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三國時期爲何會發生淮南三叛?最後是什麼結果?

三國時期爲何會發生淮南三叛?最後是什麼結果?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曹魏正始十年司馬懿趁着曹爽攜皇帝曹芳外出祭陵之時,悍然發動了“高平陵政變”,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着往下看吧~

雖然歷史上淮南三叛全部以失敗告終,都被司馬氏成功鎮壓,但有意思的是淮南三叛也取得了豐碩的“戰果”——王凌帶走了司馬懿,毌丘儉帶走了司馬師!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淮南三叛,是指發生於曹魏後期,由於司馬氏奪權專政,使得掌握軍事重鎮壽春的統帥先後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的兵變。這三次分別爲王凌之叛(251年四月)、毌丘儉文欽之叛(255年正月)及諸葛誕之叛(257年五月—258年二月)。我在百家號內已經詳細寫過淮南三叛的經過,有興趣的可以翻讀一下,今天我們只聊戰果:

三國時期爲何會發生淮南三叛?最後是什麼結果?

80歲的王凌“帶走了”73歲的司馬懿

王凌生於172年,司馬懿生於179年,因此王凌實際上比司馬懿還大七歲。兩人都是士族大家出身,王凌出身於太原王氏,其叔父就是東漢著名的司徒王允,王允誅董卓的故事千古流傳;司馬懿出身河內司馬氏,也是累世官宦的大族。但其實司馬懿混得比王凌更好。

王凌早年就和司馬懿的哥哥司馬朗,賈逵等人結爲好友,後來舉孝廉出身,出任發乾縣縣令,後因罪獲刑。服刑期間,恰逢兗州刺史曹操巡察。曹操得知他是王允的侄子,又系因公犯罪,當即解除他的勞役,委以驍騎將軍主薄之職,後任中山太守,有治績,得到受曹操賞識(曹操是王凌的恩人)。

經歷過曹操、曹丕、曹叡,等到曹芳即位時,王凌、司馬懿都成了曹魏的四朝元老,司馬懿第二次成爲託孤重臣,而王凌也成了坐鎮東南的一方大員。公元249年高平陵政變爆發,兩人都是宦海沉浮幾十年的老狐狸。蔣濟、高柔等人可以不顧曹魏王室,但王凌忘不了當年自己受刑服勞役時,是曹操一句話救了自己,讓自己重新回到了官場,走到了今天的位置。

所以王凌從司馬懿發動政變的那一刻,就準備有所行動,匡扶曹魏皇室。結局大家都知道了,王凌由於令狐愚病死、小人告密,被司馬懿扼殺在起兵之前。王凌知道司馬懿不會放過自己,路過賈逵廟前大呼:“賈樑道,只有你才知道王凌是大魏忠臣啊!”

含恨而死的王凌,如果知道僅僅幾個月之後,司馬懿病重,夢見賈逵和王凌作祟,受怕而死(六月,帝寢疾,夢賈逵、王凌爲祟,甚惡之。秋八月戊寅,崩於京師)。司馬懿或許也知道自己有些過於狠辣無情,被兩位鐵骨錚錚的大魏忠臣在夢裏嚇死了,也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曹魏忠臣毌丘儉“帶走了”司馬師

毌guan丘儉在三國曆史上其實並不是很出名,但你如果翻開他的履歷就會發現,他的人生是如此精彩。毌丘儉崛起於魏明帝曹叡時期,早在曹叡登基之前,毌丘儉就是平原王曹叡的屬官,所以曹叡登基後,非常信任毌丘儉,委以方面重任。毌丘儉也是非常有才能,在遼東差點把高句麗打的滅國,恢復了西漢四郡之地。

