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元大都遺址 元大都平面圖

元大都遺址 元大都平面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7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元大都,簡稱大都,是元朝的首都。

簡介

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爲元代京師。其城址位於今北京市市區,北至元大都土城遺址,南至長安街,東西至二環路。元大都城街道的佈局,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

城市名稱

元代大都的名稱,在源自漢語的“大都”之外,還大概源自畏兀兒語的Khanbaliq,khan是汗,baliq是城市,Khanbaliq就是汗之城,音譯爲“汗八里”或“汗八里克”。這個詞在《馬可·波羅遊記》的各種西文譯本里有兩種拼寫形式,Cambuluc和Kanbalu,所以這兩種形式都常見於當時的西文文獻。

不過必須注意的是,蒙古人只說“大都”、“上都”,Khanbaliq這個詞可能並不爲蒙古人所用,也就是說,並不是一個蒙古語詞彙。汗八里是包括畏兀兒在內的突厥語和伊朗語各分支語言人羣所使用的,他們甚至到明代還用汗八里稱呼北京。

後來元朝北撤,蒙古人仍然保留着對大都的記憶和懷念,並繼續用“大都合託”(Dayidu Qota)一詞來稱呼明朝都城北京。

歷史沿革

元大都遺址 元大都平面圖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到1215年5月31日,成吉思汗率大軍攻克金中都(今北京市)。1217年,太師、國王木華黎改中都爲燕京。

自1260年忽必烈即位以來,因爲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位,各汗國紛紛自立,蒙古帝國實際上已分裂,演變成爲忽必烈的元朝(大元帝國)以及位於其西部的四大汗國,忽必烈僅獲得其中的伊兒汗國的承認,直到1303年元成宗在位時,西北四大汗國才名義上重新承認元朝皇帝的宗主地位。

其中元朝統一全國後的疆域包括今天的蒙古國(外蒙古)本土和中國大部分地區以及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南部地區等地。忽必烈登基之後,以元上都(今內蒙古多倫縣)爲帝都。但是上都位置偏北,對控制中原不利,因此忽必烈在1264年解決了與其弟阿里不哥的汗位之爭後,決定遷都至燕京地區。

燕京地區當時尚有金中都故城,然而此城歷經金朝末年的戰爭,自1215年5月31日被蒙古軍隊攻陷之後,其城內宮殿多被拆毀或失火焚燬,而且其城市供水來源——蓮花河水系已經出現水量不足的情況,無法滿足都城日常生活所需用水。

1263年6月16日,忽必烈下詔升開平府爲上都(今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多倫縣西北閃電河畔)。1264年9月5日,忽必烈發佈《建國都詔》,改燕京(今北京市)爲中都,定爲陪都,兩都制正式形成。

1267年2月25日,元世祖忽必烈由上都遷都到位於中原的中都,定中都爲首都,將上都作爲陪都。

1267年忽必烈遷都中都後,乃居住於城外的金代離宮——大寧宮內。並於1267年在中都的東北部,以大寧宮所在的瓊華島(金朝瓊林苑),爲中心開始了新宮殿和都城的規劃興建工作。中書省官員劉秉忠爲營建都城的總負責人,阿拉伯人也黑迭兒負責設計新宮殿。郭守敬擔任都水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運河,並以京郊西北各泉作爲通惠河上游水源。

1272年3月28日,忽必烈將中都改名爲大都(突厥語稱汗八里,帝都之意),並建中書省署在此。元大都和南城(金中都舊城),兩者的城牆“僅隔一水”,新城營建以後,命舊城之人徙居新城之中。

至元十一年正月初一(1274年2月9日),宮闕告成,元世祖忽必烈首次在大都皇宮正殿大明殿舉行朝會,接受皇太子、諸王、百官以及高麗國王王禃所派使節的朝賀。

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時,大都的大內宮殿、宮城城牆、太液池西岸的太子府(隆福宮)、中書省、樞密院、御史臺等官署,以及都城城牆、金水河、鐘鼓樓、大護國仁王寺、大聖壽萬安寺等重要建築陸續竣工。

至元二十二年,發佈了令舊城(金中都故城)居民遷入新都的詔書:“詔舊城居民之遷京城者,以資高及居職者爲先,仍定製以地八畝爲一份,其地過八畝或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據,聽民作室”。

