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淮南三叛發生在淮南是巧合嗎?爲什麼三次都失敗了?

淮南三叛發生在淮南是巧合嗎?爲什麼三次都失敗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鄧艾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曹魏末期,在司馬氏掌握權柄,逐漸成爲曹魏皇權最大威脅,但是曹魏皇室宗親經歷魏文帝和魏明帝兩代持續的打壓政策,已經沒有了對抗司馬氏的能力,而曹魏末期主要的針對司馬氏的“反叛”都發生在淮南,也就是淮南三叛,王凌,毌丘儉文欽,諸葛誕先後叛亂,但都以失敗告終了。

那麼三次針對司馬氏的軍事反抗都發生在淮南是巧合嗎?爲什麼三次都失敗了呢?

首先要說的就是淮南,在淮河以南到長江沿岸的地區,雖然沒有足夠的戰略縱深,而且三國時期歷經戰亂,優勢曹魏和孫吳交戰激烈的地區,不過這恰好成爲了淮南一線,能夠有起兵資本的原因。

淮南在袁術時期民生是比較慘的,袁術荒侈滋甚,後宮數百皆服綺縠,餘粱肉,而士卒凍餒,江淮間空盡,人民相食,對於這位早期混的不錯,後期卻搞出稱帝這部臭棋的諸侯來說,他本來也沒打算長期經營自己的底盤。

而且淮南的確在曹操時期還經歷過一次被動的人口大遷移,簡答來說就是曹操見和東吳戰事難以在短時間內結束,所以就有了前夕淮南百姓的意思,這和劉備打的漢中之戰基本上就是一個套路,遷走戰區的百姓,可以令對手進攻時遭遇堅壁清野的戰術,同時即便對手打下了底盤,也需要很長的時間經營纔可以作爲前進基地

淮南三叛發生在淮南是巧合嗎?爲什麼三次都失敗了?

當然曹操不能明着說,所以對外說的是,避免江淮百姓被東吳所襲擾,但是當時蔣濟就極力反對,《三國志.蔣濟列傳》記載,蔣濟勸誡曹操,威震天下,民無他志。然百姓懷土,實不樂徙,懼必不安。但是曹操沒有聽從勸諫,太祖不從,而江、淮間十餘萬衆,皆驚走吳。

《三國志.吳主傳》也是記載了,初,曹公恐江濱郡縣爲權所略,徵令內移。民轉相驚,自廬江、九江、蘄春、廣陵戶十餘萬皆東渡江,江西遂虛,合肥以南惟有皖城。

曹操也沒有想到自己弄巧成拙,反倒是幫了孫權一把,要知道孫吳底盤雖然廣闊,但是大多是未開發之地,缺的就是人口,曹操到是直接送了10多萬百姓過來。如果說淮南三叛發生時,淮南還是這種情況的,基本上就存在什麼反叛。

淮南成爲可以起兵之地,還要多虧了鄧艾,是他的策略在數年間開發了淮南地區,爲淮南三叛打下了基礎,《三國志.鄧艾傳》 以口吃,不得作幹佐,宣王奇之,闢之爲掾。鄧艾期初因爲口吃問題被人嘲笑,自然就得不到重用,是司馬懿(也就是宣王)看到了他的才能,啓用了鄧艾。

也恰恰是鄧艾,在曹魏國策指定滅吳蜀之時,受命去淮南一線考察,時欲廣田畜谷,爲滅賊資,使艾行陳、項已東至壽春。鄧艾在實地考察後,上書建議將淮南一線建立成爲滅吳的糧草基地以及前進基地,艾以爲「田良水少,不足以盡地利,宜開河渠,可以引水澆溉,大積軍糧,又通運漕之道。」

開鑿河渠,不僅可以立於屯田,本來南方的氣候就利於耕種,開鑿河渠除了可以利於灌溉,增加糧食產量,爲大軍積蓄糧草,同時也是可以利用水網,極大的提升曹魏後勤補給能力,也利於部隊的集結調動。

正始二年,乃開廣漕渠,每東南有事,大軍興衆,汎舟而下,達於江、淮,資食有儲而無水害,艾所建也。

淮南三叛發生在淮南是巧合嗎?爲什麼三次都失敗了? 第2張

也就是淮南地區在曹芳正始二年開始,就成爲了曹魏壓制孫吳的重要戰略之地,而淮南三叛的第一叛,是王凌在嘉平三年發動的,那時淮南已經被建設了10年,淮南有起兵反叛的糧草基礎,還有人口支持。

