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項羽爲何敗給劉邦?他沒能正確認識劉項關係

項羽爲何敗給劉邦?他沒能正確認識劉項關係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項羽是秦朝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西楚霸王,他在楚漢之爭中敗給劉邦,後在烏江自刎。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劉項關係,是秦末諸侯間最重要的雙邊關係。

如何看待並處理劉項關係,不僅關係劉項兩方的未來,也關係其他諸侯的未來。對於劉項關係,項羽由經歷了長時間的迷茫後,將其由最初的合作定位爲最後的對抗,而劉邦自始至終都持比較開放的態度。

鴻門宴前後,項羽一直都很迷茫,而一場短短的鴻門宴,則將其迷茫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

會稽起兵、定陶之敗、安陽兵變、鉅鹿之戰、鴻門宴會、三齊一統、彭城之戰、鴻溝議和、垓下之戰連綴起來,串出了項羽跌宕起伏的事業線,也是項羽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節點。

項羽初起時,年僅二十四歲,追隨將他養育成人的叔父項梁,在項梁的庇佑下,項羽的才能得以充分發揮,還在成長的過程中被項梁配備了一個好搭檔:劉邦。

項羽爲何敗給劉邦?他沒能正確認識劉項關係

沛縣舉事之後,劉邦一直順風順水,地盤逐漸擴大,其出生地豐邑被劉邦按大本營打造,並留悍將雍齒守城,而劉邦則親自率兵外出作戰,擴大地盤。

令劉邦萬萬沒想到的是,魏國的一紙書信,便策反了雍齒。雍齒爲魏王咎據守豐邑,劉邦雖擅長兵法,但因兵力不夠,攻不下自己精心打造的大本營。遭此挫折,劉邦生病了,這也是劉邦舉事後唯一一次因挫折而病倒。

病癒,劉邦向項梁借兵,雍齒沒有後援,自知不是劉邦的敵手,提前逃了,劉邦拿回豐邑,與項梁合兵一處,成爲項梁的左膀右臂。

在范增的提議下,項梁、劉邦、陳嬰、英布等人一起擁立故楚懷王之孫熊心爲懷王,項梁自號武信君,獨攬楚國軍權,英布、蒲將軍、呂臣等人留在項梁身邊,項羽和劉邦則被派去開闢第二戰場。

項梁擊敗秦將章邯,項羽、劉邦一路攻城略地。楚國的反秦形勢一片大好,項梁也因此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

常言道,驕兵必敗。宋義看出項梁的自滿,善意提醒項梁,項梁不聽,宋義不想跟項梁一起死,便討了個出使齊國的差事,溜了。很快,駐軍定陶的項梁被章邯反擊,大敗,項梁也戰死定陶。

定陶之敗,使楚國的政治格局發生巨大變動,項羽的人生也因此改變。

第二戰場的項羽和劉邦聽聞項梁已死,大恐,一致決定,暫且退兵,劉邦將自己的人馬退守到碭郡,項羽將自己的人馬退守到彭城西。

這時候的劉邦,已經充分認識到,楚國將發生大變故,將軍隊駐紮在碭郡,就是駐紮在自己的勢力範圍,觀望形勢,如果楚國新話事人重視他,他就聽命,如果新話事人不重視他,他就自立。

而這時候的項羽,還是個愣小子,並未清醒地意識到,楚國將變天,他再也不是那個特受重視的先鋒了。

楚懷王見項梁軍破,恐,徙盱臺,都彭成,並呂臣、項羽軍自將之。以沛公爲碭郡長,封爲武安侯,將碭郡兵。封項羽爲長安侯,號爲魯公。呂臣爲司徒,其父呂青爲令尹。——《史記·高祖本紀

懷王熊心突然來到彭城,奪去了項羽和呂臣的軍隊,封項羽爲武安侯,賜號魯公,任命呂臣爲司徒,呂臣的父親呂青爲令尹,任命劉邦爲碭郡長並封劉邦爲武安侯。

楚的政治格局,與周是不同的,楚的令尹相當於周的相,司徒則是主管勞役、兵役的官員,呂臣雖然失去了軍隊,但他和他的父親卻得到了非常高官,而項羽失去軍隊後只得到一個空頭侯爵,本與項羽地位相似的劉邦,不但沒失去軍隊,也同樣像項羽一樣被封了侯,還名正言順地控制了自己的勢力範圍。

可以說,楚國的這次變天,最大的獲利者是懷王和呂氏父子,呂臣拱手讓出軍隊進入楚國核心決策層,懷王由傀儡君王變成手握軍隊的實權君王,而受到最大損害的,則是項羽。

項羽不甘心,欲與劉邦一同西進。

當是時,秦兵強,常乘勝逐北,諸將莫利先入關。獨項羽怨秦破項梁軍,奮,願與沛公西入關。——《史記·高祖本紀》

但被懷王的老臣們否定,老臣們認爲,項羽爲人僄悍猾賊,不是西進的最佳人選,而劉邦是寬大長者,可委以重任。

實際上,懷王和懷王老臣們之所以做出這樣安排,根本就是一箭雙鵰。

如果讓項羽和劉邦西進,至少要歸還項羽部分軍隊,到那時,項羽與劉邦合兵一處,是否會再聽懷王號令?