從至元二十二年到三十一年(1294年),有四十至五十萬居民自舊城(金中都故城)遷入大都。此時期還陸續完成了宮內各處便殿、社稷壇、通惠河河道、漕糧倉庫等建築工程。元大都的營建工作至此基本完畢。此後元代各帝陸續又有添建,如孔廟、國子監、郊祭壇廟和佛寺等,但對元大都總體佈局沒有變動。

 廢棄和改建

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明太祖洪武元年,公曆1368年)夏,朱元璋遣將領徐達、常遇春率軍北征,七月抵達通州,至正二十八年閏七月二十八日(1368年9月10日),元惠宗令淮王帖木兒不花監國,攜后妃、太子、公主自健德門出城北逃,前往上都避難。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初二日(1368年9月14日),明軍攻陷大都齊化門,由此入城。明朝洪武元年八月十四日(1368年9月26日),明太祖將大都改名爲北平。

由於至正年間饑荒與黑死病等瘟疫爲害,元大都故城居民稀少,明君入城時,居民僅剩萬餘人,山西元軍由王保保率軍反撲大都而來,爲避免至正十七年,宋軍劉福通攻克大都一帶,又復爲元軍奪回,徐達、常遇春等人留下三萬餘將士,即開往山西迎戰,碩大一個城,軍民不到五萬,再由於元大都故城北居民稀少、地勢空曠,在防守時城上軍人無可依託,因此於洪武元年(1368年)在城中偏北部增建一道土垣,將城垣變爲“日”字形佈局,使北段城牆靠近居民密集區,戰時守城士兵可以從容籌畫衣食。

由於新築城牆西端正值河牀,因此自今德勝門以西處向西南傾斜,造成明清北京城池西北缺角的格局。洪武四年(1371年)將此段新城牆以北的元大都城垣廢棄,原來北城牆上的安貞門和健德門,以及東、西城牆上最北邊的光熙門和肅清門也一併廢棄。這四門的城樓,以及被劃在城外的官署、住宅盡被拆除。

但是,元大都北城垣雖被廢棄,但並未被拆除,而是仍然起到拱衛城池的作用。直至嘉靖朝俺答之變時,在土城(尤其是改名“德勝門外土關”的健德門附近)仍有明軍駐守。

北平此後爲燕王朱棣駐地,其城市格局在明初的五十餘年中沒有變化。永樂十九年(1421年)朱棣遷都北京後,將北京城南牆南移二里,原元大都南城垣亦未完全拆除,而是任其自行湮滅。至明朝末年,元大都南城垣已經被剝蝕爲數座土丘,並被稱以“下崗”、“上崗”之名。至清朝,大都南城垣遺蹟已完全消失。

 人口

史料記載

元朝時期關於元大都人口的史料記載如下:“京畿居民繁盛”,“京師乃天下之都會,人物繁輳”,“戶口之夥”,“當倍秦漢而參隋唐也”。

元世祖忽必烈時期來華的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稱讚元大都“戶口繁盛”,“城內外人戶繁多”,“居民之衆”,“百物之輸入”,“世界諸城無能與比”。

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中都路(1272年改稱大都路,轄區包括中都城以及附近的二十五個州縣)一共有十四萬七千五百九十戶,四十萬一千三百五十人(《元史·地理志》),平均每戶人口只有2.72人,明顯不符合古代的實際情況,按照史學界目前通用的每戶平均五口計算(通常這個數字要比實際每戶人口低一些),實際人口大約七十五萬人。

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年),大都城中有十萬戶(《大元倉庫記》記載),實際人口大約五十萬人。

生活在元朝前期的詩人王惲(1227年-1304年),也在他的詩中提到,“都城十萬家”。雖然詩人的“十萬家”只是一個大約數值,比如說城中如果有十一萬戶,在詩中一樣會被稱作“十萬家”,但是結合《大元倉庫記》提到的1293年大都城中有十萬戶,綜合一下可以推斷出,在1304年之前大都城中實際人口有十萬戶,大約五十萬人是可以採信的。

元惠宗至元六年(1340年),大都城中有大約一百萬人。

這個數字出自《庚申外史》記載,1340年,右丞相益都忽、左丞相脫脫上朝時對元惠宗提到“京師人煙百萬” ,益都忽和脫脫二人作爲丞相,自然能掌握很多普通人不知道的資料,他們對於大都城中實際有多少人應該會有一個準確的判斷,這個數字是可以採信的。

