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揭祕清軍入關吳三桂爲何要獻山海關?有何隱情?

揭祕清軍入關吳三桂爲何要獻山海關?有何隱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長城防線與寧遠之戰

1644年,在中國的歷史舞臺上活躍着三支不同的政治力量:沒落的明朝、攻佔北京的李自成農民軍和關外正在崛起的清朝。對於這段歷史,今天人們談論的焦點大多是吳三桂獻城,因爲明朝末期唯一能抵抗清朝八旗兵鋒的只有長城了。

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6300公里,由連續城牆、關隘、烽堠和各種障礙組成。歷經千年烽火,長城防禦北方騎兵騷擾的成效顯著。明朝對長城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在明朝統治中原的270多年中,長城的修建從未停止過,長城防線在防禦基礎和戰術上已經發展得相當完善。

從結構上看,明長城建築材料和施工技術都有很大改進,牆體由磚砌、石砌和磚石合築、泥土夯築而成。在築城上,明長城更加註重倚重地勢,修築者充分利用山險水障等天然障礙,城牆的高低薄厚都隨山形地勢而異。明長城的防禦工程也較前朝大大加強。城牆頂部內設宇牆,外設雉堞,雉堞上有望孔和射擊孔,便於守城士兵防禦作戰。爲增強守備,明長城在關鍵地段加修多道城牆,有的地方大大小小的石牆竟多達28道。此外,還有劈山牆、山險牆、木柞牆和邊壕等輔助防禦設施。上百座雄關隘口和上萬個墩臺將明長城組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比以往任何朝代的長城都更加堅固完善。

揭祕清軍入關吳三桂爲何要獻山海關?有何隱情?

爲了加強京畿北方的防禦,明長城加大了這一地區的防禦縱深,採用多道城牆、大縱深的防禦,由外而內分別爲外長城、內長城和內三關長城,逐層掩護,重疊設防。對於手持弓箭大刀,只善於野戰奔突的八旗騎兵來說,想攻破如此堅固的長城防線,幾乎是不可能的。

其實,明清在關外的戰爭中,曾經進行過城池攻堅戰,最爲典型的便是寧遠之戰。寧遠(今遼寧興城),是明朝在關外的最後堡壘。當時很多明將主張收縮防線,據守山海關,抗清名將袁崇煥卻提出“保關內必守關外,保關外必守寧遠”。爲抵禦清軍(其時稱後金),袁崇煥大修寧遠城牆。不久後的戰鬥證實了袁崇煥此舉的高明。天啓六年(1626年)正月十四日,清太祖努爾哈赤趁遼東明軍易帥撤軍之際,率八旗精銳6萬出瀋陽,直逼寧遠城。攜遼瀋之戰餘威的努爾哈赤並未把寧遠放在眼裏,隨即揮師攻城。後金軍推着車爲前導,步騎兵蜂擁攻城。城下,弓箭手萬箭齊發,一時間“城堞箭鏃如雨注,懸牌似蝟刺”。在如此猛烈的攻勢下,寧遠城一度危如累卵,卻終因城池堅固、守城兵器配置完備而未被攻破。可憐數萬精於騎射的八旗勁旅不得施展,反被明軍的西洋大炮轟得傷亡慘重,努爾哈赤也中炮受傷,半年後疽發病卒。

入關之路有幾重

如果吳三桂不獻山海關,清軍就永遠無法踏上中原大地嗎?其實,由山海關入關是清軍最近的進攻路線,但並非是唯一的路線。事實上,清軍在1644年的山海關之戰前,已經先後5次經山海關西面的路線大舉進入內地,進攻明朝。

第一次是在1629年,皇太極率大軍親征,經由熱河進軍,破長城的大安口和龍井關直入內地,佔領遵化,攻陷薊州,兵圍北京。這次入關的最大成就,是皇太極成功施用反間計,使崇禎殺掉了名將袁崇煥,爲清軍剪除了最大的勁敵。

