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蔡京:後世眼中的千古奸臣 卻是難得的治國奇才

蔡京:後世眼中的千古奸臣 卻是難得的治國奇才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提起北宋末年的宰相蔡京,世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奸臣,臭名昭著的奸相。從北宋末年太學生尚書將蔡京列爲危害國家的“六賊”之首開始,蔡太師的這個奸臣的定位已經成型,千年來都沒有改變,《宋史》將蔡京直接列入《奸臣傳》,說他陰險狡詐、心狠手辣,打擊政敵不擇手段;還說他他惑亂人主,結黨營私,致使官風敗壞,民不聊生;北宋二百年基業雖然沒有直接斷送在他的手裏,但他卻是北宋滅亡的千古罪人,總而言之,他是歷史上少有的一代鉅奸。時至今日,對蔡京的評價也依舊基本遵循這一基調。就連蔡京的書法成就也因爲他的奸臣形象而被除名,北宋書法“蘇黃米蔡”四家中的蔡京也變成了蔡襄。

今天我們再來看這個世人眼中的大奸臣,一個“奸”字就能代表一個具有極高藝術成就,可以進入大書法家行列的人的一生嗎?他究竟都幹了些什麼,就成了後世眼中的千古鉅奸。

北宋時王安石曾經掰着指頭數天下英才,對蔡京的弟弟蔡卞說:“天下沒有可用之才啊!”又自言自語說“我兒子王元澤算一個,賢兄(蔡京)算一個,呂惠卿也算一個吧”,然後頹然而坐,道“沒了”。蔡京能被王安石列爲安天下的三大宰相之才,其才能在那個時代可以說是意義非凡,如果說王安石說話偏激的話,我們再來看看王安石的政敵,司馬光的好朋友呂公著的說法。

蔡京:後世眼中的千古奸臣 卻是難得的治國奇才

北宋變法時的舊黨元老呂公著當政時,曾把蔡京請到自己府中,讓自己的子孫站成一排,對蔡京說“我閱人無數,我的後世子孫沒有一個比你強”, 又用手摸着自己的椅子說“你以後一定會坐上這個位置,我的子孫都託付給你了。”呂公著和司馬光都是當時的羣臣領袖,他們對蔡京才能的高度認可足以說明蔡京的才能在當時已經超越了黨爭,成爲公認的治國人才。一個當時人們眼中公認的治國奇才,爲何最終成了一個人人憤恨的奸相,蔡京究竟幹了什麼?

蔡京主政時的經濟財政政策在後世人眼中被簡化爲“聚斂”,“苛政”,他主持了對茶、鹽、酒等專賣領域的經濟改革,在中國古代專賣制度發展上佔有重要地位,注重運用商業規則對商品銷售、流通和分配領域各環節進行管理,發揮商人的作用讓商品在全國大範圍內流通,增加財政收入,蔡京的專賣制度改革不但減少了政府的經營成本,更促進了商品經濟社會的轉型和發展,他的這套制度成爲後世元明清各朝專賣制度的範本,一直沿用至今,誰敢說他沒有才能。

蔡京獨創了獨步帝制時代的社會慈善和救助制度,宋代不但有專門收養“鰥寡孤獨者”的居養院,還有專門負責收治無錢治病的病人的叫“安濟坊”。病人進安濟坊後,予以免費治療。

更難得的是,北宋的這類救濟制度至上而下從中央到地方州縣連成網絡,形成一整套以成文法形式規定的制度。後世評價說,蔡京雖然爲人奸詐、爲官貪腐、爲相誤國,但是這套制度因爲他的敗落而被破壞卻是中國歷史的一大損失。後世顧炎武回顧這段歷史時仍感嘆世人“因人廢法”的做法不妥。

蔡京主政時是北宋商品經濟和社會經濟成就最高的時期,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經濟發展的的巔峯。徽宗朝時人口戶數突破2000萬,總人口突破一億!當時人們說“中外靖綏,年穀登穩”,“天下賦入之數悉倍於前”,當時人們炫耀:“承平既久,帑庾盈溢。”這些成就的背後,也有蔡京順應現實的經濟財政政策,進行改革的功勞。

從少年入仕到靖康元年遭貶,蔡京在北宋政壇上活躍了半個世紀,不管是在地方還是在中央,蔡京一直以改革變法者自居,其影響甚至超過了前代的王安石。在整個政治生涯中,蔡京都不斷實踐自己的經濟理念,改革北宋困難的財政局面。