大都作爲元朝首都一百多年(1267年-1368年),會有大量外來人口移居,再加上城中本身人口的增長,從1293年到1340年,大約50年的時間,大都人口從50萬增長到100萬,從實際情況而言,也是完全可能的。

現代學者周繼中的觀點

現代學者周繼中在論文《元大都人口考》中認爲,元朝中後期元大都城中的人口超過一百一十萬。

周繼中的依據如下:

一,根據《元史·地理志》和《馬可波羅行紀》,元大都包括南城(舊城)和北城(新城),兩者的城牆“僅隔一水”;

二,根據《元史》《元典章》等一系列史料記載,推斷出元朝中後期大都城中不同類型的人口數量如下:(一)工匠六萬七千六百一十五戶,按照每戶五口計算,工匠和家屬一共三十三萬八千餘人,(二)宿衛諸軍十萬餘人,(三)佛教寺院七萬餘人,基督教徒(天主教)一萬餘人,(四)樂工、回回人、鉅商、富戶及其家屬等二萬三千餘人,此外,還有“貢獻異物之外國人”四萬人,(五)吃“賑糶糧”和“紅帖糧”的下層市民二十七萬餘人,在城中活動的農業人口十四萬人,(六)城中的官員及其家屬,皇宮中的皇室成員以及宮女、太監、僕役等共計十一萬餘人。

所有人口合計超過一百一十萬人,周繼中認爲元大都的實際人口遠遠超過這個數字,因爲以下人口缺少資料無法統計:居住大都的鉅商、富戶、中產市民、累朝官吏佔有大量的奴婢、僕人;“諸王、駙馬及有分地的功臣戶”,在京的“蒙古饑民”和貧民,還有大都周圍“城市二百”,“每城皆有商人來此買賣貨物”,當時“百物輸入之衆,有如川流之不息,僅絲一項,每日入城者計有千車”,還有信奉道教的人,等等。這些人均因爲缺少具體史料記載而無法統計,未列入一百一十萬的大都城人口數內。

三,根據食鹽供應來推斷大都人口,元惠宗至元四年到至正三年(1338年-1344年),每年運至大都京廒的“官鹽二萬引”,付各局發賣的每年一萬五千引,每引四百斤,一共六百萬斤,按照每人每年食鹽六斤的標準推算,六百萬斤可供大都每年一百萬人的食用鹽。

此外,在大都管辦鹽局出售期間,允許鹽商經批准也可售鹽,此外因爲官員巡查不是很嚴,有不少鹽商在大都私自售鹽,1340年三月到1342年七月,就查獲私販鹽到大都的案例“將及百起”,再加上食鹽“在船則有侵盜滲溺之患,入局則有和雜灰土之奸”,可見大都“民食之鹽”可供一百萬人,是沒有問題的。

另外,宮廷、內府必用的常白鹽,由河間鹽運司專門生產,每年運至大都的“常白鹽爲一千五百引”,摺合六十萬斤,可供宮廷內府十萬人食鹽。

以上民食之鹽供一百萬人,宮廷內府常白鹽供十萬人,共供大都一百一十萬人食鹽,這個和根據一系列史料推斷的大都人口完全相符。

現代學者韓光輝的觀點

現代學者韓光輝在他的著作《北京歷史人口地理》中,對元朝不同時期的元大都人口進行了推斷。

韓光輝認爲,元朝時期的人口劃分包括以下四類:州縣賦役戶口、軍戰戶口、匠役戶口、僧道人口等。《元史·地理志》記載的1270年戶口數只是當時社會總戶口的一部分,即州縣賦役戶口。

韓光輝認爲,元大都從1272年起,包括南城(金中都舊城)和北城(元大都新城),兩者的城牆“僅隔一水”。

韓光輝根據如下的史料:蘇天爵《元文類》卷41《弓手》,《元史·地理志》,《元史·本紀》,《元史·兵志》,《永樂大典》等資料的分析,史料中記載,元大都城中設有一定數量的弓手,每一名弓手負責維護一百戶居民的治安,元大都每設一名弓手的百戶居民包括了軍戶、站戶、匠戶在內的各類人戶。

