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劉邦在洛陽安頓下來後,爲何又遷都長安?

劉邦在洛陽安頓下來後,爲何又遷都長安?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邦,即漢高祖,字季,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和軍事指揮家,西漢開國皇帝,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劉邦稱帝十分倉促。

滅掉項羽之後,劉邦幾乎是第一時間即下達了一道急令:速備車駕,趕赴定陶。

劉邦之所以急赴定陶,皆因此時的韓信手握十萬雄兵,且享有垓下大勝的威望,正駐軍在定陶,在劉邦看來,韓信若有異心,趁機爭天下,無人能與其爭雄。

爲了防止帝王大業功虧一簣,不給韓信留出一絲一毫動蠢蠢欲動的機會,所以劉邦急赴定陶,撕毀垓下之戰前與韓信、彭越“共天下”的約定,驅車直入韓信軍營,宣佈奪了他的軍權。

這一次,韓信與兩年前修武被奪兵權一樣,沒有任何反抗就交出了兵權。由此可見劉邦駕馭麾下的能力確實強悍,當然也可以說,劉邦對韓信吃得很透,知道他性格上的軟肋。

劉邦在洛陽安頓下來後,爲何又遷都長安?

奪得至關重要的兵權後,劉邦沒有照慣常的程序走,先選定國都,再稱帝,而是迫不及待地在定陶即了皇帝之位。

稱帝大事辦成之後,劉邦這才着手定都事宜。

漢王國的國都原本在關中櫟陽,如今關東廣大地區已在大漢帝國的統治之下,再以櫟陽爲都城,顯然已不符合實情。

秦朝的都城咸陽,也不是什麼好選擇,一來此時的咸陽已遭項羽火焚的差不多了,二來秦二世而亡,太晦氣。

選在哪裏纔算理想呢?

已成帝王的劉邦,有居天下中心的心態,因而他跳過秦朝徑自承續了東周的舊制,將都城選定在了原是東周國都的洛陽。

高帝五年春天,劉邦率領大漢文武百官一行人,向洛陽進發。

讓劉邦沒想到的是,剛在洛陽安頓下來不久,就有人提出建議:大漢應該遷都關中。

劉邦在洛陽安頓下來後,爲何又遷都長安? 第2張

提出遷都建議的人是一個無名小卒,名叫婁敬,此人臉膛粗黑,來見劉邦時穿着一件老舊的羊皮襖。原來,他是一個派去守衛隴西的戍卒,途徑洛陽時,遇到了一個當將軍的同鄉,這將軍同鄉將他帶進了宮。

進宮之後,婁敬第一句話就讓劉邦意識到眼前的無名小卒是個高人。

婁敬開門見山問劉邦,陛下定都洛陽,大概是想與周朝比試興隆吧?

因爲確實是這麼想的,劉邦只好點頭。

既能看出劉邦的心思,又敢貿然進宮建議遷都,這婁敬一定有一番關於遷都的高見。

高人在民間,此話一點不假呀。

劉邦在洛陽安頓下來後,爲何又遷都長安? 第3張

隨後,婁敬便將周與漢各自取得天下的過程詳細作了一個對比。婁敬分析說,周自先祖后稷開始,積善累德十餘世,在百姓心中享有極高的聲譽,因而纔會有四方賢士紛紛來歸,八百諸侯不期而會,進而才能滅了商紂,建立周朝。

周朝昌盛時,儘管洛邑這個地方,既無險阻可依,也無關隘可憑,但成康之世能以德治天下,不屯一兵一卒,八百諸侯,四方諸夷,莫不慕德賓服。

但是等到周室衰微,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天下莫朝,周天子困居洛邑徒成一傀儡而已。

接下來,婁敬給洛陽下了一個十分經典的評語:(此地)有德則易王,無德則易亡 。

拿這句話來看當下的大漢帝國,天下初定,至今哀鴻遍野,這種情況下就要與成康之世並稱興隆,客氣地說,這不是不智,不客氣地說,這就是腦袋進水了。

將洛陽否掉之後,婁敬提出了建都關中的建議。

高人給出的理由很形象,立都關中,就是扼住天下的喉嚨,再擊打它的脊樑!秦地負山帶河,四塞爲固,縱使猝然遭變,也可據險固守;哪怕山東大亂,秦地仍可保全。

這就是局外高人看局中事。

劉邦聽完這一席話,對定都洛陽產生了懷疑,尤其想到洛陽一馬平川,心中更是驚懼不安。

可召來羣臣商議,羣臣皆投反對票,說什麼一個老戍卒狗屁不懂,怎麼把他的屁話當成真知灼見。

羣臣這麼說,不是因爲愚昧,而是因爲私心重。因爲這幫傢伙多是山東人氏,他們不想再入關中,遠離故土。

劉邦在洛陽安頓下來後,爲何又遷都長安? 第4張

但劉邦是清醒的,於是他又找來能斷大事的張良。

張良說,我贊同老戍卒的意見。

當然,光贊同是不夠的,張良必須說出他的理由。

張良所說的理由,依舊很運籌帷幄。他分析說,洛陽形勢容易四面受敵,的確不是用武之地。而關中左依崤函,右扼隴蜀,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據三面而守,獨留一面東控諸侯。諸侯安定,天下谷粟經河渭而西到京城,諸侯有變,順流而下也足以委輸。

說完這些,張良借用古人的一句說法,最終助劉邦拍了遷都長安的板——昔人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誠非虛言。

張良看的如此清晰明白,何以不早早地發聲反對呢?

只能說,再高的高人,只要在局中,都有坐困的時候。

大漢建國之後,張良更多地想的是退,而不是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