揭祕清軍入關吳三桂爲何要獻山海關?有何隱情? 第2張

第二次是在1632年,皇太極率清軍由蒙古草原進軍,兵抵張家口北面,“列營四十里”,炫耀兵威,迫使明守將締約講和,然後收兵而還。

第三次是在1636年,皇太極命阿濟格統率大軍,破居庸關入長城,直搗河北,一路打得明軍狼奔豕突,與明軍作戰56次,攻下12城,俘獲人畜十幾萬,後經冷口關出長城北還。

第四次是在1638年,多爾袞由青山關入關,嶽託由牆子嶺入關,在華北大地上縱橫掃蕩。明朝督師盧象升率軍在河北鉅鹿迎擊清軍,兵敗陣亡。與袁崇煥、熊廷弼齊名的抗清名將孫承宗率百姓堅守高陽,也城破陣亡。清軍一共攻下一府三州五十七縣,包括山東省府濟南,擄男女五十餘萬和大量牲畜財物,然後出青山關而歸。

第五次是在1642年,皇太極以阿巴泰爲奉命大將軍,率軍從牆子嶺入關,一直打到山東兗州,又分兵攻陷登州、萊州、莒州、沂州(臨沂)、海州,共計攻下八十八城,降服六城,擄男女三十六萬,掠黃金一萬二千兩、白銀二百萬兩,最後由牆子嶺出關還師。

300年後的人民解放戰爭中,遼瀋戰役結束後,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主力也並不是從山海關入關,而是經熱河通過西面的古北口、喜峯口、冷口關等路線,橫越長城進入華北。當時,擁有60萬軍隊的華北國民黨軍,並沒有在山海關集結重兵防守,只在這裏放了一個軍的兵力,就是估計到東北野戰軍可能從其他路線進關,屯重兵于山海關無益。在山海關放置的兵力,也僅僅是起警戒作用。後來當山海關守軍發現東北野戰軍先頭部隊已自熱河進關後,驚慌失措,害怕後路被抄,趕緊向天津撤退,將山海關也讓給瞭解放軍。

通過古北口、喜峯口和冷口關等道路入關的東北野戰軍10個步兵縱隊,將近70萬兵力,攜帶着大量火炮、汽車等重裝備,仍然通過了崎嶇不平的山路,跨過長城防線,有如神兵天降,出現在華北地區,直指平津。從這一歷史事實,人們不難想到:明末以騎兵爲主,並無重裝備需要馱運的清軍要從這些路線長驅直入華北,更是容易得多。

明清軍隊戰力對比

明末,軍備廢弛。中國歷史上有一條鐵律:歷代王朝的軍隊只有在經歷開國時的南征北討,或是外患深重時的長期惡戰,才能錘鍊成雄師銳旅。而長期的和平歲月後,由於農耕文化優裕生活的消磨和統治者重文輕武政策的影響,軍隊的驍勇之氣消失殆盡。例如宋軍在宋太祖開國之初,是一支能征慣戰的勁旅,平荊南,滅後蜀,定南漢,克南唐,所向無敵。到了金軍對北宋發動進攻時,宋軍早已失去當年的驍猛,許多官兵連馬都騎不上去。

明軍的情況也並無二致。立國之初,軍隊久經征戰,精銳無比,因此能多次北掃大漠,令元軍殘餘喪魂落魄。此後200多年間,由於北方蒙古的四分五裂,明朝沒有如漢代匈奴、唐代突厥那樣的大敵,使明軍缺少大戰惡戰的歷練,戰力遠不如前。一旦努爾哈赤崛起於白山黑水,明軍在與剽悍的八旗兵較量中就處在下風。後金時期和清初時的八旗兵,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善戰之師。生長在寒冷關外的女真人,刻苦耐勞,能騎善射,經過努爾哈赤的組織編練,使八旗軍成爲一支“威如雷霆,動若風發”的雄悍勁旅。明軍與其作戰,幾乎無役不敗,以致名將袁崇煥認爲“只有憑堅城用大炮”才能抵擋清軍。袁崇煥憑堅城用大炮的戰術,固然暫時阻擋了八旗軍的兵鋒,但也滋長了明軍過分依賴“烏龜殼”的思想,日後主要憑藉堅城以大炮遠射,而不敢冒鋒犯鏑與清軍野戰,無法磨鍊出像衛青、霍去病馳騁大漠建功沙場的鐵騎雄師來。