韓光輝認爲,根據不同時期元大都城中弓手的數量,元大都在不同時間段的人口戶數隨之可以推斷出來,計算大都城的實際人口按照目前史學界平均每戶人口5人的標準進行計算,而且通常這個數字要比實際每戶人口低一些 。

以下是根據史料推斷出的元大都在不同時期的戶數和實際人口數:

中統五年(1264年),中都城弓手400名,城中有居民4萬戶,按平均每戶5口人計算,共有20萬人。

至元八年(1271年),大都城弓手1195名,城中有11.95萬戶,按平均每戶5口人計算,共有59.75萬人。

至元十八年(1281年),大都城弓手2195名,其中南城1400名,北城795名,城中有21.95萬戶,其中南城14萬戶,北城7.95萬戶,按平均每戶5口人計算,南城和北城共有109.75萬人,其中南城70萬人,北城39.75萬人。

至正九年(1349年),大都城弓手2085名,南城和北城均1000名,關廂85名,城中有20.85萬戶,其中南城10萬戶,北城10萬戶,關廂8500戶,按平均每戶5口人計算,南城和北城共有104.25萬人,其中南城和北城均爲50萬人,關廂4.25萬人。

城市佈局

元大都平面呈東西短、南北長的矩形,城牆全長60裏又240步,闢十一門,南、東、西三面各三門,北面二門,被附會爲哪吒“三頭六臂兩足”。

營建大都時,先在全城的幾何中心位置建“中心之閣”,然後以此爲基準向四面拓勘城址。

中心之閣以南爲皇城。皇城四周建紅牆,又稱“蕭牆”,其正門稱櫺星門,左右有千步廊。蕭牆的東牆外爲漕運河道。皇城並非以大內宮城軸線爲基準、東西對稱,而是以太液池爲中心,四周佈置三座宮殿——大內、隆福宮和興聖宮,這種佈局反映了蒙古人“逐水而居”的特點。大內共計六門,南垣正中爲正門崇天門,是左右駢立三出闕的五鳳樓闕門,崇天門左右又有云從、星拱二門;大內北垣有厚載門,東垣有東華門,西垣有西華門。

崇天門前有金水河,河上有周橋(相傳今北京故宮內之斷虹橋)。大內正殿爲大明殿,是元帝理政和居住的場所,面闊十一間,後有廊廡連接後殿。大明殿之後爲延春閣,爲皇后居所。此外還有玉德殿、內藏庫、鷹房、羊圈等建築。

皇城外,南面和東南爲官署區,北面積水潭一帶爲鬧市,東面爲太廟,西面爲太社稷,加之城垣每面各開三門(北垣例外),城中更有縱橫各九條幹道,均符合《周禮·考工記》中“九經九軌”、“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相關記載,是中國京城中最接近《考工記》營國制度的。

在中心之閣西面,爲鼓樓、鐘樓,是全城的報時機構。鐘鼓樓之西爲積水潭,是元代漕運終點,也是全城最繁華的商業區,有米市、面市、緞子市、皮帽市、金銀珠寶市、鐵器市、鵝鴨市等市廛,還有望湖亭、萬春園等園亭。

在元大都中,設有專爲宮廷供水的河道——金水河,該河從玉泉山引流,與其他河道交會之處都架渠跨越,金水河內禁止百姓洗濯、飲馬,以保證宮廷用水的潔淨。

元大都的道路爲土路,在建城時在城市主幹道兩側設置了排水明溝,用條石砌築。明朝之後,許多明溝被加蓋覆蓋,變爲暗溝。

設計特點

50坊

元大都因系擇址新建,城市規劃不受舊格局約束,所以其居民區與金中都新舊坊制混合形式不同,全部爲開放形式的街巷。按照方位,元廷將大都街道分爲50坊:

