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永樂大典》簡要介紹 國家典籍博物館

《永樂大典》簡要介紹 國家典籍博物館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永樂大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類書,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圖書之一。它由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年間(1403-1424年)主持編纂,主要收錄了中國歷史上重要的典籍和文獻,包括經、史、子、集、百家之書、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等內容,共計22,877卷(目錄60卷,共計22937卷),約3.7億字。

《永樂大典》簡要介紹   國家典籍博物館

《永樂大典》的編纂工程浩大,參與編纂的人員也衆多,最初由解縉主持編纂,後因故停止,重新開始後由姚廣孝擔任監修,最終由2196人(累計達3000多人)參與編纂,其中包括了當時的知名學者和文人。這一巨大的文化工程,不僅展示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也體現了明朝時期的文化繁榮和政府對文化事業的重視。

《永樂大典》簡要介紹   國家典籍博物館 第2張

《永樂大典》的版本衆多,但最珍貴的版本是“嘉靖抄本”。該版本原爲明代文學家李時敏所藏,後被清朝乾隆皇帝蒐羅入宮,成爲國家典籍。該版本的《永樂大典》共有210冊,是現存最大、最全、最珍貴的一個版本。國家典籍博物館收藏的《永樂大典》是其中的一部,被譽爲國寶級文獻。

《永樂大典》簡要介紹   國家典籍博物館 第3張

除了“嘉靖抄本”之外,還有“正統刻本”、“景泰刻本”、“萬曆刻本”、“抄寫本”、“活字本”等衆多版本。其中,“活字本”是《永樂大典》最早的版本之一,現存於中國國家圖書館,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和歷史意義。

《永樂大典》的編纂對中國文化的發展和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由於其規模巨大、收錄廣泛、內容豐富,被譽爲“文化大典”,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永樂大典》也是世界上極爲重要的文獻之一,對全球文化史和學術研究有着深遠的影響。

國家典籍博物館作爲國內唯一的國家級古籍博物館,收藏了衆多珍貴的古籍文獻,其中包括了《永樂大典》。爲了讓觀衆更好地瞭解這部偉大的文化鉅著,國家典籍博物館特地舉辦了《永樂大典》專題展覽,通過多種形式的展示和解讀,向觀衆呈現這部文化瑰寶的博大精深和歷史價值。

總之,《永樂大典》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它的編纂標誌着中國古代文化的繁榮和發展,也爲後人提供了豐富的歷史資料和文化遺產。作爲中華民族的後代,我們應該倍加珍惜和保護這部偉大的文化鉅著,傳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