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他開啓了一個新王朝 卻毀掉了萬代江山

他開啓了一個新王朝 卻毀掉了萬代江山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1598年,長達七年之久的萬曆援朝戰爭終於宣告結束。這場戰爭,明朝"幾舉海內之全力",前後用兵數十萬,費銀近八百萬兩,在歷經戰與和的反覆較量之後,最終迫使日本狂人豐臣秀吉憂鬱而死,異常艱苦的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也許當時所有的人都沒有想到,怎麼堂堂一個天朝上國,打打你日本一個蕞爾小國居然會這麼費勁,還搞得元氣大傷,幾乎打光了張居正改革留下的所有資產。要知道,當年永樂大帝橫掃天下、威加海內的時候,是何等雄壯、何等霸氣?

有人說因爲吏治腐敗,有人說因爲將帥不力,還有人說因爲承平日久,陷入了各代王朝都會爆發的"歷史週期率"當中。可老天不會給明朝太多的時間思考,也許還沒等他們完全想清楚,統治危機就開始不斷爆發。

各地農民紛紛揭竿而起,已成星火燎原之勢;更要命的,後金在東北地區強勢崛起,與蒙古連爲一體。短短几十年時間,大明王朝就在內憂外患之下,萬劫不復了。

他開啓了一個新王朝 卻毀掉了萬代江山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明朝開國皇帝,重視農業生產與文化教育,開創洪武之治,加強中央集權,確立一世一元制 。關於明朝滅亡的原因歷來也有很多種說法,我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違背了世界潮流的發展方向。從它一開始建立之後所採取的國策,就能看出它一定會敗得異常慘烈。與以往任何一個朝代都不同,明朝所處的時間段是在全球地理大發現時期,也是中國邁向近代化最重要的戰略機遇期。

他開啓了一個新王朝 卻毀掉了萬代江山 第2張

當時歐洲的探險家們沒有雄厚的資本、先進的技術、強大的船隊,卻在堅持不懈地進行着新航路的開闢,不斷髮展着海上貿易,不斷進行着海外擴張,不斷強化着海權思維。主動也好,被迫也罷,世界開始由海洋連接在一起,並逐步形成一個整體。沒有一個人或者一個國家可以置身事外。 我們知道,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爲遼闊的一個朝代,版圖幾乎橫跨了整個歐亞大陸。你願意接受也好,不願意接受也罷,世界就是在這樣的征服與被征服、侵略與被侵略當中聯繫在了一起。

繼元朝滅亡之後,公元1368年,朱元璋接過了華夏正統的位置,在南京登基稱帝,翻開了大明王朝的歷史篇章。 然而就在他登基後的第二年,便發佈了"海禁令"。理由也很充分,爲了抗擊倭寇,爲了矯正民風,爲了穩定江山,我不得已而爲之。

恕我直言,這位乞丐出身的皇帝在成爲皇帝之後,心胸和眼界已經變得越來越狹小。他以爲只要發展農業,大家都吃飽飯就足夠了嗎?結果不但使大明王朝對外交流的機會越來越少,也使得中國經濟一直在農業上打轉轉,商業貿易尤其是海外貿易遲遲沒有起色,資本主義一直處於萌芽狀態,並最終胎死腹中。更可惜的是中國已經積累了一千多年封建主義的成果,擁有如此雄厚的實力,卻失去了向近代化發展的重要先機。

之後的鄭和下西洋,根本不是海外貿易和海外擴張的行爲,只是爲了宣揚皇帝的德威、天朝的富庶與強大,構建一種厚往薄來的朝貢體系。這樣一來反而加重了內地人民的經濟負擔,刺激了外邦人的貪慾。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怎麼看怎麼像是嫁接在封建主義社會上的一朵奇葩。

他開啓了一個新王朝 卻毀掉了萬代江山 第3張

孟子早就說過,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一個領導人或者一個王朝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爲他擁有多少遼闊的疆域,多少廣大的羣衆,多少繁榮的經濟,多少強大的軍力,而是看他是否有自由寬容的思想,是否順應時代的潮流。

我剛已經說過,明朝所處的時期是在地理大發現時期,大國崛起已經有了全球的座標。在這個座標內,註定了明朝所面臨的外部交流和外部侵略會比以往任何一個朝代都要多。

文章開頭提到的萬曆援朝戰爭,以及之後的葡萄牙人侵佔澳門,荷蘭人侵佔臺灣等等都是明證。在這個座標內同樣也註定了,如果明朝還是按照之前朝代的做法生存發展下去,那麼整個民族必然要捱打。先是被清朝滿洲奴役百年,然後是被西方列強奴役百年,直到公元1949年纔算真正重新站起來。 的確,對於朱元璋自己來講,從一個乞丐做到了一個皇帝,確實了不起,可以說十分地了不起,這是他個人的成功,但他實行的"海禁政策"卻是整個民族的失敗。

歷史上從來沒有一位皇帝明令要實施海禁,他是頂風作案的第一個。他的後人和後來的清朝也都在尊行着他的旨意,結果使得中國越來越封閉、麻木和愚昧。我不知道,這一切是否源於他的出身,源於他的眼界,源於他的心胸。如果沒有他,是否還會有別的皇帝實行海禁,實行閉關鎖國。但是毫無疑問,他開啓了一個王朝,卻毀掉了萬代江山。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