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元上都在哪裏 元上都遺址

元上都在哪裏 元上都遺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元上都,位置在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多倫縣西北閃電河畔。

 簡介

1256年春,忽必烈命人在桓州以東,灤水以北,興築新城,名爲開平府,作爲藩邸。

 歷史沿革

忽必烈建開平

金蓮川草原一帶水草豐美,歷史上曾是匈奴、鮮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古代遊牧民族活動的地區。12世紀,金世宗完顏雍命名此地爲“金蓮川”。金代築有景明宮,是皇帝避暑的地方。1251年蒙哥即大汗位後,忽必烈以皇弟之親,受任總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於是忽必烈把他的藩府南移至金蓮川地區。他在負責統治漢地之後﹐進一步擴大了與漢人大夫的接觸﹐受到更多的漢文化的影響。1256年春,便命僧子聰(即劉秉忠)在桓州以東,灤水(今閃電河)以北,興築新城。1259年,新城建成,城市背靠龍崗山,南鄰灤河,放眼一望是廣闊無垠的大草原,氣勢恢宏,命名爲“開平”城,作爲藩邸。當時蒙古國的都城在哈刺和林。忽必烈在選擇其藩邸地址時,考慮到“會朝展親﹐奉貢述職,道里宜均”,因而把它確定在地處蒙古草地的南緣,地勢衝要的開平﹐既便於與和林的大汗相聯繫﹐又有利於對華北漢人地區就近控制。通過金蓮川幕府的大量活動﹐忽必烈加深了對學習漢文化﹑變更蒙古舊有統治方式必要性的認識,並取得了漢人士大夫的普遍支持,爲元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礎。

 改名上都

1259年,蒙哥死。次年﹐忽必烈在開平即大汗位﹐與留守和林的幼弟阿里不哥發生了爭奪汗位的戰爭。忽必烈依靠漢地的豐厚人力物力﹐把開平作爲前沿基地﹐歷時四年﹐終於戰勝了阿里不哥。中統四年(1263)﹐升開平府爲上都﹐以取代和林。但這時忽必烈政權的統治重心已轉移到中原漢地,把都城設在山後草地已嫌偏遠﹐因此﹐在至元元年(1264)﹐又改燕京爲中都。九年﹐改中都爲大都﹐定爲都城﹐而將上都作爲避暑的夏都﹐形成兩都制的格局。每年四月,元朝皇帝便去上都避暑。八九月秋涼返回大都。皇帝在上都期間,政府諸司都分司相從,以處理重要政務。皇帝除在這裏狩獵行樂外,蒙古諸王貴族的朝會(忽裏臺)和傳統的祭祀活動都在這裏舉行。上都是一座具有漢式宮殿樓閣和草原氈帳風格的新興城市。

 廢棄

1358年農曆十二月,紅巾起義軍分道北伐﹐中路關先生﹑破頭潘部攻陷上都,焚燒宮殿,掠得玉璽、儀仗、珠寶等,七日後撤離,從此,元上都逐漸衰落。

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同年7月,元順帝從大都逃往上都。1369年8月,明朝大將常遇春、徐達率領的中路大軍攻克元上都。上都伴隨着元朝失去中原漢地政權而逐漸廢棄,蒙古民族退回草原遊牧生活,開啓了北元時代。

1396年,明朝在元上都正式設開平衛指揮使司,然後大力經營,加強屯守,並修繕城垣。明成祖以後,明朝防衛內撤,1430年,開平衛移至長城以內的獨石口,改爲隸屬萬全都指揮使司,元上都至此徹底廢棄。

16世紀初期,蒙古達延汗重新統一蒙古各部,將蒙古各部劃分爲六個萬戶,元上都地區屬於應紹卜萬戶的封地,爲“雲需府”管轄。

清初,蒙古右翼諸部的察哈爾部在這裏駐牧。

元上都在哪裏 元上都遺址

  元上都

 風格

上都是一座具有漢式宮殿樓閣和草原氈帳風格的新興城市。其景物風習,在元朝文士的吟詠中多有記敘。同時的西方人馬可·波羅、拉施都丁也有描述。上都與大都之間有四條驛道相通,往北又可以循帖裏幹驛道交通漠北。朝廷設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總管府,掌領宮闕都城,兼領城區及所屬州縣民事:皇帝返還大都後,並領上都諸倉庫之事。

元上都在哪裏 元上都遺址 第2張

  建築風格

 地位

 兩都巡幸

元上都在元代政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元朝實行兩都制度以大都(今北京)爲首都,上都爲夏都。從忽必烈時期開始,一般每年夏曆二、三月從大都出發,“北巡”上都,八、九月返回大都。元惠宗(順帝)暑期每年夏曆四月從大都出發,九月回到大都,皇帝每年在上都居留的時間近半年之久。皇帝巡幸上都時,扈從人員有後妃、太子和蒙古諸王,還有宰相大臣、百司庶府,各以其職分官扈從,只留中書平章政事、右丞(或左丞)數人居守大都。

驛道樞紐

上都是北方驛道的重要樞紐。上都至大都共有西路、驛路、輦路和東路4條路。元朝皇帝赴上都多走輦路,由西路返回大都。爲管理上都各項事務和爲元朝皇帝巡幸上都服務,上都城內建有許多公廨官署,設有龐大的封建官僚統治機構。中統四年(1264年)設立上都路總管府。至元十八年(1281年)設立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總官府。上都留守司及下屬20多個直屬機構主要負責管理宮廷事務和皇帝巡幸時的一切雜務。爲輔佐皇帝在上都議辦朝政,上都專門設有重要衙門的分支機構,如中書省上都分省、御史臺上都分臺、翰林國史院上都分院等等,這樣的分支機構共有數十個。上都官署的設置是整個元朝封建國家機器的一個縮影。

