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三藩之亂簡介 三藩之亂是指哪三藩

三藩之亂簡介 三藩之亂是指哪三藩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藩之亂(1673年—1681年),是清朝初期三個藩鎮王發起的反清事件。

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二十八日,稱帝三年的“大周”洪化皇帝吳世璠自刎而死,皇后郭氏投環自縊;次日,“大周”將領打開昆明城門,向清軍投降,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至此結束。

這場封建時代最後一次邊疆叛亂,從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吳三桂起兵雲南算起,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二十九日清軍進入昆明,波及川湖雲貴浙閩兩廣江西陝甘一十二省。

歷時八年,四川幾乎打成無人區,“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慘狀遍及南北。

而這一切,不過是爲了幾個野心家們心目中那個遙不可及的夢。

 暗流

清朝在入關前後接收了大量明朝部隊,與滿洲八旗、八旗蒙古、八旗漢軍不同,因爲這些人多是由明軍將領帶着整體投降,所以降將們基本上維持了對舊部曲的管轄。

而隨着明朝殘餘勢力、明末義軍政權以及地方反清勢力的風起雲涌,僅僅依靠十幾萬八旗兵馬越來越捉襟見肘。

於是,這些漢人降將兵馬在清朝平定全國的戰爭中的作用越來越強,其中尤以吳三桂、尚可喜耿仲明三人爲最,所以分別被封爲平西王、平南王、靖南王。

三藩之亂簡介 三藩之亂是指哪三藩

吳三桂鎮守雲貴兩省,尚可喜鎮守廣東,耿仲明鎮守福建,合稱三藩,三藩在所鎮守的省份權力非常大,遠超當地地方官員,並實際掌控當地軍隊、稅賦,甚至吳三桂還能自主選拔文武官員,號稱“西選”。

“西選”之官幾遍各地,以至於有“西選之官遍天下”之說。

順治十七年(1660年),平西王吳三桂一家的俸餉九百餘萬,再加上福建廣東的耿、尚兩藩,清廷一年需要給此三家錢糧兩千餘萬。

鄰近諸省挽輸不足,則補給於江南,致使清朝財賦半耗費於三藩。

清廷當然對此極爲不滿,康熙曾把三藩、黃河、漕運作爲國家最重要的問題,所謂“朕聽政以來,以三藩及河務、漕運爲三大事,夙夜厪念,曾書而懸之宮中柱上” (《清聖祖實錄》)。

對於清廷來說,三藩終究是心腹之患,削藩是必須的,也是肯定的,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而對於三藩來說,他們也深知自己的朝廷的心腹之患,但是就此交回權做一個富家翁又顯然不在他們的接受範圍內,不交權朝廷肯定不準,所以,三藩必反也是肯定的,也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這一天,沒多久就來了。

洪峯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疏請歸老遼東,留其子尚之信繼續鎮守廣東,康熙帝遂詔令盡撤全藩;同時,吳、耿二藩亦先後疏請撤兵,以試探朝廷意旨。

朝廷諸臣就此議爭論不休,意見不一,最後康熙力排衆議,下令三藩俱撤還山海關外。此舉直接導致三藩對於清廷信任全無,公開撕破臉皮。

查看完整族譜康熙帝的族譜

是年十一月,吳三桂在昆明殺雲南巡撫朱國治。

他自稱——

“原鎮守山海關總兵官,今奉旨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徐凱《吳三桂討清檄文原文本考》,載《清史研究》2017年8月第3期),蓄髮易服,傳檄遠近。

不久,吳三桂出貴州進據湖南,孫延齡叛於廣西,羅森、鄭蛟麟、吳之茂叛於四川,耿精忠叛於福建,尚之信又叛於廣東,臺灣鄭經渡海進兵福建漳州、泉州和廣東潮州,提督王輔臣又叛於寧羌,擊殺清陝西經略莫洛;甚至川西土司、苗民、察哈爾蒙古布爾尼、青海墨爾根臺吉等少數民族也相繼響應。