而在項梁戰死定陶之後,劉邦陳兵於碭郡,分明就是待價而沽,也不是可以信賴的臣子,封其爲武安侯並承認其對碭郡的佔有,不過是在安撫劉邦。

派劉邦獨自西進,一是調虎離山從而將劉邦的碭郡真正納入懷王的勢力範圍,二是用秦兵來消滅不聽話的劉邦。

這一計,既是對付項羽的,也是對付劉邦的。

天不絕劉邦,也不絕項羽。

劉邦在西進的途中,先後收攬酈食其、酈商等奇人異士,並和彭越等諸侯並肩作戰,進一步壯大了實力。

項羽被任命爲次將,隨卿子冠軍宋義北上救趙,至安陽鎮,項羽陰殺宋義,隨後自立爲假上將軍,還報懷王,懷王見項羽已掌握楚軍主力,只好像安撫劉邦那樣安撫項羽,將項羽的“假”字去掉,任命項羽爲上將軍。

安陽鎮的兵變,使項羽由人生低谷爬了出來。而後便是驚歎世人的鉅鹿之戰,在鉅鹿戰場上,項羽創造性地搞出了破釜沉舟,以賭徒的心態完成了對秦將王離、涉間、蘇角的絕殺,一戰封神,由楚國上將軍搖身一變,成了諸侯上將軍,各路駐紮在鉅鹿城外的諸侯,紛紛追隨項羽,任項羽驅策。

其後,項羽又用陳餘計,逼降了章邯,整頓軍務,計劃與秦軍最後一戰。

萬沒想到,在項羽整頓軍務的時候,劉邦以難以想象的速度,挺近武關,逼降了秦王子嬰,秦之社稷,事實上亡於劉邦。

項羽率諸侯聯軍到達函谷關外時,方纔知曉,關中已易主兩個月,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了。

項羽的滿腔抱負化爲怒火,命令英布攻破函谷關,隨後駐紮於鴻門。

項羽爲何敗給劉邦?他沒能正確認識劉項關係 第2張

一道密語傳入項羽的耳朵,“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爲相,珍寶盡有之。”

關中乃膏腴之地,大家聯手破秦,你劉邦想獨佔?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項羽下令,“旦日饗士卒,爲擊破沛公軍!”

見項羽計劃第二天一早攻打劉邦,曾提議擁立懷王的范增站了出來,在項羽面前給劉邦上了一通眼藥,“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爲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按范增的說辭,劉邦不僅僅要獨佔關中,還要以關中爲基地,東爭天下,望氣結果顯示,劉邦身上有天子氣,如不趁劉邦羽翼未豐一舉擊潰劉邦,後果不堪設想。

但項羽的堂叔父項伯持不同意見。

項伯認爲,如果不是劉邦率先攻破關中,項羽不可能如此輕而易舉地進入關中,項羽已是諸侯上將軍,應善待劉邦,厚賞劉邦,以安定諸侯心。

項羽認同了項伯的觀點。

可以說,這時候的項羽,對於劉項關係的定位,已經迷茫了。他曾與劉邦並肩作戰,曾一道被楚懷王打壓,今後到底是敵是友,項羽也整不明白。

第二天,劉邦親自來到鴻門,向項羽“請罪”和稱臣,項羽感覺很受用,便留劉邦把酒言歡,席間,范增屢次示意項羽酒席上做掉劉邦,項羽都默然不應。范增一計不成再生一計,攛掇項家人項莊跑出來舞劍,項伯不願好端端的劉項關係生變,制止了項莊。對於項莊的舞劍和後來的樊噲闖帳,項羽都沒有任何明確迴應,這也突出了項羽對劉項關係的迷茫,但總體上,因爲昔日並肩作戰和“約爲兄弟”的情分在,項羽還是傾向於把劉邦看成友軍的。