揭祕清軍入關吳三桂爲何要獻山海關?有何隱情? 第3張

袁崇煥曾設想明軍以構築城堡方式,步步向前推進,壓迫努爾哈赤。按照這種戰略,明軍要很長時間才能把戰線推進到松花江邊,而戰事久拖不決,自然使人民的軍費負擔加重。如果是在別的朝代,這個戰略或許行得通。如唐朝初年曾長期與突厥等民族作戰,並未拖垮國家的經濟,反而打出了一個空前繁榮富裕的盛世。但明朝末年,土地集中達到駭人聽聞的程度,民不聊生的社會已無法承受“遼餉”的沉重負擔。農民起義風起雲涌,遍地開花,明朝從此在“遼餉”外又多了“剿餉”和“練餉”。明軍既要對付關外的八旗兵,又要圍剿關內的起義軍,顧此失彼,“不徵流賊,即徵夷虜;不戰於邊,即戰於腹。馳驅數千裏,經歷彌歲月,炎風朔雪,飢寒凍餒”。節制三鎮的明朝總督洪承疇是農民軍的勁敵,他曾擒殺闖王高迎祥,在陝西潼關將李自成殺得只剩七騎逃入商洛山。他取得大勝後,被明政府調往遼東前線。洪承疇毫不規避清軍鋒芒,結果統率的14萬精銳兵馬被八旗軍殺得幾乎片甲無存。他指揮的這支明朝最大的作戰兵力的覆滅,使明朝喪失了抵抗清軍和鎮壓農民軍的最後資本。

難御胡馬的農民軍

明朝覆亡後,與清軍作戰的重任就落在農民起義軍身上。當時關內的農民起義軍,以李自成、張獻忠兩大部爲首,都是在短短几年間迅速發展起來的。如李自成在1638年爲洪承疇所敗,蟄伏陝南商洛山中,到1640年底才以五十騎殺出商洛山進入河南。由於成千上萬中原饑民的蜂擁加入,他的部隊急劇擴展成爲數十萬兵員的大軍,馳騁中原,縱橫關山,最後出師東向,顛覆了明王朝。攻克北京之時,這支農民軍實際也只有三年半的戰鬥歷程。

揭祕清軍入關吳三桂爲何要獻山海關?有何隱情? 第4張

顯然,在這短短几年內,參加起義軍的又多爲此前從未摸過刀槍的農民,作戰技能很難趕上那些生長於馬背之上、從小就能騎善射的八旗兵。對農民起義軍來說,只有在與強敵的反覆較量中才能鍛煉出堅強的戰鬥力。而明朝的精兵大都在與清軍作戰的遼東前線,在內地與起義軍對陣的多是搜刮有術、作戰無方的部隊。起義軍的作戰能力很難得到錘鍊。

以前曾有一種觀點認爲,李闖王的軍隊進入北京後,驕傲自滿,迅速腐化,因而失去戰鬥力,抵擋不住清軍和吳三桂軍隊的聯合進攻。這種觀點並不完全準確。李自成軍隊在北京確實發生了嚴重腐化和軍紀敗壞現象,如許多將領佔據王公貴族府第,“子女玉帛,盡供其用”;有的士兵夜晚窮搜民家,“斬門而入,掠金銀婦女”。但這支軍隊入京僅一月,腐化時間尚短,鬥志還沒有喪失殆盡,尤其是作爲領袖的李自成,仍保持了較強的進取心和戰鬥意志,不顧勸阻,堅持要親征吳三桂。山海關之戰中,由於李自成的親自督戰,起義軍還是打得很勇猛的。