福田坊,在西白塔寺,即今北京白塔寺一帶。

阜財坊,在順承門內金玉局巷口,即今北京民族文化宮以北。

金城坊,在平則門內,即今北京阜成門內大街以南之大水車衚衕一帶。

玉鉉坊,在中書省前相近,即今北京故宮午門以東。

保大坊,在樞密院北,即今北京王府井大街一帶。

靈椿坊,在大都路總管府北,即今北京安定門內大街之西靈光衚衕一帶。

丹桂坊,在靈椿坊北。

明時坊,在太史院東,即今北京建國門內觀象臺一帶。

鳳池坊,在斜街北,地近海子,即今北京鼓樓西大街以北。

安富坊,在順承門羊角市,即今西皇城根南街以西、甘石橋東北。

懷遠坊,在大都城西北隅。

太平坊,有大承華普慶寺,在今北京西直門內寶產衚衕一帶。

大同坊、文德坊,以其取義,或在元大都國子學和宣聖廟,即今北京國子監一帶。

金臺坊,有齊政樓,即今北京舊鼓樓大街一帶。

穆清坊,地近太廟,在今北京朝陽門內以北。

五福坊,坊在中地,或在中心閣附近,即今北京鼓樓一帶。

泰亨坊,地在大都城東北。

八政坊,地近萬斯倉、八作司。

時雍坊,有慶壽寺,即今北京電報大樓西側一帶。

乾寧坊,在大都城西北。

咸寧坊、同樂坊、壽域坊、宜民坊、析津坊、地近海子,即今北京積水潭東北、鼓樓西大街一帶。

康衢坊、進賢坊、嘉會坊,在大都城南部。

平在坊,在大都城北部。

和寧坊、智樂坊、鄰德坊、有慶坊、清遠坊,在大都城西北隅。

日中坊,在今地安門西北。

寅賓坊,在大都城東部。

西城坊,在大都城西部。

由義坊,在今北京阜成門內北三裏。

居仁坊,在大都城東市。睦親坊,地近諸王府。仁壽坊,地近御藥院,在今北京隆福寺一帶。

萬寶坊,大內前右千步廊之西,在今北京故宮午門以西。

豫順坊,有福壽興元觀,即今北京西直門內樺皮廠衚衕一帶。

五雲坊,大內前左千步廊之東,即今北京故宮午門以東。

湛露坊,近官酒庫,在大都城東部。

樂善坊,地近諸王府,與睦親坊相近。

澄清坊,地近御史臺,在今北京米市大街甘雨衚衕一帶。

元大都的坊皆以街道爲界線,雖有坊門,但無坊牆,坊門只不過是標誌而已。《析津志》稱元大都有50坊,但《日下舊聞考》引《元一統志》只列49坊,或有遺漏。《析津志》又載有里仁坊、發祥坊、善利坊、樂道坊、好德坊、招賢坊、善俗坊、昭回坊、居賢坊、鳴玉坊、展親坊、惠文坊、請茶坊、訓禮坊、咸宜坊、思誠坊、東皇華坊、明照坊、蓬萊坊、南薰坊、遷善坊、可封坊、豐儲坊等坊名,均爲《元一統志》所不載。《析津志》著於元末,其所記坊名當即舊坊所改,或元末所增設。

 中心臺

元大都城有中心臺,是城市東西南北的中心,這在中國城市建築史上尚屬首創。實際情況是,中心臺距元大都南北城垣相等,但距城東垣比西垣略近些。中心臺佔地一畝,其旁有中心閣。《析津志》載:“中心臺在中心閣西十五步。”

在中心臺正南有石碑,刻“中心之臺”四字。中心閣在中心臺之東,正位於大都城的中軸線上。《析津志》又載“齊政樓,都城之麗譙也。東中心閣。”齊政樓即元大都城的鼓樓,其在中心閣西,亦即大都中軸線西,位於今北京舊鼓樓大街。

明代,始將鼓樓和其北的鐘樓向東移至今北京鼓樓、鐘樓位置,亦即城市中軸線上。元大都鼓樓上置有壺漏、鼓角等計時、報時工具;鐘樓上有閣樓,飛檐三重,內置大鐘,聲響洪亮,全城遍聞。鍾、鼓樓是元朝統治者控制大都的工具之一。《馬可·波羅遊記》述雲:“新都的中央,聳立着一座高樓,上面懸着一口大鐘,每夜鳴鐘報時。

第三次鐘響後,任何人都不得在街上行走。除非遇有緊急事務,如孕婦分娩或有人生病,非出外請醫生不可者可以例外。但是,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外出的人必須提燈。”“夜間,有三四十人一隊的巡邏兵,在街頭不斷巡邏,隨時查看有沒有人在宵禁時間——即第三次鐘響後——離家外出。被查獲者立即逮捕監禁。”