項羽在鴻門宴上的迷茫,一直持續到彭城之戰。

戲下分封之後,諸侯各就國,項羽也回到自己的封國彭城。可項羽還沒在彭城把屁股坐熱的時候,變故已生。

東邊是齊地的實際掌權者田榮不滿項羽的分封,私自處理了項羽分封的三個齊王,統一了三齊,北邊是陳餘不滿項羽的分封,向田榮借兵後趕走了項羽分封的常山王並迎故趙王歇爲趙王,趙王歇感激陳餘,立陳餘爲代王,最北邊是韓廣不滿項羽對燕國的肢解,拒絕承認項羽分封的燕王、拒絕到遼東做遼東王,跟項羽分封的燕王藏荼火併,最後輸給藏荼,被藏荼統一了燕和遼東,最西邊則是被項羽分封的漢王劉邦,對沒拿到關中之地不滿,擊敗了項羽分封的三個秦王,將關中握在手中。

作爲宰割天下的西楚霸王,項羽必須做出抉擇,除最北邊的藏荼外,田榮、陳餘、劉邦這三個主觀上破壞項羽分封秩序的,項羽必須選擇至少一個來收拾。

收拾誰呢,項羽拿不定主意。

田榮是自始至終都不曾臣服於項羽的諸侯,陳餘是曾爲項羽獻計逼降章邯的諸侯,劉邦是曾跟項羽並肩作戰過的諸侯。

正在項羽舉棋不定的時候,被項羽殺掉的韓王成的司徒張良送來一封信和一堆證據,張良在信中說,懷王曾有約定,先入關中者爲王,劉邦先入關中卻不得關中,因而還定三秦,劉邦只想拿到本應屬劉邦的土地,不會再貪圖其他諸侯的土地。張良送來的證據顯示,田榮、陳餘、彭越已然勾結在一起,組成反項聯盟。

這封信和這堆證據,使項羽下定決心,先收拾田榮,暫派兵阻擋劉邦東進。

結果,張良根本就是在騙項羽,劉邦拿下關中後,又繼續東略地,殷王、河南5王、韓王鄭昌都成了劉邦的手下敗將,魏王豹也主動歸順劉邦,劉邦又得陳平,用陳平計,劫掠五諸侯兵, 奇襲彭城。

劉邦到達彭城後,一頓爲非作歹,霸佔了項羽的妻妾,侵吞了項羽的珍寶,還在項羽的霸王宮內大吃二喝。與此同時,項羽已擊殺田榮,把齊國打得滿地找牙了,項羽決定回師彭城。

當項羽率軍出現在彭城,劉邦這邊是兵敗如山倒,劉邦則趁着一場天降起風倉皇逃竄,逃回了滎陽城。

至此,項羽終於告別迷茫,將劉項的關係定位爲敵我矛盾,與劉邦開展了長達三年半的對峙。

而劉邦那邊,卻始終對劉項關係持開放態度,在落於下風後,劉邦還是願意跟項羽和談的,在發現項羽捆綁了他的父母妻兒後,劉邦也願意跟項羽和談,而項羽也打不動了,打算用和平換時間,回江東休養生息,於是有了著名的鴻溝議和。

鴻溝議和的和約上墨跡未乾,劉邦就擅自發兵,追擊已然東歸的項羽,追至垓下,項羽反擊,劉邦表現出不敵,將項羽的楚軍拖在垓下,發詔給彭越、韓信等諸侯,命諸侯會師垓下,共擊項羽。

被拖在垓下的項羽,認定劉邦不可信,尋找機會,打算複製鉅鹿之戰和彭城之戰的成功,卻進入劉邦爲他佈下的包圍圈,插翅難逃,最終在四面楚歌聲中匆忙逃竄,至烏江岸邊,不肯過江東,自刎身亡。

項羽的失敗,某種程度上來講,就是對劉項關係認識不夠深刻造成的。

鴻門宴前後,項羽對劉項關係的認識處於很迷茫階段,范增主張殺劉邦,他卻認爲劉邦可能是友軍,反駁主張厚待劉邦,他卻認爲劉邦可能是禍患,於是他在戲下分封中對劉邦是又給又防,將巴蜀給劉邦後又把漢中也一併給了劉邦,但在給巴蜀的同時又放章邯、董翳、司馬欣三人在關中防着劉邦。

項羽爲何敗給劉邦?他沒能正確認識劉項關係 第3張

古人講,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如果懷疑劉邦,那就照范增的意思,直接除掉劉邦,如果不懷疑劉邦,那就照項伯的思路,厚待劉邦。結果項羽把范增和項伯的想法各取一半,做成了夾生飯,惹怒了劉邦。

立沛公爲漢王,而三分關中地,王秦降將以距漢王。漢王怒,欲謀攻項羽。——《漢書·蕭何曹參傳》

參考資料:《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本紀》、《史記·留侯世家》、《史記·陳丞相世家》、《史記·樊酈滕灌列傳》、《史記·魏豹彭越列傳》、《史記·淮陰侯列傳》、《史記·黥布列傳》、《史記·田儋列傳》、《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漢書·高帝紀》、《漢書·蕭何曹參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