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赤水河畔習水黃金灣遺址 陶器殘片再現東漢民居建築

赤水河畔習水黃金灣遺址 陶器殘片再現東漢民居建築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赤水河畔習水黃金灣遺址 陶器殘片再現東漢民居建築


經過數月清理和修復,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黃金灣考古隊復原出3座出土陶屋模型。3座陶屋模型中,1座爲住居,1座爲較大型建築,1座爲幹欄式倉房。

據介紹,這批陶屋模型和一批陶罐、陶甕殘片等遺物是今年初從赤水河邊的習水縣土城鎮黃金灣遺址區內一座崖墓中出土的。後經對比和分析,確定該墓葬年代爲東漢時期,距今約有1900多年歷史

這批房屋模型出土時已破碎,但根據殘破的屋頂、斗拱等構件,能確定系陪葬陶屋模型。“漢人事死如生,會把生前的用具,飼養的家禽、牲畜,耕種過的田地,甚至房屋等,都燒製成模型陪葬。”考古隊員說。

考古隊員將破碎的陶片分類整理後,開始嘗試修復房屋模型,試圖獲得漢代赤水河流域居民的居住環境。但因沒有可供參考的資料,加上模型破損嚴重,修復工作一度停滯。在進一步收集資料,反覆對比殘片後,考古隊員發現,這些殘片是屬於3座房屋模型所有。

專家介紹,地面式住居爲懸山頂式屋頂,前面有迴廊、廊柱等;較大型的建築爲一座廡殿頂建築,四面坡的屋頂蓋着大板瓦、筒瓦,正脊和垂脊上均有類似脊獸的模型,廡殿頂在古代一般用於比較重要的建築之上,可能表明墓主人的身份地位較高;而幹欄式的倉房,結構相對簡單,有樓梯可供出入,基本上沒有裝飾,突出了實用。

值得注意的是,地面式懸山頂住居和廡殿頂建築,都有斗拱式結構。其中,住居的兩處斗拱結構,分別位於左右迴廊柱上。據介紹,斗拱,是中國傳統古建築上的最明顯的特徵之一,它以複雜的榫卯結構,連接、支撐相關構件。

考古隊專家認爲,3座建築模型,較完整地展示了東漢時期赤水河流域不同功能建築的風格,對於研究該區域建築工藝發展、風格傳承,以及文化傳播等,都具有較高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