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唐玄宗爲什麼要罷免張九齡,而重用奸臣呢?

唐玄宗爲什麼要罷免張九齡,而重用奸臣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九齡和李林甫都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時期最有名,也是大衆最爲熟知的兩位宰相。張九齡是提拔賢才的名臣,而李林甫則是打壓文人的奸相。唐玄宗爲何要罷免賢相張九齡,而任用奸佞李林甫?

唐玄宗爲什麼要罷免張九齡,而重用奸臣呢?

張九齡這個出生在嶺南蠻荒之地的天才,從小就十分聰明,通過科舉考試一夜成名,然後憑藉自己卓越的才華而被贊爲當時文壇領袖張說的傳人,繼而成爲帝國高官。這些科班出身的文化精英們矢志不渝地信仰以儒家綱常倫理爲核心的價值觀,他們忠君愛國、大義凜然、知禮知恥,有原則有底線,具有崇高的精神和氣節。

像這樣的士大夫,歷來受到後人的敬仰和稱讚。更何況張九齡除了文才過人,也表現出卓越的政治才能,他曾極力要求處決後來謀反的安祿山,這也爲他贏得了“預言家”的稱號。因此,他的下臺往往被認爲是李林甫使壞。而李林甫正是被後人唾罵的奸詐小人,靠着成語“口蜜腹劍”而聞名於世。一正一邪,君子和小人,不自覺地進入歷史“二元論”,如此一來,歷史的真相往往被淹沒。

那麼,張九齡的下臺與李林甫到底有多大關係?

事實上,張九齡下臺的直接原因是捲入嚴挺之事件。故事經過大概如下:蔚州刺史王元琰被人舉報貪污受賄,涉嫌嚴重違紀違規,於是接受組織調查。而王元琰的妻子是嚴挺之的前妻,念在舊愛的情義上,嚴挺之通過自己的關係,找人爲王元琰說情。可惜,這件事被李林甫知道了,李林甫立馬向上反應嚴挺之以權謀私,皇帝不悅。作爲朋友兼上司的宰相張九齡站出來爲嚴挺之說話:嚴只是顧念舊情,並無不妥。

但玄宗皇帝通過這件事,又聯想到之前張九齡的所作所爲,從而判定張九齡、嚴挺之、裴耀卿等涉嫌結黨營私。因此,張九齡和裴耀卿雙雙下臺,貶爲閒職。次年,李林甫通過張九齡下屬攻擊牛仙客事件,乘機將張九齡排擠出中央,貶爲荊州長史。至此,張九齡完全失勢。

所以,張九齡下臺的幕後推手通常認爲是李林甫。但張九齡下臺的真正原因並不在於此,實際上玄宗皇帝早就不喜歡張九齡,張九齡下臺完全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種種史料顯示張九齡是一個難以相處、拘泥固執、恪守原則的人,這種人不善於協調與領導之間的關係,而官場上,領導更喜歡那些辦實事、懂規矩的人,比如李林甫。張九齡這種性格就註定了他今後的政治悲劇,他與領導之間的不和諧從他一開始上臺就表現出來了。

張九齡剛上任就提出國家取消壟斷鑄造貨幣權,放權於民間鑄造貨幣。衆所周知,貨幣鑄造權是國家權力的象徵,民間鑄造貨幣,其他的不說,單說這假幣就夠受的。這就是典型的書生,不切實際,空談誤國。接着張九齡又被捲入另一場爭論。事情也很簡單。兩個人謀殺了一個御史,因爲他們父親之死的責任在於這位御史,所以,他倆爲父報仇。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在以倫理綱常爲核心價值觀的傳統社會,爲父報仇是很正常的。

因此,張九齡認爲此二人情有可原,主張不追究責任。但李林甫和裴耀卿認爲法不容情,不能姑息,如果人人都可以如此行私法,那麼,法律的意義何在?國家的意義何在?這涉及到情與法的選擇,孰是孰非,不妨從長計議。但玄宗皇帝極力贊成法不容情,於是這兩個人被處決。這充分暴露了張九齡和玄宗皇帝之間的價值觀差異。

而接下來的事情又印證二人之間的價值、理念衝突。玄宗皇帝準備重用作戰勇猛、屢獲戰功的邊關守將張守珪,任命他爲宰相。但遭到張九齡的反對。玄宗皇帝說只是給個名分,掛個職,並無實權。但張九齡還是說不行,張守珪打敗契丹,陛下就獎賞他一個宰相之名,如果盡滅奚、厥,那又用什麼獎賞呢?玄宗只好作罷。

當然不只張守珪一人,中槍的還有牛仙客。作爲朔方節度使的牛仙客,不僅治軍有方,而且頗有政績,所以,玄宗皇帝也準備重用。毫無疑問,依然遭到張九齡的反對。他說牛仙客只不過是做了自己分內的事罷了,並不值得獎賞。他還說,牛仙客只是一介武夫,如果一個不通文墨、毫無學歷的人都能當宰相,那十年寒窗苦讀又有什麼意義?