當時,吳三桂是明軍少有的猛將,他的部隊敢於與八旗兵進行野戰較量,在反覆廝殺中打出了“關寧鐵騎”的威風,成爲威震關外的勁旅。但在山海關大戰中,吳三桂那久經戰陣的“關寧鐵騎”,竟然難以抵擋李自成大軍,幾度陷於危急。這說明起義軍仍有頑強的戰鬥作風和高昂的戰鬥士氣。但是,同弓馬嫺熟的八旗兵相比,起義軍的戰鬥力仍然要差上一截。當清軍數萬鐵騎鋪天蓋地而來的時候,起義軍便抵擋不住。對李自成軍隊在清軍鐵騎面前的迅速崩潰,論者多認爲是因與吳三桂軍長時間交戰而筋疲力盡的結果,但應當看到,當時多爾袞統率的清軍主力還沒有全部進入交戰,首先出動的是英親王阿濟格、豫親王多鐸統領的正白旗和鑲白旗的部隊。數萬勁騎突出吳三桂軍右翼,向起義軍發起衝擊。在“萬馬奔騰不可止”的滾滾而來之勢面前,起義軍很快就轉爲全面潰敗。從這一交戰過程中,很容易看清雙方戰力的強弱對比。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李自成起義軍也並不像許多人想象的那樣,對清軍佔有兵力優勢。李自成親征山海關,兵力有10餘萬人,而多爾袞率領的清軍滿、蒙、漢八旗主力和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王的部隊,總共有18萬人,此外還要再加上吳三桂的5萬“關寧鐵騎”。曾目擊山海關之戰的朝鮮官員感嘆“胡兵似倍於流賊”。由此可知,清軍無論數量還是素質,都超過李自成農民軍。

如果吳三桂不獻山海關

崇禎帝縊死煤山後,多爾袞立即召開王公大臣會議,滿洲謀士們力勸多爾袞立即出兵與李自成爭奪天下。當時多爾袞對李自成心懷敬畏,認爲清軍曾經3次圍困北京卻沒有攻克,而李自成則一戰攻破北京,可見此人的大智大勇和起義軍的強大戰鬥力。謀士范文程進諫,李自成雖“擁衆百萬,橫行無忌”,但屢戰屢勝,其志必驕,驕兵必敗,“可一戰破也”。明朝降將洪承疇曾長期與起義軍作戰,是農民軍的頭號死敵,深悉農民軍的特點。他告訴多爾袞,李自成軍戰鬥力雖比明軍強,但不足與清軍驍悍的八旗勁旅匹敵。

揭祕清軍入關吳三桂爲何要獻山海關?有何隱情? 第5張

於是多爾袞壯了膽,決心出師,率滿洲、蒙古八旗大部和漢軍八旗的全部,及明降將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王的兵馬,浩浩蕩蕩地鳴炮出征。他們選擇了洪承疇建議的進關路線,不走山海關,而是西經薊州、密雲等地直撲北京,全軍輕裝簡從,輜重在後,精兵在前,準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李自成大軍包圍在北京,一舉全殲。只是在出征的第六天,在途中遇到了吳三桂派來的乞降使者,多爾袞才改變了主意,率師向山海關進發,並傳令將留在後方的紅衣大炮火速向前線運送。這樣,纔在山海關發生了決定清朝入主中原的大血戰

從當時的形勢看,假如吳三桂在明朝滅亡後沒有“衝冠一怒爲紅顏”引清兵入關,而是投降了李自成,忠心耿耿地爲大順政權鎮守山海關,那麼清軍按照洪承疇原定的戰略,出李自成不意,從山海關西面破長城而入,在華北大平原上充分發揮八旗騎兵的野戰優勢,疾趨北京,形勢對李自成起義軍將會更加嚴峻。因爲向陝西的退路很容易被截斷,李自成軍就會被包圍在北京。與前三次北京保衛戰中的明軍不同,李自成內無糧草,外無各路勤王軍隊,難以固守北京,形勢將會比山海關戰役嚴重得多,結局很可能是起義軍全軍覆沒。

由此看來吳三桂的叛投清朝,對李自成來說其實是幸事。清軍因吳三桂降清而變更了迂迴包抄李自成的原定方略,改從山海關進攻,對起義軍的作戰打成了擊潰戰,使李自成得以保全相當兵力。據彭孫貽的《流寇志》記載,在山海關一戰後,李自成尚有兵馬數萬,退往陝西。只是隨後李自成接二連三地失策,才最終斷送了起義軍。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