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成皋之戰的影響是什麼?如何客觀評價成皋之戰

成皋之戰的影響是什麼?如何客觀評價成皋之戰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邦以弱小的力量,在成皋之戰中戰勝強大的楚軍,這除了政治上注意爭取人心和團結內部外,軍事上的勝算主要在於對戰略全局處置得比較適當和作戰指揮的高明正確。這具體表現爲:第一,重視戰略後方基地的建設,使漢軍在人力物力上得到源源不斷的補充,能夠堅持長期的戰爭。第二,彭城失利後,鑑於漢弱楚強的實際情況,適時改變戰略方針,轉攻爲守,持久防禦,挫敗項羽的速決企圖。第三,制定出正面堅持、南北兩翼牽制,敵後襲擾的作戰部署,並堅決付諸實施,使楚軍陷於多面作戰的困境,顧此失彼。第四,實施靈活機動的作戰指導,致人而不致於人,千方百計調動對手,使之疲於奔命;並積極爭取外線,逐步完成對楚軍的戰略包圍。第五,巧妙行間,分化瓦解敵軍,善於爭取諸侯,最大限度地在軍事上孤立項羽本人。

成皋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漢高祖首創後發制人、疲敵制勝的策略。劉邦先在成皋之戰採取先疲後打方針,以主力堅壁蓄銳,待機破敵,遣偏師襲擾敵後,斷其糧道,逐漸削弱敵之力量,積極創造戰機,在項羽疲敵撤兵的路上陽夏之戰、固陵之戰、陳下之戰、垓下之戰適時轉入進攻,在進攻中連續追擊削弱敵人,窮追猛打不給敵方喘息之氣,連續作戰,終獲全勝。

成皋之戰的影響是什麼?如何客觀評價成皋之戰

項羽作爲一員叱吒風雲的歷史人物,在當時的政治舞臺上曾放射過奪目的光彩,然而他最終還是失敗了,這與他政治上、軍事上的失策是密切相聯的。他分封諸侯,違背了歷史發展的趨勢;他嗜殺好戰,激起了民衆的反對;他不重視爭取同盟,造成了自己的孤立;他不善於起用人才,團結內部,導致了衆叛親離;他不注意戰略基地建設,以至於無法長期支持戰爭;他缺乏戰略頭腦,只知道一味死打硬拚,沒有主要的打擊方向,決定了他雖然能夠贏得不少戰役、戰鬥的勝利,但卻不能扭轉戰略上的被動,最終導致了戰爭的徹底失敗。項羽戰場指揮的成功和戰略指導的失策之間的巨大矛盾反差,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結局,給後世軍事家留下了極其深刻的歷史教訓。

此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後發制人、疲敵制勝型的經典戰例。劉邦以正面相持,兩翼進攻,後方襲擾相結合的軍事謀略,分散、調動、疲憊楚軍,阻止楚軍西進,爭取時間,發展力量,最終形成三面夾擊楚軍之勢,變被動爲主動,變劣勢爲優勢。

漢高祖先採取先疲後打方針,以主力堅壁蓄銳,待機破敵,遣偏師襲擾敵後,斷其糧道,逐漸削弱敵之力量,積極創造戰機,適時轉入進攻,在進攻中力排衆議,窮追猛打,連續作戰,終獲全勝。此戰是劉邦戰勝項羽的重要戰役,在中國戰爭史上漢高祖首創後發制人、疲敵制勝型的戰例,給後世兵家留下了極其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