一時烽煙遍地,四方震動。

此時,上距南明政權覆滅不過十二年,當初的抗清將領,如今基本就在三藩部下,比如淮國公馬寶,比如興平伯高傑的外甥李本深。

而除了這些降將,臺灣鄭經更是老牌反清勢力,其父鄭成功在東南沿海堅持抗清十餘年,衆多南明官員以及明朝宗室都在其麾下。

三藩之亂簡介 三藩之亂是指哪三藩 第2張

  三藩之亂

本來,憑藉着反清復明一句口號,吳三桂差不多就已經佔據了很大優勢,而其部下的驍勇善戰,也是其起兵的籌碼之一。

是以吳三桂進據湖南澧州、常德、嶽州、長沙的時候,清軍雲集湖北的荊州、武昌、宜昌一線,卻不敢渡江攖其兵鋒。

而曾在南明監國魯王麾下官至督師的李長祥,聽聞吳三桂起兵,當即從浙江馳往湖南見他,提議——

“亟改大明名號以收拾人心,立懷宗後裔以鼓舞忠義”(清·孫旭《平吳錄》),結果吳三桂根本不聽。

其實也不是吳三桂不願意豎起“大明”這杆大旗,實在是沒法豎,或者說,天底下造反的那麼多,唯獨他吳三桂不行。

要知道,十二年前是他親手勒死了南明末代皇帝朱由榔,而且,從東北關外一路追殺到西南緬甸,他的名聲早就臭大街了,現在要是再打出“恢復大明”的旗號,純粹是搞笑。

而吳三桂本身也表現出了極爲糾結的一幕。

按道理說,此時川陝、兩粵都已經是同盟,而吳三桂已經出兵襲佔湖南,自然應該攻擊湖北的清軍,然後或順江南下取南京,或揮師北上伐中原。

因爲他已經造反了,這條路是沒有回頭路的,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事實上清廷也極爲擔心,所以數萬清軍雲集湖北,就是爲了防止吳三桂渡過長江進入湖北。

然而,吳三桂做了什麼呢?

康熙十三年(1674年)正月,吳三桂部攻陷湖南北大門嶽州,康熙十八年正月清軍收復嶽州,這期間整整五年,吳三桂居然沒出嶽州一步,生生打成了防禦戰。

而嶽州之戰到第二年的時候,局勢就已經開始江河日下:

康熙十五年初,陝甘王輔臣降清;

十月,福建耿精忠降清;

十二月,廣東尚之信降清;

康熙十六年初,廣西孫延齡試圖降清爲吳三桂侄孫吳世琮所殺,其餘部不久殺掉吳三桂留守廣西的將領降清。

吳三桂在毫無意義的防守中迎來了一次又一次的噩耗,到了康熙十七年閏三月,自知時日不多的他在距離前線不遠的衡陽貿然稱帝。

由於時間緊迫,籌集不及,一切因陋從簡,強徵民房作朝房,把房瓦用黃粉塗成黃色代替琉璃瓦,龍袍、文武冠服用戲劇服裝和行頭來代替。

於是,在一羣穿着戲服的文武百官的山呼萬歲聲中,同樣身着戲服的吳三桂舉行登基大典,即位稱帝,改元昭武,定國號大周。

查看完整時間地圖吳三桂開創吳周

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十八日深夜,只做了五個多月的皇帝吳三桂在都城衡州的皇宮裏駕崩,時年六十七歲。

他的侄、婿與心腹將領馬寶、胡國柱、夏國相齊聚衡州,公推吳國貴總理軍務,前往雲南迎接其孫吳世璠往貴陽即位,以貴陽府貢院爲其行在,定明年爲“洪化”元年,給其祖父吳三桂上尊號“太祖高皇帝”,父吳應熊爲“孝恭皇帝”。

查看完整族譜吳三桂的族譜

吳三桂的去世,使得本就士氣低落的叛軍軍心渙散,嶽州勉強又堅持了三個月,守將便丟棄嶽州突圍逃走,一時吳軍全線潰退。

清軍連克長沙、衡州,南路傅宏烈等部收復桂林,北路甘陝清軍克復漢中、重慶、成都。

而在一片混亂中,吳世璠的岳父郭壯圖還主演了一出喋血宮廷的大劇,殺掉了最能打的吳軍將領吳應期,導致本就危機的局勢更是雪上加霜。

尾聲

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軍定遠平寇大將軍趙良棟、彰泰、賴塔等率領大軍,兵分三路從蜀、黔、桂入滇,進抵昆明城外。

