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火不思樂器的歷史和記載是什麼樣的 蒙古族彈撥樂器火不思介紹

火不思樂器的歷史和記載是什麼樣的 蒙古族彈撥樂器火不思介紹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火不思,蒙古族彈撥樂器,見於元代,盛行於明代,清朝列入國樂,清後失傳,建國後重新研製成功。

火不思一詞爲突厥語“qobuz”的音譯,約於唐代從中亞傳入中國,又名渾不似,“和必斯”、“虎撥思”、“琥珀詞”、“吳撥思”、“胡不思”和“胡撥四”等(均爲蒙語音譯,即琴的意思)。民間稱其爲胡不兒或渾不似。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河北省和甘肅省北部等地。四弦、長柄、無品、音箱梨形,明代時民間相當盛行。

火不思樂器的歷史和記載是什麼樣的 蒙古族彈撥樂器火不思介紹

傳世歷史

歷史悠久的火不思,出現於公元前1世紀初,是我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人民共同創制的一種彈絃樂器。

關於火不思,民間流傳着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西漢元帝時(公元前49年—前33年),南郡秭歸(今屬湖北)王昭君被選入宮,漢元帝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王呼韓邪單于來到長安朝見漢皇,漢元帝以禮相待,呼韓邪單于表示“願婿漢氏以自親”,永結友好。王昭君自願嫁到匈奴,漢元帝遂以昭君相許,呼韓邪單于封昭君爲“寧胡閼氏”。王昭君去匈奴路上,曾在馬上彈奏琵琶。她的故事,成爲後世詩詞、小說、戲曲和說唱等的流行題材,繪畫中也有王昭君馬上彈琵琶圖。在匈奴期間,王昭君所彈的琵琶,深爲胡人所珍視,並模仿它製作了新的樂器,既粗陋又不相像,從此便有了“渾不似”之名。宋代俞琰的《席上腐談》(捲上)記載此事寫道:“王昭君琵琶壞肆,胡人重造,而其形小,昭君笑曰:‘渾不似’,今訛爲和必斯”。

宋代陶宗儀《輟耕錄》載:“達達樂器有渾不似。”火不思的圖像,最早見於唐代古畫中。1905年,在新疆吐魯番以西的招哈和屯(這裏原是古代高昌地區),發掘 的9世紀初的唐代高昌古畫,畫中有“一兒童抱彈長頸、勺形、四絃軸並列一側的彈撥樂器”。可見,早在唐宋時期,火不思已流行於我國西北廣大地區。新疆柯爾克孜族的考姆茲和雲南納西族的蘇古篤,在形制上與火不思相近,名稱也相似,它們屬同一淵源的樂器。

相關記載

火不思之名及其形制,始見於元代史籍。《元史·禮樂志》(卷七十一)載:“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頸,無品,有小槽,圓腹如半瓶,以皮爲面,四弦皮絣,同一孤柱。”《事物異名錄·琵琶》載:“元志,天樂一部有火不思,制如琵琶,今山、陝、中州彈琥珀詞,蓋‘火不思’之轉語也。”這種樂器在蒙古族建都北京的元代,已被列入國樂,是經常在宮廷盛大宴會或王室內宴上演奏的樂器。後來廣泛流傳和盛行於中原,在山西、陝西、河南一帶,漢族人民也喜聞樂見。

火不思樂器的歷史和記載是什麼樣的 蒙古族彈撥樂器火不思介紹 第2張

朱元璋滅亡元朝以後,許多蒙古族風俗習慣都被明朝繼承下來,如演武中的“射柳”、禮節中的官民相見禮等都原樣保留着。但火不思已不入國樂,繼續在蒙古族中流傳,並起着溝通蒙、漢族之間文化聯繫的作用。

15世紀中葉,蒙古瓦剌部強盛,明廷贈送給瓦剌可汗的禮物中就有火不思。在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的“土木之變”中,擄獲英宗的瓦剌太師也先特別擅長音樂,他宰馬設宴,先向英宗奉上皇酒,然後親自彈奏火不思並唱着歌,還命令身旁的蒙古族人一起合唱,這在《明英宗實錄》中曾作了記載。

明代沈德符《萬曆野獲編》有:“今樂器中,有四弦長頸圓鼙者,北人最善彈之,俗名琥博詞……本虜中馬上所彈者。”

明代沈寵綏《度曲須知》載:“明朝北調伴奏樂器中有箏、渾不似……”

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中國樂器博物館裏,珍藏有一面明代製作的傳世火不思(圖)。通體用紅木製成,全長83.5釐米、腹寬12.5釐米,共鳴箱呈半葫蘆形,下半部蒙以蟒皮,琴首平頂無飾,弦槽後開,左側橫置四軫,頸細而長,表面平滑無品,竹製琴馬,張四條絲絃,琴背通體雕刻精美花紋,此琴工藝細膩,外表美觀,堪稱精品,有着樂器鑑賞和藝術品收 藏雙重價值,已被載入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研究員劉東昇先生主編的《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

到了清代,蒙古族的風尚再度盛行,這是因爲清朝入關前(叫後金),滿族的文化受蒙古族文化影響較大,入關後,清朝除繼承以漢族爲主的中原文化外,又有意識地提倡滿蒙文化,所以許多元朝習俗又興盛起來。清朝把蒙古族音樂列爲國樂之一,除在歡宴蒙古王公時演奏外,每逢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大朝會和木蘭行圍時都要演奏。《大清會典》圖注述其形制說:“火不思,四弦,似琵琶而瘦,桐柄梨槽,半冒蟒皮,柄下腹上有棱,如蘆節,通長二尺七 寸三分一釐一毫。”《清朝續文獻通考·樂考》中也有:“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頸無品,以皮爲面。”此時的火不思,是蒙古樂番部合奏樂器之一。《大清會典·樂部·若燕樂番部合奏》有:“用雲璈—簫—笛—管—笙—胡琴—琵琶—三絃—月琴—二絃—軋箏—火不思—拍板等。”清代陝西梆子(又稱西調)曾使用火不思爲伴奏樂器。民國初年,內蒙古東部喀喇沁王府樂隊中仍在使用火不思。火不思還用於民間器樂合奏,在河北省易縣東韓村的十番會演奏中,至今仍使用火不思。

傳統的火不思,形似飯勺,琴桿較長,共鳴箱較小,由於音箱蒙 有皮膜,因而音色富有濃厚的草原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