 商業分區

元朝統治疆域十分廣闊,作爲京師的元大都城,因是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所以人煙茂盛,商業經濟十分繁榮。僅《析津志》所載,元大都城內外的商業行市即達30餘種。其中,米市、面市、緞子市、皮帽市、帽子市、窮漢市、鵝鴨市、珠子市、沙剌市(即珍寶市)、柴炭市、鐵器市,皆在今北京積水潭北的鐘、鼓樓一帶,這是因爲南方來的漕運船隻皆停泊在積水潭上的緣故。

《析津志》描述其地盛況雲:“鐘樓之東南轉角街市俱是針鋪。西斜街(今北京積水潭東北)臨海子,率多歌臺酒館,有望湖亭,昔日皆貴官遊賞之地。樓之左右俱有果木餅面柴炭器用之屬。”又云:“鐘樓……本朝富庶殷實莫盛於此。”大都鍾、鼓樓一帶是元大都最繁華的商業區,因這裏沿積水潭北岸是一條斜街(今北京鼓樓西大街),所以又稱斜街市。

順承門內羊角市也是大都城內繁華之地,有羊市、馬市、牛市、駱駝市、驢騾市、窮漢市,買賣奴隸的人市也在此處,其址大約在今北京西城區甘石橋至西四一帶。此外,和義門、順承門、安貞門外各有果市,中書省前(今北京南河沿大街以東)有文籍市、紙札市,翰林院東(今北京舊鼓樓大街東北)有靴市,麗正門外三橋、文明門丁字街、和義門外各有菜市,等等。

市場上出售的商品,除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爲當地產品外,很多商品來自全國各地。當時,海運大開,河運通暢,“川陝豪商,吳楚大賈,飛帆一葦,徑抵輦下”,爲大都城提供了豐富商品。

當然,這些商品中,更多的是供達官顯貴享用的氀毷貂豽等珍貴皮毛,珠瑁香犀等奇珍異寶,錦紈羅氎等高貴紡織品。據《馬可·波羅遊記》記述:在大都市場上做生意的不但有中國境內南北的豪商巨賈,而且還有遠自中亞、南亞的商人,“凡世界上最爲稀奇珍貴的東西,都能在這座城市找到,特別是印度的商品,如寶石、珍珠、藥材和香料”。“根據登記表明,用馬車和馱馬載運生絲到京城的,每日不下一千輛次。”元大都城和境內外其他地區的這種經濟關係,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其作爲封建社會都城的經濟特點。

城市用水

水資源短缺一直是北京地區,特別是城市生活面臨的一個難題,金中都時期如此,元大都時期也是如此。大都城市用水有四種:一是居民飲用水,主要依靠井水;二是宮苑用水,由西郊引山泉經水渠導入太液池,因水從西方來,故稱金水;三是城濠用水,也由西郊引泉水供給;四是漕渠用水,此渠即大都至通州的運糧河通惠河。由於地形落差較大,沿河設閘通船,所需水量很大。

四者之中以漕渠用水最難解決,金朝曾引京西的盧溝水(即今永定河)入注漕渠未成,元朝水利專家郭守敬(1230~1310年)改用京北和京西衆多泉水彙集於高梁河,再經海子而注入漕渠,曾一度使江南的糧食與物資直達大都城中,因而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嘉獎。但由於上游各支流被權勢和寺觀私決堤堰澆灌水田、園圃,使水源日見減少,漕運不暢,朝廷雖然嚴申禁令,也未見效。縱觀金元兩朝百餘年的治漕史實,從京城至通州的漕渠用水始終沒有找到滿意的解決辦法。

 城防體系

元大都城防體系包括城牆、城門、護城河。城牆是夯土築成,周長60裏240步(28.6公里),高約10至12米,基寬20至24米,頂寬10至15米。築城時採用宋代舊法,即在牆內先設永定木,然後再加橫向的紝木,然後加土夯築。

由於大都夏季多雨,土城牆容易被雨水沖刷浸泡、導致倒塌,因此在建城之初曾議以磚石包覆,但因財力不足而作罷。後元廷專門抽調軍隊,負責收割蘆葦、編織葦蓆,每年入夏以葦蓆覆蓋城牆牆體,稱爲“葦城”,民間俗稱“蓑衣披城”。但是元文宗時天下動亂,懼怕起義百姓放火焚燒葦蓆,因此終止“葦城”之舉,改爲每有牆體鬆垮塌方時臨時徵調民夫修補。

