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南朝民歌多產生於商業都市,在內容上有哪些藝術特點?

南朝民歌多產生於商業都市,在內容上有哪些藝術特點?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南朝民歌的分類和產生的時代、地域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中,主要有吳歌和西曲兩類,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1、吳歌,也稱吳聲歌曲,今存320餘首,多產生於晉宋時期,以建業(南京)爲中心。

2、西曲,今存140餘首,多產生於宋、齊、樑、陳時期,以湖北江陵、襄樊直至河南鄧州一帶。還有神弦曲,今存18首,是民間祭神的樂歌,產生於建業附近。此外在雜曲歌辭和雜歌謠辭中也保存有少量的南朝民歌。

南朝民歌多產生於商業都市,在內容上有哪些藝術特點?

南朝民歌的內容:

南朝民歌產生於商業都市,是市民文化的產物。商人、市民、歌女的生活較少束縛,享樂的成分較多,又加上採集、保存者的思想情趣,所以南朝民歌的內容比較單一,大多是表現男女戀情的情歌。吳聲歌曲多爲女性的吟唱。內容或表現對愛情的渴望,如《子夜歌》(始欲識郎時);或表現愛情的歡樂,如《讀曲歌》(打殺長鳴雞)。

或表現相思之苦,如《子夜四時歌·冬歌》(寒鳥依高樹)、《子夜四時歌·春歌》(自從別歡後);或表現生死不渝的愛情,如《華山畿》(華山畿)等等。西曲歌也是以情歌爲主,但由於地域的差別反映愛情生活的角度稍有不同,其突出特點是把愛情和勞動結合起來,如《那呵灘》(聞歡下揚州、篙折當更覓)等。

南朝民歌多產生於商業都市,在內容上有哪些藝術特點? 第2張

南朝民歌的藝術特點:

1、南朝民歌風格委婉纏綿、清新自然。郭茂倩《樂府詩集》說:“豔曲興於南朝,胡音生於北俗。”南朝民歌感情的表達不同於北方的粗獷豪放,體現了細膩纏綿、含蓄委婉的特徵。語言既有清新淺近、自然天真的一面,也有明麗婉轉的一面;既有樸素的方言口語入詩,也有語言技巧的巧妙運用。《大子夜歌》所說:“歌謠數百種,子夜最堪憐:慷慨吐清音,明轉出天然。”就指出了清新明麗、婉轉自然的藝術風格。

2、南朝民歌最突出的藝術技巧就是利用漢語的諧音構成雙關隱語。如“理絲入殘機,何悟不成匹”(《子夜歌》),“絲”和“思”是同音異字構成雙關;布匹的“匹”和匹配的“匹”是同字同音構成雙關。又如“合散無黃連,此事復何苦?”用藥名的“散”雙關聚散的“散”,以黃連的“苦”雙關相思的“苦”。

其它諸如“藕”與“偶”、“蓮”與“憐”、“碑”與“悲”、“籬”與“離”等等。雙關隱語的運用既體現了作者的豐富聯想,也使感情的傳達顯得含蓄委婉。其次,南朝民歌也善於利用景物傳達出深婉的情思,如“淵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復何似?”(《子夜四時歌·冬歌》)以冰雪的厚重寬廣襯托自己感情的深厚,以松柏的堅貞喻託自己愛情的堅貞。又如“秋風入窗裏,羅帳起飄颺。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子夜四時歌·秋歌》),秋風、羅帳創造了悽清的環境氣氛,然後借明月的千里清輝傳達出自己深婉的情思,可謂是情景交融的佳作

3、南朝民歌大多體制小巧,多五言四句。個別也有較長的如《西洲曲》,但也是四句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