 宗教活動與文化交流中心

上都城有衆多佛寺、道觀、清真寺等宗教建築,宗教活動十分興盛。1260年,忽必烈就封八思巴爲帝師,在上都城西南建有八思巴帝師寺。道教在上都也有很大勢力,各宗派都建有道宮。上都居民中也有信仰伊斯蘭教、景教等。上都作爲元夏都,是北方宗教興盛的中心,同時也是多元文化交流的中心。上都在1358年被農民起義軍焚燬,之後又幾經戰亂,最終成爲一座廢墟。元上都從1256年初建,至1358年被焚的百年間,曾在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

重大歷史事件

元朝向全國發行紙幣

紙幣最早出現在我國唐代,當時稱“飛錢”,宋代稱“交子”,金代稱“交鈔”。1260年3月,忽必烈決定在上都向全國發行紙幣,7月,發行“中統元寶交鈔”。此後,受到元流通紙幣影響的波斯、印度、日本等國,也陸續開始發行紙幣,促進了世界貨幣的變革。

 佛道大辯論

由於忽必烈對宗教兼收幷蓄的政策,使元上都成爲當時世界的宗教中心,中國傳統信仰的佛、道、儒三教,在此交融。在上都城內,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地位是平等的。宗教建築除道觀、佛寺之外,還有回回寺、十字寺等。蒙哥汗時期,大蒙古國內佛教與道教之間的競爭,矛盾日趨激烈,蒙古王室不得不出面調停佛、道二教的爭端。1255年,在哈喇和林舉行了佛、道二教第一次辯論會,佛教佔了上風。1258年,蒙哥汗委託忽必烈在開平召集佛、道二教代表計數百人,進行第二次辯論。藏傳佛教在八思巴的激辯下,戰勝道教,忽必烈判定佛勝道敗,佛教獲得蒙古統治者的推崇。忽必烈在上都即位後,封藏傳佛教薩迦派高僧八思巴爲“大元帝師”,命他在上都建立寺院。自此,藏傳佛教在整個中國,包括漠北的哈喇和林都獲得廣泛傳播,產生了顯著影響。

南坡之變

南坡,又叫南坡店,是距離上都最近的一個驛站。元朝皇帝往返於大都和上都之間,上都留守司的官員,都要在南坡店迎送,即“南坡迎送”之禮。1323年八月初五,元英宗碩德八剌由上都返回大都時,於當日駐紮在南坡,當晚英宗遭到暗殺。這是發生在元上都地區的重大政變,史稱“南坡之變”。皇位繼承,一直是元朝中後期政治史上十分突出和難以解決的問題。從1307年元成宗去世,到1333年元惠宗妥歡帖睦爾即位,短短二十四年間,九位皇帝的即位幾乎都充滿了慘烈的爭鬥。

 現狀

上都城遺址迄今仍存,在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政府所在地——敦達浩特東北約20公里的閃電河北岸。城牆基本完好,城內外建築遺蹟和街道佈局尚依稀可見。遺址北部有連綿起伏的山崗,南邊有灤河流過,東西兩邊及灤河之南是廣闊的草原。每逢夏季,草原上盛開美麗的金蓮花,遠遠看去,猶如金色海洋。從現存遺址結合文獻記載看,上都皇城在全城的東南,城牆夯土外砌磚石,東西各兩門﹐南北各一門,每面牆長1400米。皇城正中偏北是宮城,東北角是華嚴寺﹐西北角是乾元寺,東南和西南兩角亦各有一座廟宇。宮城城牆夯土外包以青磚﹐東西寬570米﹐南北長620米﹐東﹑西﹑南三面有門。城內宮殿建築各自成羣,互不對稱,有泉池穿涌其間﹐園林特色十分明顯。皇城﹑宮城四角均設角樓。外城全系黃色夯土﹐東牆和南牆都由皇城的東牆﹑南牆接出。外城西北兩面各長2200米﹐東南兩面至皇城東北﹑西南兩角各長800米。外城北開兩門﹐南開一門。西面原有兩門,元代後期毀一存一。外城南部爲一般建築區。北部地勢較高,自成一區,是當時養花木禽獸供統治者玩賞的御園。東﹑西﹑南三郊各有長600到1000米的街道﹐與城門相連,組成了很大的關廂區。北郊則有很多寺廟﹑宮觀等建築。

全城概貌

全城由宮城、皇城和外城三重城組成。周長約9公里,東西2050米,南北2115米,宮城牆用磚包砌,四角有樓,內有水晶殿、鴻禧殿、穆清閣、大安閣等殿閣亭榭,將河水引入城內建有池沼。皇城環衛宮城四周,城牆用石塊包鑲,道路整齊,井然有序,南半部爲官署,府邸所在區域,東北和西北隅建有乾元寺和龍光華嚴寺。外城全用土築,在皇城西北面,北部爲皇帝觀賞的御苑,南部爲官署、寺觀和作坊所在地區。城外東、南、西三處關廂地帶,爲市肆、民居、倉廩所在。明永樂初年荒廢,城垣及建築臺基依然殘留地表,蒙古語稱此城爲“兆奈曼蘇默”,爲108座廟的意思,就是依據城址中建築衆多而訛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