吳世璠困獸猶鬥,堅持數月之後大勢已去,又聽聞左右試圖綁了他降清,於是先走一步,身穿黃袍,在大殿舉刀自刎,一刀未死,又照喉管猛刺一刀,血流如注,登時斃命,年不過十六歲。

第二天清軍入城,郭壯圖父子自刎,夏國相、馬寶被執,連帶着吳世璠的首級一起,械送北京。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結束。

吳三桂等人在一開始的時候,其實並沒有進取天下之心,他們想的更多的是“世守”。

這是個元明兩朝很流行的詞,元代諸王領兵攻佔某地之後,會派遣一個出鎮宗王世守其地,比如樑王鎮雲南、鎮西武靖王鎮吐蕃、豳王鎮哈密,甚至於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兒汗國也是廣義上的世守。

而明初也承襲了這種做法,比如著名的黔國公沐英家族世守雲南。

明朝中後期,北方的九邊沿線又出現了邊將世家的現象,最著名的就是遼東的鐵嶺李家,李成樑出鎮遼東二十二年,“子弟盡列崇階,僕隸無不榮顯”(《明史·李成樑傳》)。

除此之外還有宣府馬氏、大同王氏、榆林尤氏等等等等,幾乎等同於世守,同樣出身於九邊軍將的吳三桂,在降清之前也是著名的遼西將門,“世守”,幾乎就是他們的夢想。

這種思想直接影響到吳三桂後來的策略。

當吳三桂攻下嶽州之後,一江之隔的湖北唾手可得,吳三桂卻頓兵江岸,其實不過是爲了跟清軍討價還價,上限就是如安南、朝鮮例,形如藩屬,下限也是世守雲南貴州,如明代沐氏。

但是很顯然,清廷並沒有跟他們和談的打算,事實上,清朝不僅沒有保留前朝世守某地的規矩,甚至於連土司制度都開始一點一點削弱,以準備改土歸流。

雙方都沒有站在同一條基準線上,又何來談判一說?而耿、尚二人同樣存在這樣的想法,所以都首鼠兩端,朝秦暮楚。

一旦清軍入境則降清,清軍離開又開始聽調不聽宣,最終一塊做了刀下之鬼。

當然,最糾結的還是海峽對岸的臺灣鄭氏。 鄭經

鄭經(臺語:鄭經,臺羅:Tīnn King;1642年10月25日-1681年3月17日),福建泉州府南安人,一名錦,字賢之、元之,號式天,暱稱“錦舍”,鄭成功之嫡長子,與叔鄭襲爭位勝利後,在無大明皇帝的冊封之下,自行襲封了父王之延平王爵位,並封仁德將軍。於1663年至1681年在位,在位十九年,諡號文王。在英國商館的債務紀錄中,...

參與三藩之亂的是鄭成功之子鄭經,但是鄭經已然沒了矢志抗清的決心,他想的更多的,則是跟清軍討價還價,“世守臺灣”。

甚至於他父親鄭成功也有“請從安南、朝鮮之例,不廢貢職”的言論。——清 · 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二)

在這種詭異的思想指導下,鄭經先是派遣兵馬渡海攻擊清軍,卻從尚之信、耿精忠兩位盟友的手中奪取了漳、泉泉、潮、惠四府,而“反清”亦或者“復明”,都成了跟清軍討量“世守”的籌碼,豈能不敗?

安史之亂,叛軍長驅直入連取兩京,一時天下震動,若不是良將如郭子儀、李光弼,忠義如張巡、顏真卿等奮力反擊,安祿山幾乎就成事了。

要知道,安史之亂的時候,可沒有半個天下跟着一起反。結果到了三藩這兒,居然能把一手好牌打成這德性。

倒是真應了九斤老太的那句話:一代不如一代。

本文轉載自全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