玄宗皇帝很生氣地說,請問張宰相,您又是什麼出身呢?張九齡說,臣雖然出身農村,但我今天的一切都是一步步努力得來的。牛仙客不過一個邊境小吏,沒讀過什麼書,來當大官,豈不可笑?玄宗皇帝只好搖搖頭,對張九齡很失望,而李林甫的回答讓玄宗皇帝很滿意。李林甫說,只要有才幹,辦實事,何必看什麼學歷,難道就因爲人家沒有高學歷,就否定他的能力?

是啊,人人平等,不分貴賤。張九齡的政治偏見暴露無疑。這是通過科舉考試成爲官僚精英的讀書人與基層成長出身的地方官僚之間的矛盾,同時這也是文官和武將之間的矛盾,而這個矛盾到了宋朝變得更加突出。實際上牛仙客和張九齡之間並無任何瓜葛和衝突,張九齡完全是堅守他的個人原則,然而正是這種性格,使他與玄宗之間的衝突激化了。

那年,玄宗巡視洛陽,原定於次年回京都長安。但玄宗似乎有種不祥的預感,於是在秋收之時提前回長安。但張九齡堅決反對,之前約定的時間怎麼能隨便改動,並且秋收之際回京,沿途必然擾民,不利秋收。當然李林甫堅決支持玄宗皇帝,他說洛陽和長安只不過是陛下的東西二宮,陛下想住哪便住哪。而老天爺也似乎有意幫助李林甫,因爲就在玄宗皇帝回長安不久,洛陽便發生地震了。這就加深了玄宗皇帝對張九齡的反感,同時地震也意味着異象,天人感應。於是我們就看到了張九齡因嚴挺之事件而下臺。

縱觀前後,張九齡下臺的真正原因在於他自己,李林甫充其量只是一個催化劑。換言之,這是老闆和高層之間的價值觀衝突,這種衝突一旦存在並白熱化後,小人就會登場鑽營,因爲他們是小人,他們要上位,上位的小人才不會像君子那樣有節操、有底線,因此,李林甫纔在張九齡下臺一事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從地位上來說,張九齡是先進的,李林甫是後進的,李林甫卻能長期得到唐玄宗的信任,張九齡卻不能,這是爲什麼呢?

先從二人的性情說起。張九齡言官出身,在前宰相張說在位時,就屢屢向張說進言,多次否定張說的決定,張說也正因爲張九齡直言敢諫的性格對他大加讚賞,並向皇帝推舉張九齡。後來,張九齡官至宰相,接近中央集權制的中心,卻依舊不改敢說敢做的品性,他憑藉自身的學識與遠見,確實爲朝廷提供了不少有利的政見,所以,唐玄宗前期也是特別信任仰賴張九齡。可是,後期,玄宗認爲自己功績卓著,對張九齡隔三差五的進言已多有不滿。而李林甫則與張九齡大有不同,他善於諂媚逢迎,討皇帝歡心,這在當時就是很大的優勢。

接下來,是玄宗與張九齡存在最基本的分歧。張九齡一致認爲國家當時最大的弊病就是邊疆將領傭兵過重,權力過大,如果不及時做出改變,恐有後患。就拿當時征討中國東北部契丹族的幽州節度使張守珪來說,因其多次成功擊潰契丹,軍功顯赫,唐玄宗就考慮提拔張守珪爲宰相,但遭到了張九齡的反對。張九齡認爲宰相是幫助皇帝協理天下政務的官職,而不是用來獎勵軍功的,並且僅是打了勝仗就升任宰相,如若有朝一日徹底消滅了敵軍,平定了戰亂又當如何獎勵?此次,玄宗認爲張九齡確實言之有理,只能作罷。之後,張守珪麾下的安祿山大戰失利,張九齡力主應依軍法處置安祿山,以儆效尤。而唐玄宗和張守珪都愛惜安祿山的將才,最終赦免了安祿山,這件事更增大了玄宗與張九齡之間的嫌隙。

唐玄宗爲什麼要罷免張九齡,而重用奸臣呢? 第2張

隨着張九齡罷相和李林甫的崛起,玄宗皇帝似乎忘記了勤政和廉明,在李林甫的口蜜腹劍中奢侈地享受着安定的帝國繁華,無法感覺到盛世大唐的餘暉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