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朱熹簡介 朱熹理學

朱熹簡介 朱熹理學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熹(尊稱:朱子,又稱:紫陽先生、朱文公,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仲晦,南宋理學家,程朱理學集大成者。

朱熹的思想體系,是在繼承傳統的儒家思想的基礎上,順應歷史的發展,綜合吸收前代、當代思想家的思想精華而逐步建立起來的,是在尊儒、論道、排佛的論辨中不斷修正而完善起來的,因此具有鮮明的代表性。這一思想體系,超邁歷史,成爲中國思想史、文化史上繼孔子之後的第二座高峯,自建立以來,一直是元明清數百年的主流思想,對中國思想與文化的影響至深,一直令人景仰、追索。

朱熹簡介 朱熹理學

  宋朝理學家朱熹

朱熹善於格物致知,善於辯論歷史得失,將音樂與世運、德行聯繫在一起考察,乃是其嚴謹治學的一個鮮明的特點。朱熹始終倡導儒家的中和思想,對音樂的創作與應用也是要求以中律爲準。朱熹說:“以律管而言,只吹得中聲爲定。大抵聲太高則焦殺,低則盎緩。”音樂不中律的後果,是會導致聽者的神智錯亂,這不是駭人聽聞的事。朱熹引用史中記載的重要內容,其中就有下列的典型例子:劉歆爲王莽造樂,樂成而莽死;後荀勖造樂於晉武帝時,即有五胡之亂;和峴造樂於周世宗,世宗亦死。李照造樂,仁宗得了心疾。惟宋太祖,初不曾理會樂律,但聽樂聲,嫌其太高,令降低一分,其聲遂和。由此,朱熹認爲唐太宗與宋太祖所定之樂,皆平和,所以世祚久長。且對門人說,音律如尖塔,闊者濁聲,尖者清聲。宮以下則太濁,羽以上則太輕,皆不可爲樂,故取五聲者中聲也。朱熹的終身努力,就是要維繫人倫,使中庸之道暢行,而禮樂要更好地服務於社會穩定。因此,將音樂對人的性情、修養乃至與世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研究,表明朱熹的見解之高明。

朱熹簡介 朱熹理學 第2張

  朱熹塑像

古代樂器有長度規定,以尺度衡量,定其尺寸。古代有用羊頭山黍排列寬度作爲尺度的做法,至北宋時以並排一千二百粒黍爲闊寬九寸之度的說法,曾引起爭議。南宋朱熹認爲此法於今不可取,其所取度量之古尺有兩種,一是短的周尺,一是長的景表尺。若尺度不定,則十二律就失準。樂律失準,樂器的規格就會混亂,演奏的音樂就不能中律,造成高亢或低靡,擾亂聽者的神志,會導致不良後果。這與樂器產生的聲波有關,聲波進入人的耳道,振動耳膜,刺激大腦神經,神經元釋放不同的介質,一類介質能興奮大腦神經,使人心情興奮,一類介質能抑制大腦神經,使人心情抑鬱,長時間處於興奮狀態的人,或長時間處於抑鬱狀態的人,都會發生心理疾病,這是可以從現代醫學、現代心理學找到答案的,現代開展的音樂治療某些疾病的理論正是基於此認識而建立起來的。雖然朱熹所處的時代沒有檢測的手段,卻有宮廷醫生的診斷,由文字官記載的典型例子中可以找到答案。排除興奮或抑制性的音樂,自然當取中和的音樂,迴歸到常人能接受的音域水平。

朱熹注意到作樂只用七聲的問題。即使是合律之樂,演奏還須視場合而定,“惟宮聲宴席不敢用,用則賓主失歡”。蔡元定曾截段小竹做笛子吹出美妙的笛聲來,但朱熹在審閱《律呂新書》原稿時,卻發現吹律未諧,便給受僞學之禁的蔡元定寫信,期待元定“歸來更須細尋討”,可是,殘酷的事實是蔡元定被編管道州,折磨致死,未能同朱熹繼續商定,朱熹不得不承擔起重任,完成對吹律未諧的修正工作。

朱熹還注意到,時行的音樂,不是主流社會所需要的音樂,朝廷與廟堂所需要的音樂,必須是莊重的、和諧的音樂。朱熹所追求的是能登大雅之堂的音樂,那麼,對歌詞內容、音樂聲調的要求就要求相當嚴格。而古代流傳下來的音樂,在朱熹看來,就是經過時間考驗、沒有退出歷史舞臺、具有生命力的音樂。因此,朱熹的音樂思想,具有崇古的一面,從這個層面而言,朱熹就是講究音樂經典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