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朱棣是如何編修《永樂大典》的?《永樂大典》的下落是什麼?

朱棣是如何編修《永樂大典》的?《永樂大典》的下落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9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永樂大典》是明成祖朱棣命解縉、姚廣孝等主持編纂的一部集中國古代典籍於大成的類書,被譽爲“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說起明成祖朱棣,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在歷史上的評價也大多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暴君,繼位之初對建文餘黨的大清洗,可以說臭名昭著;也有人說他是雄才大略的一代明君,在位期間做了一系列大事。五次征討蒙古,收復安南等歷史功績足以彪炳青史。更難能可貴的是其在位22年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天,通宵達旦的處理朝政以及一生多病,史書記載到了27歲他便停止了生育。死之後定的廟號是“太宗,”明世宗統治時期改爲“成祖”。諡號叫“文”皇帝。

朱棣是如何編修《永樂大典》的?《永樂大典》的下落是什麼?

第一:編修古今第一奇書“永樂大典”,耗費工作量巨大,嘉靖重新抄寫

1:朱棣是個文武雙全的皇帝,諡號叫“武”可以,叫“文”也不錯

中國歷史上數以百計的帝王當中,朱棣論才能跟軍事實力絕對能名列前茅。廣爲人知的事件就是五次征討蒙古,在他的連續打擊努力下,換來邊境幾十年的和平。可能有人回感覺到奇怪,他幾乎一生都在征戰,爲什麼死後給他定的諡號爲“文”?這跟他在位期間做的一件事情有密切的聯繫,“永樂大典”便是在永樂一朝編修的輝煌鉅著。可能是因爲他得位不正,自己心裏心虛。不過“永樂大典”的誕生也代表着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一個符號,值得不少歷史學家去研究。

2:耗費工作量巨大,成爲明代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

朱棣登基之後,日思夜想決定編修文化史上一本鉅著。解縉作爲當時名滿天下的大才子,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最初一共大約有170多人同時編纂,深受儒家經典影響的解縉深受困擾,思想觀念有很大的侷限性。歷時一年多終於修成,取名爲“文獻大成”。朱棣是個雄才大略的偉大皇帝,通過鄭和下西洋這一事件便可得知他的雄心萬丈以及非凡遠見。朱棣看見眼前編修的這一本書,不是很滿意。書中大部分的內容都是跟儒家有關,和朱棣實際上的想法背道而馳。

朱棣是個倔脾氣一條路走到黑的人,晚年不顧大臣反對執意北征。解縉主持編修的書不滿意,於是他安排手下第一謀士“黑衣宰相”姚廣孝跟着解縉一起編纂。姚廣孝也叫道衍和尚,他是朱棣心裏的蛔蟲,當然知道朱棣心裏在想什麼。把從三皇五帝各種系列的有關書籍全部彙集到一塊,編纂隊伍一度達到了三千多人。到了永樂五年的時候開始定稿,第二年才正式抄寫完畢。“永樂大典”包含了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學術等,涵蓋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知識財富。

朱棣是如何編修《永樂大典》的?《永樂大典》的下落是什麼? 第2張

3:嘉靖沉迷道教抄寫“永樂大典”副本,是否被帶進陵墓存爭議

我們都知道明朝後期的皇帝基本上都不務正業,其中嘉靖皇帝以沉迷道教而出名。他在位四十多年,爲了追尋長生不老沉迷道教,做了許多荒唐的事情。有一天嘉靖皇帝閒着沒事翻看了永樂大典,對裏面的部分內容大加讚賞。於此同時他做出一個決定,晚年讓人抄寫永樂大典副本,由於工程量巨大等種種因素限制,隆慶朝才正式修繕完畢。有人就懷疑“永樂大典”副本被嘉靖皇帝帶到自己的陵墓“永陵”。史學家對於這個說法存在爭議,不管真相如何,“永樂大典”被抄寫兩本是不爭的事實。

第二:四庫全書跟“永樂大典”比不着,去向成謎,世界文明寶貴遺產

1:四庫全書在毀書,“永樂大典”公認的中國最大百科全書

明朝這個備受爭議的朝代,有一部分人純粹爲了黑而黑。竟然把四庫全書跟“永樂大典”聯繫在一起,一個在永樂朝完成的,另外一個在乾隆朝完成的。衆所周知永樂大帝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而乾隆到了晚期昏聵自大,經常以天朝上國自居。面對英國使臣的到來,完全不理不睬。如果按照工程量來說,四庫全書遠遠超過了永樂大典。

清朝一向施行的政策的便是閉關鎖國,文化方面在明朝文字獄上大大加深。乾隆一朝的文字獄多達一百多起,對於以前文化史上的一些著作大量刪改,無限美化清朝諸多皇帝的貢獻。把明朝皇帝描繪的昏庸無能,殘暴不仁。辱罵清朝以及描繪明末清初歷史事實的一些著作給予焚燬打擊,即使是這樣,依然有很多著作廣泛流傳下來。“永樂大典”的影響更爲廣泛,一度暢享全世界。朱棣個人的遠見胸懷也不是清朝皇帝能夠比擬的,有很多人也許不服氣,但這是歷史事實。

2:朱棣繼位之初的想法便是爲後世做出傑出貢獻,打消得位不正的懷疑

朱棣是如何編修《永樂大典》的?《永樂大典》的下落是什麼? 第3張

我們都知道朱棣是歷史上地位最不正的皇帝,把自己侄子建文趕下臺自己關起門來當皇帝。爲了證明自己當皇帝比侄子當得要好,繼位之後頒發了一道聖旨:“天下所有的古今事物都包含在各種書籍裏面,這些書籍類目品種多。想要從中查詢到有關的線索非常困難,如果把各種書籍記載的事物全部發放到一起,那麼查閱起來也就更加方便。你們一定要貫徹我的想法,把自三皇五帝以來的所有類目的書籍全部合攏到一起。分類全部裝訂成冊,這樣也算爲後世做出一點貢獻。”

3:“永樂大典”是世界文明寶貴遺產,真正去向成謎團,很難找到原本

“永樂大典”是中國文化史上做出的一個傑出貢獻,得到明朝皇帝的高度重視。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也成爲一部分人覬覦的對象。明朝往後200多年江山的歷代皇帝都看重這個寶貴書籍,一直到嘉靖皇帝執政後期發現“永樂大典”其中的奧妙,道教修仙之道在裏面。當即下令讓人主持抄寫“永樂大典”副本,明史學家就有人認爲“永樂大典”的副本被陪葬到永陵一說,這個說法有待考察。

明朝末年農民起義軍四起,內憂外患的局面最終在1644年崇禎帝煤山自盡,明朝的統治宣佈告終。李自成是個典型的短命皇帝,沒能處理好跟吳三桂之間的關係。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李自成逃跑之際出於不給滿清留東西的想法,把北京宮門燒燬,其中“永樂大典”未能倖免,據說在這場大火中被燒燬。本來是兩三萬卷的內容,到現在流傳下來的不足百分之一,還是歷經磨難保存下來的,實在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