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文景之治的歷史背景是怎麼樣的?

文景之治的歷史背景是怎麼樣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漢初年的社會經濟由於秦末農民戰爭和四年楚漢之爭,已然非常貧困,人吃人的現象都有,那麼文景之治出現時的歷史背景是怎麼樣的呢?今天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那時連皇帝也坐不上四匹純一色的馬拉的車子,將相們只能坐牛車。面對着這種形勢漢高祖劉邦採用休養生息之寬鬆政策治理天下,讓士兵復員歸家,豁免其徭役,重農抑商,恢復了殘破的社會經濟。穩定封建統治秩序,恢復和發展君主專制社會經濟成爲鞏固統治的當務之急。

秦末農民戰爭又稱秦末農民起義,是中國大陸對秦朝末年羣雄並起的稱謂,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規模的農民大起義。

文景之治的歷史背景是怎麼樣的?

秦始皇統治時期,大規模地興建宮殿和陵墓,以及築長城、修馳道,對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極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賦稅負擔。同時,還制訂嚴刑酷法,使人民動輒觸犯刑律。

楚漢之爭,又名楚漢戰爭、楚漢爭霸、楚漢相爭、楚漢之戰等,即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漢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項羽、漢王劉邦兩大集團爲爭奪政權而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戰爭。

漢高祖死後,漢廷經過一段的動盪,爆發了諸呂之亂,丞相陳平,太尉周勃與朱虛侯劉章等宗室大臣共誅諸呂,迎立劉恆爲帝,史稱爲漢文帝,朝政逐步穩定下來。其後漢景帝劉啓即位,漢高祖及其後的漢文帝、漢景帝等,吸取秦滅的教訓,採取了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措施,減輕農民的徭役和勞役等負擔,着力於恢復農業生產,穩定封建統治秩序,注重發展農業生產。

文景時期,提倡節儉,重視“以德化民”,社會比較安定,經濟得到發展。歷來被視爲封建社會的“盛世”,史稱“文景之治”。

漢初至漢武帝即位的七十年間,文、景二帝仁慈恭儉,篤信黃老,以清靜不擾民爲政策,海內富庶,國力強盛。爲漢武帝的文治武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諸呂之亂是西漢初期,在朝的呂氏一黨所謂的擾亂朝政行爲及由此引發的衆大臣帶兵反攻的一系列事件。其真實本質是劉姓宗室及其支持者,藉口呂氏作亂所發動的針對呂氏的政變行爲。

劉邦死後,劉盈登基爲漢惠帝。劉盈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在呂后手中。劉盈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

文景之治的歷史背景是怎麼樣的? 第2張

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祕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襄耳中,劉襄爲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被處死,呂氏集團徹底被消滅。

諸呂之亂的結束實際上迎來了後來西漢的文景之治這一穩定時期。而傳說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爲紀念“平呂”而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