畢竟當時百姓是用腳來選擇適合生活之地的,曹魏不行就跑向孫吳,孫吳不行就跑向曹魏,在毌丘和諸葛誕叛亂中,都有一個很值得注意的記載,《三國志.毌丘儉傳》淮南將士,家皆在北,衆心沮散,降者相屬,惟淮南新附農民爲之用。《三國志.諸葛誕傳》斂淮南及淮北郡縣屯田口十餘萬官兵,揚州新附勝兵者四五萬人。

這裏的新附百姓應該就是鄧艾主建的建設淮南策略實行後,淮南之地成爲了極其富足之地,戰亂之中這樣的地方就是最能吸引百姓的,所以說,鄧艾的屯田之策還發生了另外一個有利於曹魏的事情,也就是吸引百姓來附。有糧食有人口,就有割據一方對抗朝廷的實力。

淮南之地能夠連續三次發生叛亂,另一個關鍵的原因是,淮南之地位於前線,自古前線就容易發生叛亂甚至投敵的事情,而且因爲靠近東吳,也比較容易找到外援。

同時淮南之地是曹魏四大軍事區域之一,也就是和東吳多次發生激烈交戰的東線戰區,曹魏在淮南一線佈置重兵,雙方圍繞合肥這個重鎮先後打了5次大規模戰役,只是每次東吳都鎩羽而歸,孫權更是被張遼打出了孫十萬的外號,而面對東吳不斷的軍事挑釁,曹魏就必然要賦予淮南一線主將自由的指揮權利,一般是鎮南將軍,手握重兵,又有較爲自由的軍權,又處於邊疆,又有糧草人口基礎,多次發生叛亂也就不足爲奇了。

當然這種相對自由的軍權也是有一定限制的,《三國志.王凌傳》吳賊塞塗水。凌欲因此發,大嚴諸軍,表求討賊;詔報不聽。這是王凌打算起兵之前乾的事,也就是說在沒有戰事的時候,即便自己是淮南一線,曹魏軍事的主將,但是已然無法隨意調動全部軍隊,還是需要朝廷的授權。

而三次淮南之叛都失敗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三次叛亂都帶着些私心,也就是名義上都是爲了支持曹魏皇室,清君側,剷除司馬氏,但是王凌,毌丘儉文欽,諸葛誕發動叛亂都有着很大的原因是爲了自己。

第一叛,王凌,他是王允的侄子,在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後,其實是個當官的就知道已經變天了,所以王凌企圖起兵反抗司馬懿也不排除他是想效仿他的叔叔,在實現一次誅殺“董卓”。

不過他不爽司馬懿,更多的還是爲了自己擔心,當初司馬懿誅殺了曹爽後,司馬宣王既誅曹爽,進凌爲太尉,假節鉞。其實這就是司馬懿想要穩住王凌啊,王凌也是知道的,畢竟王凌在淮南有一定的統治力,凌外甥令狐愚以才能爲兗州刺史,屯平阿。舅甥並典兵,專淮南之重。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氏接替曹氏執掌天下就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了,那麼司馬懿斷然是不會讓王凌那麼安穩的待在淮南的。

只要王凌一直沒有動作,一直詔書將王凌召回京師,之後王凌的生死就在司馬懿手裏了,曹爽三族被滅的前車之鑑啊,王凌能不擔心嗎?而且曹爽執政時,是極爲拉攏王凌的,司馬懿奪得權柄,自然是有些讓王凌不舒服,所以王凌在多種原因的影響下,決定發動兵變。

但尷尬的是他的時機太不好了,雖然司馬懿乾的事所有人都明白,但是人家名義上佔理啊,而且讓還是魏明帝任命的輔政大臣,曹魏皇帝還是曹芳,王凌有什麼理由起兵呢?更尷尬的是,王凌竟讓想要謀立楚王曹彪,這就更對他不利了。

畢竟曹芳是曹叡所立,曹芳皇位具備絕對的正統合法性,可以理解王凌想要拉攏曹魏宗室的想法,不過他如此主張,反倒是讓自己成爲了絕對的叛臣,時機不成熟,行事也不對,自然就容易失利,加之王凌運氣也不好,自己那個外甥令狐愚還在他起事前死了,爲了爭取到足夠的支援,他只能鋌而走險,去拉攏新任的兗州刺史黃華,結果就是讓密謀敗露了。

