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諸葛亮在消滅藤甲軍後,爲何沒有再組建來爲己所用?

諸葛亮在消滅藤甲軍後,爲何沒有再組建來爲己所用?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8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藤甲軍戰鬥力強悍,諸葛亮在北伐時,他爲何不組建藤甲軍參戰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諸葛亮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征討叛亂的南中。在這場戰役中,他採納了馬謖的建議,“攻心爲上,攻城爲下”的建議,打出了著名的七擒孟獲的戰例。在這場戰役中,諸葛亮最艱難的一次戰鬥就是第七次生擒孟獲,在這場戰鬥中他遇到了藤甲軍。那麼,這支藤甲軍爲何那麼難以對付,諸葛亮在消滅他們後,爲何沒有再組建這樣一支軍隊爲己所用呢?

諸葛亮在消滅藤甲軍後,爲何沒有再組建來爲己所用?

一、難以對付的藤甲軍。

孟獲在被諸葛亮六擒之後,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只得請求外援的幫助。他請的援軍是烏戈國的國主兀突骨率領的藤甲軍。孟獲之所以如此看重這支軍隊,想要依靠他們扳回顏面,打敗諸葛亮,是因爲這支藤甲軍有着過人之處。

這支藤甲軍穿着的藤甲非同一般,製作藤甲的藤要經過特殊處理。這些藤生長在山澗之中,採摘後浸泡在油中,半年後取出曬乾,然後再重新浸泡。在經過十幾次後,經過處理的藤用來製作藤甲。這種藤甲渡江不沉,經水不溼,兵器都不能刺入。此次兀突骨率領傾國三萬藤甲軍前來,讓沒有思想準備的諸葛亮措手不及。

在雙方的交戰中,蜀軍由於不知道藤甲軍的虛實,吃了敗仗。諸葛亮在得知雙方交戰的情況後,在盤蛇谷佈下了埋伏。他命令魏延去和藤甲軍作戰,讓他詐敗引藤甲軍上鉤。魏延在連續打了十五次敗仗,丟了七個營寨,讓兀突骨和孟獲放鬆了警惕。

最終兀突骨和他的部下被引入了盤蛇谷。這條山谷兩側危峭石壁,並無樹木,放鬆警惕的兀突骨認爲不會有埋伏,就進入谷中。誰知道在這裏,他的前後道路都被諸葛亮堵塞。再加上地下預先埋設了鐵炮,兀突骨和他的部下都被燒死在谷中。經此一戰,被擒的孟獲終於向諸葛亮投降,說出了“南人不復反矣”的諾言。

二、諸葛亮爲何不組建自己的藤甲軍。

我們看諸葛亮與藤甲軍的交鋒,就可以看出藤甲軍的厲害之處。諸葛亮和他的部下,在與藤甲軍交戰中,始終不佔上風。只是因爲諸葛亮在經過觀察思考後,從藤甲利於水者必不利於火的特點,用火攻才消滅了藤甲軍。爲此,諸葛亮還流下痛惜的眼淚,無可奈何地說,雖然自己給烏戈國帶來了滅族災難,可是不這樣就無法消滅藤甲軍。

不過,在平定南中之後,諸葛亮就開始集中軍力、物力北伐曹魏。他動員了所有的力量,五次北伐曹魏。可是在這些北伐中,我們都沒有看到過藤甲軍的身影。按理說藤甲軍的威力明顯,諸葛亮應該組建一支這樣的軍隊用於北伐。那麼,諸葛亮爲何沒有組建藤甲軍呢?

首先,藤甲的威力有限,只適合在南中作戰。藤甲軍的主要戰鬥力是依靠他們的藤甲,但是這種藤甲只是在南方特殊環境中的特殊產物。它的出現主要有幾個原因,一是就地取材,二是製作工藝簡單,三是適應當地環境。

當時烏戈國製作藤甲作爲自己的盔甲,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缺乏製作先進的金屬甲冑的原料和工藝。在這個方面,中原由於科技水平領先,製作的軍事裝備要凌駕於少數民族之上。漢朝的陳湯曾經說過,由於武器裝備的差距,一個漢兵能夠打敗五個胡兵。烏戈國當時與蜀漢的科技水平差距也差不多如此。

諸葛亮在消滅藤甲軍後,爲何沒有再組建來爲己所用? 第2張

因此,烏戈國纔會因陋就簡地採取山藤作爲製作甲冑的原材料。因爲這種山藤來自大自然,無需進行鍛造。再加上採取用油浸泡的方法,消除了乾燥後發脆易折的缺點。最重要的一點,是這種藤甲適合南方的潮溼多雨的自然環境,在作戰中能夠最大避免火攻的困擾。

