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唐玄宗很看重張九齡,爲何卻將他貶到荊州呢?

唐玄宗很看重張九齡,爲何卻將他貶到荊州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牛仙客本河湟一使典,目不識文字,若大任之,臣恐非宜。”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擬擢升朔方行軍大總管牛仙客爲工部尚書,遭到中書令(宰相)張九齡的堅決反對。而一年多前,張九齡在牛仙客父親的碑銘裏還這樣稱讚牛仙客:“爲國之良,用商君耕戰之圖,修充國羌胡之具,出言可復,所計而然,邊捍長城,主恩前席……”

前後僅一年多,身爲大唐名相的張九齡爲何對牛仙客的態度如此判若雲泥?難道張九齡是出爾反爾言不由衷的小人嗎?

唐玄宗很看重張九齡,爲何卻將他貶到荊州呢?

牛仙客出身涇州縣府小吏,後以軍功逐漸做到河西節度使、朔方行軍大總管。他勤勉爲政,治軍有方,尤其在河西節度使任上時,厲行節約,積蓄財物,政績十分可觀,時人評價他“邊人鹹賴,出任靖國”。所以,張九齡當初這樣評價他,可以說是實事求是的。

後來,時任禮部尚書的李林甫嫉賢妒能,於是想援引牛仙客爲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事(副宰相),來排擠深受玄宗賞識的張九齡。

牛仙客治軍有方、軍功卓著是事實,可治軍與爲政畢竟不是一回事。副宰相近於百官之首,其言行關乎國家的興衰和百姓的命運,其人選不可不慎之又慎。就牛仙客的學養、識鑑等而言,他着實不具備當宰相的素質和能力。由此可見,張九齡之所以堅決反對唐玄宗的決定,絕不是因爲於個人恩怨,而是出於對大唐江山社稷的考慮。

唐玄宗很看重張九齡,爲何卻將他貶到荊州呢? 第2張

然而,早在如何處置安祿山這一問題上,張九齡便和唐玄宗產生了分歧;在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的廢立上,張九齡又和唐玄宗爭得不可開交;這一次,加之李林甫的挑撥,唐玄宗極爲震怒,呵斥張九齡“事總由卿”!張九齡無可奈何,他的諍諫因唐玄宗的固執而毫無結果。

同年,張九齡的好友兼下屬—中書侍郎嚴挺之在處理王元琰貪贓一案上被認爲有徇私的嫌疑,張九齡也被懷疑與嚴挺之結黨營私,遂被貶爲尚書右丞相,罷知政事,繼而被貶爲荊州長史。同日,李林甫取代張九齡,並加封集賢殿大學士;牛仙客官拜工部尚書、知門下事。

牛仙客在相位上只知明哲保身,對皇帝唯命是從,對李林甫唯唯諾諾,在決斷大事上更是循規蹈矩,從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牛仙客等人的尸位素餐,助長了李林甫的囂張氣焰,讓他得以專擅朝政爲所欲爲,最終爲大唐帝國釀成了不可挽回的禍患。

張九齡的前後言行看似矛盾,實則是一致的:對牛仙客稱譽備至,不僅是出於同朝爲官的友情,更是出於對牛仙客治邊有功的肯定與鼓勵;而他堅決反對唐玄宗對牛仙客的封賞,更反對讓他入相參與政事,更是出於對江山社稷的維護。

“風度得如九齡否?”張九齡罷相之後,每當有人薦引公卿的時候,唐玄宗都會這樣問一下,他對張九齡的思慕之情可見一斑。20年後,倉皇幸蜀的唐玄宗想到張九齡的遠見卓識,想到他的赤膽忠心,不禁涕淚橫流,可惜悔之晚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