《三國志.王凌傳》凌陰謀滋甚,遣將軍楊弘以廢立事告兗州刺史黃華,華、弘連名以白太傅司馬宣王。宣王將中軍乘水道討凌,先下赦赦凌罪,又將尚書廣東,使爲書喻凌,大軍掩至百尺逼凌。凌自知勢窮,乃乘船單出迎宣王,遣掾王彧謝罪,送印綬、節鉞。軍到丘頭,凌面縛水次。宣王承詔遣主簿解縛反服,見凌,慰勞之,還印綬、節鉞,遣步騎六百人送還京都。凌至項,飲藥死。

淮南三叛發生在淮南是巧合嗎?爲什麼三次都失敗了? 第3張

第二叛,毌丘儉文欽兩人也是害怕被株連,因爲當時司馬懿已經死了,《幹寶晉紀》記載其年八月,太傅有疾,夢凌、逵爲癘,甚惡之,遂薨。可以說是被嚇死的,不過個人覺得就是司馬懿老了,有些胡思亂想導致的。

司馬懿死後司馬師接掌權柄,而司馬師做的一件事是令毌丘儉膽戰心驚了,司馬師做過的最大一件事就是廢除了齊王曹芳,改立曹髦,而對毌丘儉來說,令他不安和氣氛還不僅僅是司馬師擅自廢帝,而是司馬師誅殺了夏侯玄、李豐,夏侯玄、李豐是策劃想要謀殺司馬師,結果事情敗露,反被司馬師所殺。

而《三國志.毌丘儉傳》記載,儉與夏侯玄、李豐等厚善。揚州刺史前將軍文欽,曹爽之邑人也,毌丘儉和夏侯玄李豐是好友,文欽和曹爽是同鄉,那個時候顯然司馬師所代表的司馬家已經殺紅眼了,對於一切反對司馬氏的勢力勢必要剷除,那麼毌丘儉和文欽自然是寢食難安,所以兩人決定起兵,死活要拼一下,總比坐守待斃要好。

正元二年正月,有彗星數十丈,西北竟天,起於吳、楚之分。儉、欽喜,以爲己祥。遂矯太后詔,罪狀大將軍司馬景王,移諸郡國,舉兵反。

但是有意思的是,毌丘儉和文欽可能在起事是沒有太多自信,所以兩人發佈的討伐檄文,給司馬師列了十一條大罪,但是他們怎麼說司馬家其他人的?誇司馬懿,故相國懿,匡輔魏室,歷事忠貞,故烈祖明皇帝授以寄託之任。懿戮力盡節,以寧華夏。誇司馬昭,弟昭,忠肅寬明,樂善好士,有高世君子之度,忠誠爲國,不與師同。誇司馬孚,太尉孚,忠孝小心,所宜親寵,授以保傅。所以說毌丘儉和文欽是想極力將這次事變裝扮成爲,只是這對司馬師這一個奸臣的行爲,而不是針對司馬家,更不是這對司馬家所代表的士族,儘量將司馬師和司馬家割裂開,只是,他們想的太簡答了,可以說這份檄文一發出,明理人都知道,兩人必敗,因爲毌丘儉文欽已經心虛了。

而面的司馬師阻止的討伐大軍,毌丘儉文欽也是無力應對,別使諸葛誕督豫州諸軍從安風津擬壽春,徵東將軍胡遵督青、徐諸軍出於譙、宋之間,絕其歸路。大將軍屯汝陽,使監軍王基督前鋒諸軍據南頓以待之。今諸軍皆堅壁勿與戰。儉、欽進不得鬥,退恐壽春見襲,不得歸,計窮不知所爲。

結果就是部衆離散,軍心不穩,此時各路討伐大軍在趁機出擊,毌丘儉文欽兵敗如山倒,安風津都尉部民張屬就射殺儉,傳首京都。欽亡入吳,吳以欽爲都護、假節、鎮北大將軍、幽州牧、譙侯。

第三叛,諸葛誕身份是最特殊的,因爲他是平定毌丘儉文欽之亂的功臣,卻成爲第三叛的主角,同樣他也是遭遇了政權交替時期,司馬師死了,司馬昭接掌司馬氏的權柄,諸葛誕如果是心裏偏向於曹氏的,都不會做一件事,就是《三國志.諸葛誕傳》毌丘儉、文欽反,遣使詣誕,招呼豫州士民。誕斬其使,露布天下,令知儉、欽凶逆。如果說他支持曹氏,毌丘儉、文欽起兵對抗司馬師的時候,就算不幫忙,也不會將這件事公之於衆。

所以諸葛誕的反叛基本上完全是出於私心,在王凌和毌丘儉被滅族後,他首先做的就是傾帑藏振施以結衆心,厚養親附及揚州輕俠者數千人爲死士。也就是培植自己的嫡系,這些人也是在諸葛誕兵敗被誅後,不降而被殺,諸葛誕收買人心的能力還是有的。