三國時期爲何會發生淮南三叛?最後是什麼結果? 第2張

“東北戰神”在曹魏經歷東興之戰後,被調任東南抵抗諸葛恪,成功擊敗諸葛恪的二十萬大軍。打退了外敵,毌丘儉不能忘記曹叡對自己的信任和賞識,他必須爲曹魏盡忠。公元254年,司馬師撲滅了李豐、夏侯玄等人除掉自己的“叛亂”,廢掉了曹叡的繼承人曹芳。

毌丘儉一方面受曹叡恩寵多年,另一方面和李豐、夏侯玄等人交好,於是果斷在淮南起兵討伐司馬師。毌丘儉是一個聰明人,他發佈的檄文中說明,他只是討伐司馬師,司馬懿有功於曹魏,司馬師的弟弟司馬昭、叔父司馬孚這些都是好人,他只要廢掉司馬師,讓司馬昭輔政。

這簡直是一招釜底抽薪之計,當時司馬師眼部長了瘤子,剛剛完成手術。(是時景王新割目瘤,創甚)但這封檄文卻挑撥了司馬氏內部的團結,讓剛剛重傷未愈的司馬師沒有了選擇。造反的消息傳來,司馬師本來打算派叔叔司馬孚前去平叛的,但是心腹傅嘏、王肅、鍾會全都說不行!

司馬師只能親自上戰場去平這淮南第二叛,而且被擡着上了戰場!(聞嘏言,蹶然而起曰:我請輿疾而東)雖然在司馬師、王基等人聯合絞殺之下,最終毌丘儉難逃兵敗被殺的命運。但是文欽之子文鴦衝破曹魏軍陣,還是嚇得司馬師眼珠子都掉了出來,雖然司馬師這個狠人咬着被子沒讓下屬發現,成功鎮壓了叛亂,但是幾個月還是活活痛死了。

淮南三叛對於歷史走向的影響

我從來不認爲諸葛誕的淮南第三次叛亂是忠於曹魏的表現,因爲還沒開始打仗呢,他就派人到東吳去請救兵了。所以我們只討論王凌、毌丘儉的反抗,對歷史走向的影響。且不說司馬懿和王凌同年去世的影響,因爲畢竟73歲是人生的一個坎,即使王凌不叛亂,可能司馬懿也過不去。

但我們必須說說司馬師之死,司馬師之死對於西晉的走向影響深遠。歷來由於“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句話,人們對於司馬昭似乎更熟悉一些,其實歷史上司馬師的能力遠勝於自己的弟弟司馬昭,而且由於司馬師沒有兒子,所以他死之後,對西晉的發展影響頗大。

三國時期爲何會發生淮南三叛?最後是什麼結果? 第3張

司馬師雖然僅僅執政四年多時間,但卻完成了以下幾件事:第一,成功的耗死了江東最大鷹派諸葛恪;第二,通過提拔和籠絡,讓大量曹魏的第二代們站隊到了自己麾下。第三,通過李豐案將中央幾乎所有的敵對勢力一網打盡。第四,頂住毌丘儉最兇險的淮南第二叛。

可以這麼說,自司馬懿奠基後,消滅中央和地方的絕大部分反對勢力並建立自己的擁護力量完成改朝換代的最終格局,全是在司馬師這一屆完成的。自陰養那三千死士開始,司馬師幾乎是他司馬家最終能夠拿下天下的最關鍵人物。

司馬師死了,從弟弟司馬昭過繼過來的兒子司馬攸年僅8歲,所以司馬昭順利成章的接班。雖然司馬昭中規中矩的繼續司馬家“篡魏”的大業,還是沒有熬到最後一刻,最終司馬昭的長子司馬炎265年建立西晉。

我們以後世的角度來看,如果司馬師不是拖着病軀趕赴前線,那麼或許他不會在48歲時就去世。那樣,或許能力更強的司馬師能早早建立西晉,也就不用司馬昭、司馬炎父子在那磨磨唧唧。然後司馬師百年之後,繼位的或許是比司馬炎更優秀的司馬攸,或許也就沒有後來的八王之亂、五胡亂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