元大都城城牆走向取直線,東西向城牆7400米,南北城牆長6650米。南城牆西段順承門與麗正門之間有一處城牆呈向外凸出的弧形。據《析津志》記載,修築南城牆時,該段城牆走向正值慶壽寺西的海雲、可庵二大師塔,“時相奏,世祖(忽必烈)有旨,命圈裹入城內”。

元大都共有十一門。各城門的命名都與《周易》卦象相關,詳解如下:

南垣正中爲麗正門,正南爲離位,故取《彖·離》“日月麗乎天,重明以麗乎正”之意;

南垣東爲文明門,南屬火象,先天八卦中又爲乾位,故取天火同人卦、火天大有卦之象,合《彖·同人》“文明以健”、《彖·大有》“其德剛健而文明”之意;

南垣西爲順承門,西南爲坤位,故取《彖·坤》“至哉坤元,萬物滋生,乃順承天”之意。

東垣正中爲崇仁門,取東方屬春、屬仁之義;

東垣南爲齊化門,東南爲巽位,合《說卦傳》“齊乎巽,巽東南也”之義;

東垣北爲光熙門,東北爲艮位,取《彖·艮》“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之意。

西垣正中爲和義門,取西方屬秋、屬義之理;

西垣南爲平則門,西南位坤位,坤爲土象,取土象復卦謙卦,合《象·謙》“稱物平施”“不違則也”之義;

西垣北爲肅清門,西偏北爲乾戌之位,對應晚秋,晚秋之氣清而肅,故名。

北垣東爲安貞門,北爲先天坤位,此處又爲東北方,故取《彖·坤》“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無疆”之意;北亦爲水象,故亦合水象訟卦“覆命喻,安貞吉”之意。

北垣西爲健德門,西北爲乾位,取《說卦》“乾者,健也”、《彖·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之意。

元大都城門門道沿用宋金時代的舊作法,爲大木過樑式方門。由於元初以武力平定天下,無外來威脅,因此未構築甕城(當時南宋許多城市已經在城門處設有甕城、並用磚包砌城臺,例如靖江城)。元中後期,農民起義蜂起,方於不宜施工的至正十九年冬季草草修築十一門甕城。城門外設木製吊橋,以跨越護城河。

現存遺蹟

元大都遺址 元大都平面圖 第2張

  金中都水關遺址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元大都城牆現存北段、西段北部城牆遺蹟,以及護城河(小月河)。現開闢爲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肅清門甕城牆南半部遺蹟也清晰可見。

北京古觀象臺:明朝修建於元大都城牆東南角樓舊址。

和義門:1969年拆除西直門時發現,隨後被拆毀。

元大都下水道遺存:元大都下水道的遺存,位於西四新華書店地下。

太液池:今中南海、北海。

御河:今玉河。

積水潭:今什剎海前海、後海、西海。

金水河:今趙登禹路、太平橋大街等道路地下。

浴德堂:可能是元代建築,原位於元大都皇城大內,現位於北京故宮武英殿院內西北平臺上。

斷虹橋:可能是元代大內崇天門外周橋,現位於北京故宮武英殿東。

萬寧橋:今位於地安門外大街上,橫跨玉河。

都城隍廟:位於今成方街以北。

火德真君廟:位於萬寧橋西北。

大聖壽萬安寺:今妙應寺。

大承華普慶寺:今廣善寺,1996年被毀。

北崇國寺:今護國寺。

報恩洪濟寺:今廣濟寺。

後英房元代居住遺址:位於西直門內的後英房衚衕,1965年至1972年元大都考古隊發掘。

元大都遺址 元大都平面圖 第3張

  元大都城牆遺址

交通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橫跨海淀與朝陽兩個區,分佈在西土城和北土城之間。

1、“海棠花溪”景區可在地鐵10號線北土城站下車,或是乘公交在“安貞西里”或是“安貞醫院北站”下車即可。

2、若是想徒步整個公園,可從西起點地鐵10號線“西土城”站下車向東徒步,或是從東起點10號線“芍藥居”站向西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