不安的諸葛誕最終還是露出了馬腳,復請十萬衆守壽春,又求臨淮築城以備寇,內欲保有淮南。朝廷微知誕有自疑心,以誕舊臣,欲入度之。二年五月,徵爲司空。誕被詔書,愈恐,遂反。因爲擔心被殺,所以畫蛇添足般的向朝廷要兵,意圖擁兵自重,但是這反倒是提醒了司馬昭,“你這小子是要反哪”,結果諸葛誕在接到朝廷詔書後,直接果斷反了。

但是諸葛誕反叛可沒打算北上,而是等着被孫吳接管,聚谷足一年食,閉城自守。遣長史吳綱將小子靚至吳請救。也就是死守壽春,等着孫吳援兵來救,東吳援軍文欽、唐諮和全懌等趁包圍圈未成突入壽春城,但其後王基建立起堅固的包圍圈,文欽等數次突圍也不能攻破。面對司馬昭調動的26萬大軍,孫吳援軍也是難以突破其防線,壽春城內了孤城。

面對局勢危機,諸葛誕和文還發生了矛盾,欽欲盡出北方人,省食,與吳人堅守,誕不聽,由是爭恨。欽素與誕有隙,徒以計合,事急愈相疑。欽見誕計事,誕遂殺欽。至此外援已經成爲泡影,城內還發生動亂,諸葛誕想要出逃,誕窘急,單乘馬,將其麾下突小城門出。大將軍司馬胡奮部兵逆擊,斬誕,傳首,夷三族。本來諸葛誕叛亂是時間最長,也是最有機會的,可是依然是被司馬昭撲滅了,只能說當時天命是在司馬家這一邊的。

總的來說,三次淮南叛亂,主謀者都不完全是抱着忠君報國的心理,多少都是爲了私心,而且又還沒有在淮南培養起忠於自己的軍事勢力,面對朝廷派遣的主力部隊,自然是很難打的贏。

而這三次叛亂中,吳蜀是可以作爲助力的,不過吳蜀兩國都不給力,蜀國方面,王凌第一次淮南叛亂之時,蜀漢還是費禕執政時期,執行的是休養生息的國策,只要曹魏不主動招惹蜀漢,基本上蜀軍也不會出擊。

而毌丘儉文欽反叛時,姜維到是出過兵,復率諸軍出狄道,與魏雍州刺史王經戰於洮西,大破之。但是並未危及曹魏西線,而諸葛誕發動的持續時間最長的叛亂,蜀漢則是有心無力,《三國志.姜維傳》二十年,魏徵東大將軍諸葛誕反於淮南,分關中兵東下。維欲乘虛向秦川,復率數萬人出駱谷,徑至沈嶺。但是曹魏西線有司馬望和鄧艾駐守,維數下挑戰,望、艾不應。景耀元年,維聞誕破敗,乃還成都。別人不說,單說鄧艾,基本就是姜維剋星了,姜維在他手上沒贏過幾次,所以說,蜀漢是想幫忙,但是限於國力,難以對淮南戰場起到作用。

那麼吳國呢?王凌的時候,孫權還活着,不過當時孫權身體已經不行了,而且孫權後期讓吳國陷入了兩宮之爭,吳國內部並不穩定,也就沒心思管曹魏的事情,再者王凌敗的太快,也沒提前拉攏孫權,所以說吳國完全插不上手。

而第二次毌丘儉文欽反叛時,孫吳是打算去佔便宜的,《三國志.吳書三嗣主傳》魏鎮東大將軍毌丘儉、前將軍文欽以淮南之衆西入,戰於樂嘉。閏月壬辰,峻及驃騎將軍呂據、左將軍留贊率兵襲壽春。這裏注意的是,用了“襲壽春”,而不是援壽春,顯然當時孫吳是打算趁着曹魏內亂直接搶地盤的,想要得漁翁之利,可惜還未實現,毌丘儉文欽就敗了。

第三次孫吳是賣命了的,使文欽、唐諮、全端等步騎三萬救誕。這可惜,吳軍打不過魏軍,苦守孤城的諸葛誕又堅持不住了,也就只能作罷了,可以說,孫吳在三國時期有過很多次好的機會,就是不能奪得江淮之地,其本身將士戰力不足是一個很大問題。

就這樣,三國末期,很有可能改變格局的淮南三叛,在各種原因的作用下,統統被佔據天命的司馬家相對容易的鎮壓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