後來留下的詩歌當中有清晰的表露,但我們能不能說,她對棲息達十二年之久的胡地,對朝夕相處的家人,尤其是她的兩個兒子,就沒有絲毫感情上的依戀呢?

從人性的角度,自不難得出一個簡單的答案,因爲無論如何,蔡文姬首先是一個女性,是一個母親。而且文姬歸漢是隻身而回的,也就是說,當我們在一旁鼓掌叫好時,承擔女性、母親雙重角色的蔡文姬實際上面臨着非常痛苦的抉擇:一邊是故土,一邊是自己的兒子,蔡文姬卻要必須從中選擇一個!蔡文姬的《悲憤詩》中描述蔡文姬和兒子離別的場面時說: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人言 母當去,豈復有還時?阿母常仁側,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見此崩五內,恍惚生狂癡,真是一字一淚!在這樣的人生大痛面前,我們稱讚它是佳話’,似乎殘忍了一點。

清代畫家焦秉貞繪的《文姬歸漢圖》也早就注意到了這一點:畫中的文姬漢家裝束,髮髻高挽,面帶悲慼,眼含憂傷,手牽的大兒使勁拽着她的衣袖,懷中的小兒雙手摟着她的脖頸。縱然不着一字、不發一聲,僅從畫中人物的神態動作中,我們完全可以推想出骨肉分離、心碎腸斷的痛楚,母子永隔、相聚無期的辛酸!

在漢朝使者的催促下,文姬狠心拋下兩個幼子,含悲忍淚,登車啓程。戈壁大漠、漫漫黃沙、寒風怒號、北雁哀鳴,一路悽悽慘慘的景象更引發了這位才女的無限悲槍,她在馬車裏揮筆疾書,將一腔海濤般的情思付諸紙上,並用胡笳吹奏出動人心魄的曲調:十六拍兮思茫茫,我與兒兮各一方。日東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隨兮空斷腸。對萱草兮憂不忘,彈鳴琴兮情何傷?今別子兮歸故鄉,舊怨平兮新怨長。泣血仰頭兮訴蒼蒼,胡爲生我兮獨罹此殃? 這就是膾炙人口的《胡茄十八拍》中之一首,傾訴了文姬和兩個兒子生離死別的衷腸,讀之令人無限傷感。歸漢之後的蔡文姬年屆35歲,加之風霜無情、身心受創,已是一副殘花敗柳的形象。這件事如果換一個角度來敘述就應該是這樣的:彼時天下大亂,蔡文姬儘管是才女但也和其他普通的中原婦女一樣,被當成了一件可以交換的財產和物品掠走了。一走就是十二年,家鄉的人不聞不問。直到曹操已經擺平了劉備,意氣風發之時,爲了自己愛才的名聲,忽然想到還有一箇中原才女被胡人搶親,這還了得。於是曹操以真金白銀贖回蔡文姬。這件事沒跟當事人商量。被搶走的時候,你是一件物品,好不容易活得像個人樣,又被當一件物品贖回來了。這是哪門子佳話。

而且蔡文姬回到漢朝之後的生活還不如在草原。蔡文姬返回故上後,在曹操的一手安排下嫁給了一個叫董祀的男子。董祀生得一表人才,通史諳音,自視甚高。根本瞧不起半老徐娘蔡文姬,只是迫於曹操的淫威,勉強接納這個夫人。

蔡文姬被擄後爲什麼嫁給了匈奴王 第5張


此人的品行大概是有問題的,董祀與蔡文姬婚後第二年,他在曹操手下做一名小官時犯了重大錯誤,被判了個死刑。董祀被判死刑後,蔡文姬已經失去了兩任丈夫。這次實在輸不起,蔡文姬顧不得嫌隙,衣衫不整地光着腳來到曹操的丞相府爲丈夫求情。當時曹操正在大宴賓客,公卿大夫、各路貴使坐滿一堂,曹操聽說蔡文姬求見,對在座的人說:蔡邕之女在外,諸君皆風聞她的才名,今爲諸君見之!(說這句話的時候不好猜測曹操的語氣。如果他知道蔡文姬是蓬頭垢面而來,那他這麼說就是存心侮辱;如果是不知道,那這件事還是客觀上侮辱了蔡文姬。)見到文姬後,滿堂賓客都大失所望,曹操看到蔡文姬在嚴冬季節這樣一幅打扮,心中大爲不忍,命人取過頭巾鞋襪爲她換上。

文姬走上堂來,悽悽慘慘地跪訴緣由,在座賓客都交相詫嘆不已。曹操說道:事情確實值得同情,但文狀已去,吾亦無奈。(你確實很可憐,但是判決書已經下了,我也沒辦法。)蔡文姬中肯地回答說:明公廄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騎,而不濟垂死一命乎?(曹丞相你手下多得是人才,有何必在乎一個小人物的生死呢,爲什麼不在一個人生命垂危的時候救他一命)說罷又是叩頭。曹操念及昔日與蔡邕的交情,又想到文姬悲慘的身世,倘若處死董祀,文姬恐難自存,於是看在文姬的面子上寬有了董祀。是文姬,保住了董祀的命。

四、晚年謎團

蔡文姬在此之後的晚年生活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我們也就不知道她後來的生活如何,也不知道她是什麼時候去世的。但在傳說中,蔡文姬有一個相對美好的晚年。董祀出獄後,對妻子感恩戴德。兩口子開始了新生活。兩人舉案齊眉、相依爲命。後來,他們遠離權貴,溯洛水而上,來到終南山下的藍田一帶共度林泉,文姬這纔有了親人,有了朝夕相伴的撫慰者。蔡文姬的《悲憤詩》可能作於此時,蔡文姬三十七八歲。惡夢般的生活終於到盡頭,曙光初現,她得以把記憶的閘門拉開,讓滿腔苦水嘩嘩流出來。

蔡文姬被擄後爲什麼嫁給了匈奴王 第6張


寫作的過程也是療傷的過程。藝術昇華了苦難。文姬因之而贏得了尊嚴:洛陽官員,鄴城士子,陳留故人,大都改變了以往對她的偏見。文姬四十歲前後生一子、復生一女。女兒長大後,玉貌花容,儼然又一個的酷似母親的陽光女孩兒,嫁給了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

閒時文姬撫琴,指間慨然有欣聲。她還指點鐘惑的書法,影響了這位漢代第一書法家。後來,蔡文姬善終。蔡文姬的陵墓就在藍田縣三裏鎮蔡王村。但以上的所有蔡文姬晚年生活的描述和她陵墓的所在地基本都有很大爭論,真假不知。

也許是人們對這位才女一生過於苦難的深切同情,爲她編造了這一個相對美滿的結局,也許真實歷史中蔡文姬的晚年還是在經歷苦難,這我們知道今天還無法確定。只能希望以上的美好晚年能是真的了。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