不過,這種藤甲一旦離開了南方的作戰環境,就會寸步難行。我們知道,諸葛亮在平定南中後,就要發動北伐。北伐的戰場主要是在關隴一帶,這一帶氣候乾燥少雨,與南中的自然環境迥然不同。適合在南中作戰的藤甲,在乾燥的環境下,很難保持原有的特性。與其採取華而不實的藤甲,諸葛亮還不如用技術先進的金屬甲冑來裝備自己的部下。

其次,蜀軍並非不能在正面交鋒中取勝。在與藤甲軍的交鋒中,看似諸葛亮的部下吃了虧。其實從實際情況來看,蜀軍並沒有遭受太大的損失。在第一次與藤甲軍遭遇的時候,不知道藤甲特性的蜀軍吃了敗仗。戰鬥中蜀軍只不過是因爲措手不及被打退了而已,再從戰鬥後期蜀軍回到戰場觀察藤甲軍虛實的情況看,藤甲軍並沒有取得決定性的戰果,雙方只是打了一場小小的遭遇戰。

在諸葛亮佈置埋伏的時候,他安排魏延詐敗誘敵,魏延的表現是怏怏而去。這說明魏延並不懼怕藤甲軍,他對諸葛亮的安排是有意見的。不過諸葛亮這樣安排也有他不得已的地方,那就是諸葛亮需要的不是一場擊潰戰,而是一場殲滅戰。

孟獲最後的依靠就是藤甲軍,不消滅藤甲軍,孟獲就不會投降,戰爭也就將無限期地拖延下去。這個結果是諸葛亮不願意看到的。諸葛亮知道了藤甲軍怕火的缺陷,但是如果在正常交戰中,用火攻擊退了藤甲軍,也對戰役的結果不起多大作用。如果不採取火攻的話,蜀軍雖然能夠憑藉武器裝備的優勢擊敗藤甲軍,自己又會付出相當的代價。

因此,諸葛亮纔會煞費苦心地將藤甲軍引入盤蛇谷,用火攻一舉全殲。從這些情況我們可以看到,藤甲軍的實際戰鬥力比不上蜀軍。我們知道,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他的兩路軍隊都遭到了失敗。諸葛亮總結經驗,認爲主要原因是蜀軍的戰鬥力與魏軍存在差距。試想一下,比藤甲軍戰鬥力強的蜀軍尚且如此,諸葛亮何必多此一舉組建藤甲軍去北伐呢?

諸葛亮在消滅藤甲軍後,爲何沒有再組建來爲己所用? 第3張

第三,諸葛亮不是沒有組建南中的軍隊。其實,諸葛亮沒有組建藤甲軍,並不是代表他沒有組建南中的軍隊加入蜀軍。諸葛亮在平定南中後,將南中建設爲蜀漢的後方基地。他將南中出土的各種物資調入蜀中,大大增強了蜀漢的國力。在史書中記載,說南中“軍資所出,國以富強”。

諸葛亮不但利用南中的物力,來增強蜀漢的實力。他更重視南中的人力,來充實蜀軍的實力。諸葛亮在平定南中後,徵募了當地最強壯的男子編入了蜀軍,並且將他們和他們的家屬一萬多戶遷入了蜀中。這支由南中徵募的人員組成的軍隊,就是蜀軍中赫赫有名的“無當飛軍”,而擔任他們的統帥中就有著名的戰將王平。

在街亭之戰中,由於王平表現出色,諸葛亮將無當飛軍交給王平統領。王平和這支勁旅在北伐中屢建奇功。尤其是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他和司馬懿在滷城交戰。司馬懿親率主力攻打諸葛亮大營,派張郃攻打諸葛亮後方的王平的營壘。結果司馬懿被打得大敗,王平率領的無當飛軍也擊退了張郃的進攻。

諸葛亮以南中的精壯男子組建無當飛軍,當然要用先進的武器裝備武裝他們。至於說適應南中地區作戰,到關隴地區就不適用,而且製作繁複、華而不實的藤甲,自然就從蜀軍中被淘汰出去了。

結語:

諸葛亮在征討南中時,遇到了藤甲軍,這支軍隊給他造成了一定的麻煩。在平定南中後,諸葛亮並沒有重建這支戰鬥力強,具有自己獨特優點的軍隊,來充實加強蜀軍,這是有一定原因的,這主要與藤甲的質量和特點有關。

藤甲是適應當地多雨潮溼環境,當地百姓科技水平落後的產物,它就地取材,製作工藝簡單且輕便耐用。當時如果把它放在北伐作戰的關隴地區,就難以發揮作用。再加上諸葛亮徵募南中精壯男子組成了無當飛軍,自然會用先進的武器裝備武裝他們。這樣,藤甲軍就從蜀軍中淘汰了,諸葛亮也自然不會去組建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