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南陳與北周爭奪湘州:關係南朝生死存亡的一戰

南陳與北周爭奪湘州:關係南朝生死存亡的一戰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侯景之亂及其引發的樑末大亂,造成了北方西魏、北齊(550年滅東魏而立)勢力不斷南侵的機會。554年,西魏攻破江陵,蕭繹被殺。557年,陳霸先在建康稱帝,建立了南朝的最後一個王朝--陳朝。陳霸先即陳武帝。

陳初,南方的政局仍然十分複雜。北周(557年滅西魏而立)扶植蕭答在江陵建立傀儡政權後梁,蕭樑殘餘勢力王琳在北齊的卵翼之下擁立蕭繹之孫蕭莊,盤踞湘、郢2州。於是,在湖湘地區形成了陳朝、北齊、北周3股勢力角逐爭雄的局面。558年(陳永定二年)冬,後梁乘王琳引兵東下與陳相鬥之機,派大將軍王操攻略沅湘,佔領了長沙、武陵等郡。次年,陳武帝病逝,其侄陳茜即位,是爲文帝。560年(天嘉元年),陳軍打敗王琳,文帝乃以太尉侯藕爲都督湘巴等五州軍事,與北周爭奪湘州。

9月,侯蘊揮師西進,圍逼湘州,斷絕了北周糧道。北周急命軍司馬賀若敦率領馬步萬餘渡江援救,屢破陳軍。10月,北周又派獨孤盛率領水軍前來,與賀若敦水陸俱進,乘勝深入,進抵湘州。侯理屢敗,文帝又以中軍將軍徐度領兵來援,與侯理會師巴陵。

南陳與北周爭奪湘州:關係南朝生死存亡的一戰

周、陳兩軍水陸相持於長沙以北、羅州以南一帶。當時正值秋水汛期,江河氾濫,陳軍控制了湘江水路。北周“糧援斷絕”,乃分軍四出,搶掠糧草。一時,“湘、羅之間,遂廢農業”。百姓怨聲載道,周軍內部也人心惶惶。賀若敦深韜軍略,足智多謀。爲迷惑侯藕,他在營內廣設土堆,“覆之以米”;又增修營壘,建造廬舍,然後召來當地百姓,“隨即遣之”。百姓果然將此情報告陳軍。侯理聞之,還真以爲周軍糧草充實,不敢輕易向周軍發起進攻。當地百姓經常以船裝載米粟雞鴨犒勞陳軍,賀若敦便派人僞裝百姓,伏甲士於船中,待陳軍士卒前來即躍出船倉,將之擒獲。周軍中數次發生兵士乘馬降陳之事,賀若敦又生一計。他命人將一馬牽到江邊,又派人從船內出而鞭打,“如是者再三,馬便畏船不上”。爾後,賀孝敦伏兵於江岸,派人乘該馬僞降陳軍。侯通信以爲真,派兵渡江來接,但船靠岸以後,馬畏船不上,延宕之間,伏兵衝出,將侯理派來之兵“盡殺之”。從此以後,凡有百姓犒勞或軍士投奔,侯理便以爲有詐,不敢接受。於是,賀若敦一軍儘管“糧援斷絕”、軍心不固,又喪失民心,但仍然與侯理之軍相持了半年之久。

侯理在湘、羅之間久久不能取勝,卻在北線屢獲成功。當年l1月,在湘江口之楊葉洲襲破獨孤盛水軍,“虜其人馬器械,不可勝數”。獨孤盛棄舟登岸,築城自保。陳文帝又以侯理都督湘巴等六州軍事、湘州刺史,並派司空侯安都率軍前來,與侯理合軍南討。12月,周巴陵城主尉遲憲投降,獨孤盛率餘部逃遁。

次年正月,陳軍大舉攻打湘州,北周湘州城主殷亮出城投降,陳軍入據長沙,湘州平定。但長沙郡以北一帶仍爲賀若敦周軍盤據,與侯理相持已久,互不能勝。侯理乃提出願借船送賀若敦軍渡江北歸,賀若敦慮其有詐,回書道:“湘州我地,爲爾侵逼,必須我歸,可去我百里之外”。侯依約,將船隻留於江岸,而引兵退去。賀著敦一見無詐,“乃自拔北歸”。侯理以和平方式最後結束了湘州之役,湘州全境遂歸陳有,並將武陵、天門、南平、義陽、河東、宜都各郡一一平定。賀若敦雖舉“全軍而反”,未受打擊,但因被困湘、羅之間長達半年之久,士卒“在軍病死者十五六”,他自己也於北歸後以“失地無功”被罷免官職。

