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古代戰役 > 漢中之戰的背景如何?造成了什麼影響?如何評價漢中之戰?

漢中之戰的背景如何?造成了什麼影響?如何評價漢中之戰?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中之戰是漢末三國時期,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的戰爭。此戰由劉備從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發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結束,戰爭持續近兩年之久。

交戰雙方主帥分別爲劉備、曹操。劉備方參戰將領主要有張飛、馬超、趙雲、黃忠、法正、黃權等,曹操方參戰將領主要有夏侯淵、曹休、曹真、曹洪、張郃、徐晃、郭淮等。

此戰劉備佔據漢中,領土得到擴張,進而稱王。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與孫權結成聯盟於赤壁之戰大破曹操之後,收復荊州各郡。劉備以荊州爲根據,進而攻佔蜀川。

漢中之戰的背景如何?造成了什麼影響?如何評價漢中之戰?

與此同時,曹操擊敗以馬超、韓遂爲首的關中聯軍,進而攻佔張魯佔據的漢中地。漢中與蜀中相接,曹操進軍漢中給剛剛易主的蜀中百姓帶來不小的震動,傳蜀中一日數十驚。

司馬懿勸諫曹操可趁機攻佔蜀中,但曹操後方卻發生叛亂。曹操留夏侯淵、郭淮、徐晃、張郃等鎮守漢中,並讓張郃進犯巴西。

建安二十年(215年)鎮守荊州的關羽與孫權發生矛盾,孫權派人襲取荊州,劉備率軍支援關羽。而此時張郃深入巴西,已經攻打到宕渠一帶。劉備忙與孫權講和,湘水劃界後,率領張飛於瓦口關大破張郃。

張郃退走後,劉備在法正、黃權等人的建議下,率領大軍攻打漢中。

漢中爭奪戰從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至建安二十年(219年)五月,持續了將近兩年之久。劉備方陣亡吳蘭、雷銅、任夔等,曹操方陣亡夏侯淵、趙顒等,所以從陣亡將領來看,曹操的損失較大。但劉備方前線兵力不足,已經到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地步,可見戰爭過程中,劉備方的局勢也不是很樂觀。

曹操方將領王平投降劉備。

曹操撤退時,在漢中可控制的範圍內將百姓遷走。

劉備佔領漢中全境後,派遣劉封、孟達乘勝攻取了東三郡(魏興、上庸、新城)。

漢中之戰的背景如何?造成了什麼影響?如何評價漢中之戰? 第2張

漢中之戰,曹劉雙方都投入了非常多的戰力,劉備方參戰將領張飛、馬超、趙雲、黃忠等,曹操方參戰將領夏侯淵、曹休、曹真、張郃、徐晃、郭淮等,都是三國時期的名將,可謂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爭。然而這場持續了將近兩年之久的戰爭,史書上卻交待非常少,歷代也少有對這場戰爭的戰術評價。

諸葛亮曾說:“及至孟德,以其譎勝之力,舉數十萬之師,救張郃於陽平,勢窮慮悔,僅能自脫,辱其鋒銳之衆,遂喪漢中之地。” 司馬懿也曾說:“昔武皇帝再入漢中,幾至大敗。”

漢中之戰的背景如何?造成了什麼影響?如何評價漢中之戰? 第3張

而曹操從建安二十三年七月開始治兵,到建安二十四年三月抵達漢中,準備時間長達半年有餘,但在漢中與劉備僵持了僅僅兩個月就撤出漢中,漢中之戰中發生的漢水之戰被認爲是曹操速敗的原因,後世史家治史時對漢中之戰的記載多爲曹操被趙雲所擊敗。如,南宋朱熹撰《資治通鑑綱目》:三月,魏王操出斜谷,劉備將趙雲擊其軍,敗之;元胡一桂撰《十七史纂古今通要》:趙雲大敗操兵,操引還長安,帝遂有漢中,自稱漢中王;元趙居信撰《蜀漢本末》:三月,操出斜谷。將軍趙雲擊其軍,敗之。夏五月,操引還,昭烈遂取漢中;明章如愚撰《羣書考索》:趙雲將數千騎大破魏兵,備遂有漢中。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