蔡京:後世眼中的千古奸臣 卻是難得的治國奇才 第2張

其實北宋的財政一直都不好,龐大低效的軍費開支(哲宗時期的軍費開支已把國庫積蓄耗盡,朝廷不得不動用內庫資金用於陝西軍儲),無數的冗官和冗員及讓財政危機日益顯露。蔡京的改革在爲自己和朝廷斂財的同時,也讓宋徽宗有了大肆揮霍的機會,這個愛好踢球、寫字的皇帝僅“花石綱”之役,就花費難以估算。蔡京曾經被幾度貶官,可是沒多久就又被官復原職了,因爲皇帝離不開他。

蔡京四度拜相,幾起幾落的最大原因是他一直在緊跟皇權,掌握皇帝意圖後迎合取悅,這在封建社會是必須要做的事,否則什麼也幹不成。作爲奸臣的蔡京自然深諳此道。他深知,只要能“擺平”宋徽宗,什麼事都乾的成。他最擅長取悅和迷惑皇帝,宋徽宗剛上臺時想改革,他就打出了“變法”的旗號,實際上是說的多,乾的少。反而趁機大興黨禁,打擊或消滅反對派。

蔡京身爲宰相聽任皇帝沉湎於各種愛好,徽宗喜歡石頭,蔡京就安排心腹到蘇州設立“應奉局”,專門在東南一帶搜刮奇花異石;用大船組隊編成“花石綱”運到開封,一路上運到運河狹窄就不斷開挖運河,拆除民房,耗費國家稅收,給沿岸居民帶來沉重負擔,造成民怨沸騰。蔡京的財政改革說到底,也是爲了皇帝能增加收入,有更多的機會去玩樂。心術不正使他的改革從一開始就走上歧路。作爲利己主義者,蔡京所關心和追求的是個人的權勢和私利,只要獲得權勢和私利,可以不擇手段,可以不顧一切。天才一旦走上歧路,對國家的危害更大。

宋徽宗除了玩藝術,也是有“理想”的一個皇帝。他一心想收回燕雲十六州,但是這次蔡京卻不同意,這讓他與另一個奸臣童貫發生了矛盾。童貫主張聯金滅遼,蔡京對此並不積極。他這麼做也是有原因的。除了與童貫爭權的需要,他身爲宰相要負責後勤糧草等問題,長期進行經濟改革的蔡京知道北宋的財政和軍隊無法支撐這樣的戰爭。但是這次蔡京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他沒想到宋徽宗收復燕雲十六州的熱情如此高漲,面對遼朝衰亡帶來的絕好機會,好大喜功的宋徽宗君臣收復燕雲失地的渴望被激發出來,本來宋徽宗是打算單幹的,但是看到宋軍的軍備後信心大跌,不得不退一步和金聯盟(比單幹還蠢),這也預示着北宋最終的失敗。

蔡京是一個聰明而有才華的人,可惜他的聰明和才華卻用在了投機斂財,幫助皇帝荒淫無度上。他出衆的才華用於投機拍馬上,博取了徽宗的信任,也給國家帶來了危害。

蔡京:後世眼中的千古奸臣 卻是難得的治國奇才 第3張

蔡京被貶官後發配嶺南,但是路程走了一半就被長沙百姓判了死刑。《揮塵後錄》記載了蔡京之死——“初,元長之竄也,道中市食飲之物,皆不肯售,至於辱罵,無所不至。遂窮餓而死。”蔡京真不是窮死的,他是餓死的!蔡京被流放時仍然是榮華富貴,金銀裝了滿滿一大船,以蔡京的理解,沒有了權,但是有錢更能解決問題。怕什麼。

但是他太低估了自己的民怨和北宋人民的覺悟,百姓需要錢,但是不需要這個大奸臣的髒錢。都說商人唯利是圖,但北宋商人和百姓的這次棄利取義,一路上沒人肯賣他東西,也沒人肯給他吃喝。聽說蔡京來了,沿路商家紛紛關門,客棧不給他房間,飯館不賣他飯食。從開封汴梁到長沙,“三千里外無家”。蔡京拿着金銀買不到任何東西,一路勉強撐到長沙,又無處安歇,最後在長沙城南的一個破廟裏病餓交加,抱着自己的金銀餓死了。

蔡京以前對自己的行爲一直沒有“深刻認識”,在即將餓死的時候,他才真正自省:“京失人心,何至於此。”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