陳朝時期,由於長江以北全被北齊、北周所佔領,江南湘州的地位更爲重要。因此,文帝繼位之初即以“湘中地維形勝,控帶川阜,扦城之寄,匪親勿居”,命從兄陳昌任湘州刺史。不幸陳昌於赴任途中,因“中流船壞”,溺斃於漢水。此後,湘州刺史一職遂暫以重臣擔任,開國元勳侯理、徐度、華皎等即曾任此要職,坐鎮長沙,捍禦南北。

566年(天康元年),陳文帝病故,年僅13歲的長子陳伯宗繼位,是爲廢帝。文帝之弟揚州刺史、安成王陳頊與重臣劉師知、到仲舉等受遺調輔政。陳頊權傾內外、獨攬朝綱,不久即將劉、到等文帝舊臣翦除,政局爲之一變。於是,“據有上游,忠於文帝”的湘州刺史華皎不甘坐以待斃,於長沙舉兵反抗,史稱“華皎反陳”事件。


華皎,晉陵暨陽縣(今浙江請鱉縣)人。樑末隸侯景軍中。時陳茜爲侯景所囚,他待之甚厚,從此與之結下深緣。陳朝建立後,即爲陳茜屬官。華皎爲人聰慧,任事勤勉,時值兵荒之後,百姓飢懂,他爲之解衣推食,頗得時譽。陳茜即位後,他更被器重,屢立戰功。562年(天嘉三年)授以都督湘巴等4州軍事、湘州刺史。

華皎對文帝忠心耿耿,勤於貢獻。他出身下級官吏,“善營產業”。湘州物產豐富,他極力經營操辦,供應朝廷,“糧運竹木,委輸甚衆”,“油蜜脯萊之屬,莫不營辦”;“征伐川洞”時擄獲的銅鼓、牲口,也都奉獻京師。567年5月(光大元年四月),京城誅殺文帝舊臣的消息傳到長沙,兔死狐悲,華皎也感到不安起來。於是,他祕密“繕甲聚徒”,擴充力量,並以厚禮收攬湘州所屬各部長官,廣結人心,以備事變。文帝在位時,曾以湘州出杉木舟,令華皎在長沙製造大艦“金翅”等200多艘及各種水戰器具,以備用兵江漢。陳頊執政後,便一再追問此事並命華頊將這批戰艦送往建康,但華皎總是以各種藉口遷延不應。矛盾日益尖銳。華皎便一面祕密上書,請求調任廣州刺史,以試探朝廷的打算;一面派人與北周、後梁聯繫,乞求援兵,準備起事。而陳頊早已獲得來自湘州內部任忠的密報,也不動聲色,“僞許”華皎,但不下沼書。

南陳與北周爭奪湘州:關係南朝生死存亡的一戰 第2張

6月,陳頊先發制人,以老將吳明徹爲湘州刺史,率兵3萬,乘金翅戰艦直趨郢州,又令大將軍淳于量率衆5萬乘大艦繼之;另外,以徐度等2軍分別從安成出茶陵、從宜陽出醴陵,以陸路奔襲長沙。戰爭正式爆發。湘州方面,則有巴州刺史戴僧朔、長沙太守曹慶等7州郡長官隨從華皎起兵;後梁、北周也各派出水步數萬參戰。雙方投入兵力約計共20萬以上。

10月,戰事首先在鄭州至巴州之間展開。華皎率湘州水軍並會合北周、後梁水軍在巴州白螺洲佈列水陣,與吳明徹水軍接戰,相持不下。這時,徐度所率步軍已進至湘州,佔領長沙,華皎的留守部隊與官兵家屬全部被俘。華皎聞訊,求戰心切,率各部水軍自巴陵“順流乘風而下,軍勢甚盛”,與陳軍大戰於油口(今湖北漢陽東南)。陳軍佈署有方,又得風助,大敗華皎。華皎與戴僧朔單舸逃出,過巴陵也不敢登岸,最後逃人江陵。其他北周、後梁各軍戰艦盡毀,狼奔鼠遁,也全部被陳軍消滅。陳軍俘虜萬餘人、馬4000餘匹,大獲全勝。參與起事的湘巴2州各郡縣長官曹慶等40餘人戰敗被俘,除事先密告有功的任忠等4人外,全部被殺。

陳頊打敗華皎,平定湘州,從此除去了心頭大患,更爲其奪取帝位開闢了道路,遂於569年2月(太建元年正月)登上帝位,是爲陳宣帝。陳頊即位後,吸取華皎起兵的教訓,大力加強在湘州的統治,首先即以其子陳叔堅改封長沙王;572年(太建四年),又以其子陳叔陵爲湘州刺史。從此湘州刺史一職“匪親勿居”,一直由陳氏子弟所擔任,直至陳朝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