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乾隆八年曾經出現過熱災,當時清政府是如何處理的?

乾隆八年曾經出現過熱災,當時清政府是如何處理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乾隆八年曾經出現過熱災,這是中國歷史最熱的夏天,當時的高溫至今都沒打破。那麼當時清政府是如何處理的?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乾隆八年夏天到底有多熱

當時法國傳教士宋君榮在北京用“拉姆溫度表”對當時北京的氣溫進行測量記錄,在宋君榮給朋友的信中說道“在北京生活的老人都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高溫”。

經過中國國家氣象局古代氣候研究室對宋君榮的測量數據進行換算,得出結果:乾隆八年七月,北京城的平均氣溫達到40度,單日氣溫峯值出現在7月25日,最高氣溫達到44.4度。

爲了有直觀的感受,對比當前的高溫規定,目前我國規定“溫度超過40度不能從事露天作業”,當溫度超過40度後,每升高1度,對人造成的負擔都是巨大的。

乾隆八年“熱災”造成什麼樣的災難

據統計,關於乾隆八年極端高溫現象的記載有超過五十處,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其中包括北京、天津、山東、湖北、河南等多個地方。

在《高邑縣誌》中記載“日中鉛錫銷化,人多渴死”,也就是說,在中午的時候,由於高溫,鉛錫都已經失去原有的硬度,出現軟化現象,因缺水而渴死的人非常多。

在《浮山縣誌》中記載“浮人在中貿易者,亦有熱斃者”,也就是說,當時浮山縣人當日中午還在做貿易,有人因爲氣溫太高而熱死的。

除了以上兩地縣誌之外,還有多處縣誌都有極端高溫情況的記載。在宋君榮的信中看到觸目驚心的數字,從7月14日到25日的十餘天時間裏,北京城中就熱死了1.1萬人。

歷史上的熱災

按照各類災害出現的次數來計算,熱災發生的概率並不高,與“霜災”概率基本持平,均保持在百分之一左右。

在史料中有記載的極端高溫天氣也有不少,比如公元798年,唐朝貞元十四年,《舊唐書》記載“夏,熱甚”,這年熱災也導致出現旱災,粟麥乾枯沒有收成。

再比如公元996年,史書記載“六月,大熱,民有渴死者”;公元1004年,四月的氣溫已經像是進入“隆暑”,六月時已經出現渴死人的現象。

在公元1214年,南宋寧宗時期,發生前所未有的高溫天氣,《宋史》記載,當時草木乾枯,井泉都乾涸無水。當時遭遇熱災的範圍也很大,涉及到河南、安徽、江蘇和湖南等地方。

乾隆皇帝應對“熱災”的措施

古代如果民間出現災難,百姓經常會歸咎於上天降下的示警信息,因此在大災大難面前,皇帝歷來都會發布“罪己詔”,這次的熱災也不例外,乾隆皇帝向大清臣民頒發“罪己詔”。

這份詔書被詳細記載在《清高宗實錄》中,大意是乾隆皇帝向上天檢討自己的施政過失,同時請求上天和大清百姓的理解原諒。罪己詔的最大作用是撫慰民心,因爲天災很容易導致民間暴動慌亂。

乾隆八年曾經出現過熱災,當時清政府是如何處理的?

乾隆皇帝也不能只在口頭上認錯,在實際行動上也積極幫助百姓應對熱災。在連續的高溫天氣之後,受熱災地區很快就出現旱災,導致百姓顆粒無收。

根據《清史稿》記載“撥通倉米四十萬石賑直隸旱災”,也就是說乾隆皇帝調撥糧食分發到災民手中進行賑災,雖然乾隆皇帝的愛民之心很濃,但賑災糧經過層層剋扣,到百姓手中的實際上已經很少了。

百姓除了要忍受天災之外,還要忍受人禍,因爲有很多的不法商人藉機囤積飲水,高價售出。其實這樣的商人、這樣的做法在歷史上早已出現。

乾隆八年曾經出現過熱災,當時清政府是如何處理的? 第2張

在之前的旱災中,有這樣的記載“行都斛水百錢,江淮杯水數十錢”,因爲乾旱導致對百姓水的需求非常大,商人藉機蓄水漲價,導致百姓連水都喝不起,最後“渴死者其衆”。

其中也有商業專門囤積糧食,趁機大賺一筆,幸虧乾隆皇帝有意控制糧食價格,在此次熱災中糧食的價格倒是基本保持在合理範圍內。

乾隆皇帝如何消暑

在暑熱難耐的日子裏,乾隆皇帝提筆寫詩一首,詩名爲《熱》,內容是“冰盤與雪簟,瀲灩翻寒光。輾轉苦煩熱,心在黔黎旁。”

在詩中乾隆皇帝表達了自己憂民愛民的好皇帝形象,雖然自己身處在有冰盤的涼爽環境中,但是心中憂慮百姓仍在熱災中煎熬。

乾隆八年曾經出現過熱災,當時清政府是如何處理的? 第3張

乾隆皇帝作爲大清權力最高的統治者,享受的待遇自然也是最好的,面對酷熱的天氣,乾隆皇帝不會受熱,因爲他可以享受避暑降溫神器--冰箱。

冰箱在明清時期已經成爲皇室宗族、王公大臣以及富商大賈家中的必備物品,在炎熱的夏季能夠給尊貴的主人帶來些許涼爽。

古代的冰箱當然不同於今日,古代冰箱主要是用冰塊來作爲降溫原料,因此製造存儲冰塊的技術就成爲關鍵。

乾隆八年曾經出現過熱災,當時清政府是如何處理的? 第4張

關於儲存冰塊的技術可以一直追溯到周朝時期,《周禮》中記載周王室已經專門設置一個叫“冰政”的機構,它的主要任務就是保證夏天有冰塊可以使用。當時的冰塊全部都是在冬天自然採集,然後存儲起來的。

在明清時期,古人已經開始利用低溫製造冰塊,儲存的冰塊也往往具有規則的形狀。這些冰塊一般都存儲在地下,也就有了冰窖的說法。

在清朝的皇家,一般都是用上好的木材製成箱子形狀,箱子內部裝上冰塊,通過融化冰塊來降低室內溫度,旁邊有侍女不停地輕輕扇風。同時還可以在冰塊旁邊放上水果,在不少的宮廷劇中都有這樣的場景。

乾隆八年曾經出現過熱災,當時清政府是如何處理的? 第5張

不管是遇到什麼樣的天災,百姓永遠是最受苦的羣體,皇帝以及富貴人家都有自己的方式來緩解災難,只有老百姓死路一條。興,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