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如何評價周昭王的南征?翟王南征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如何評價周昭王的南征?翟王南征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昭王南征,指的是周朝中期,周昭王對虎方、荊楚和揚越等地區發動的平亂征伐,同時不斷向南擴張華夏疆域。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西周中期,在江漢地區以南的虎方、楚蠻和揚越等部落開始叛亂,公元前980年,(昭王十六年),周天子一怒之下,以曾國、鄧國和鄂國等諸侯國爲先鋒 ,率領大軍,渡漢水,跨過長江南征,取得了一系列戰果,從昭王十六年開始,親率大軍南征虎方、荊楚、揚粵等地,經由唐(今湖北隨州西北)、厲(今湖北隨州北)、曾(今湖北隨州)、夔(今湖北秭歸東),直至江漢地區,大獲財寶,鑄器銘功。周昭王十九年,昭王第三次親帥六師南征,當時的南夷(漢水流域諸國)、東夷(淮水流域諸國)的二十六邦國均來朝見。

周昭王取得南征勝利,凱旋迴師渡漢水時,因攜帶俘獲的大量戰利品青銅(即考古銘文中的“孚金”),導致橋樑垮塌,墜入水中,死於漢水之濱。

如何評價周昭王的南征?翟王南征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影響

“昭王南征而不復”對周王朝的南方諸候國是一個打擊,從此,到周宣王時,周人又大規模征討漢水以南區域(參見方叔伐楚)。在連續幾代的多次伐夷之役中,周王朝出動了一定的財力和兵力,正是在這樣的形勢下,虎方、楚蠻和揚越等部落被迅速平定,周朝中南方鎮國曾國實力大大增強。

這次戰爭的最終結局是周王朝軍隊平定虎方、楚蠻和揚越等部落的叛亂,但周昭王因橋樑垮塌而淹死,是西周建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挫折,國威也因此而受影響。昭王死後,周兵因爲是在班師途中,就祕不發喪。這一方面是怕動搖己方的軍心,另一方面是怕鄂地和揚越其它部落知道了會乘喪出擊。幾百年後,從春秋起,楚國逐漸發展成爲春秋五霸之一,替代了原來的南土曾國的地位,雄踞南方,問鼎周疆。

吸取昭王經驗教訓後即位的穆王和他的執政大臣們不僅把以成周爲中心的軍事防禦體系的重點兼顧北線和南線,而且注意整軍習武,並有目的地與周邊民族加強友好往來,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來自邊疆的壓力。

如何評價周昭王的南征?翟王南征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第2張

評價

周軍戰爭的情況似屬偶然,但從周朝當時的情況推斷,也有可引以爲鑑的教訓:一是周王朝國勢強大後,不再像周文王、周武王時那樣重視從政治上爭取團結四方非華夏族方國部落,而是依仗強大軍事力量去征服,這就必然激化與各族的矛盾,遭到各族人民的反對,浮橋傾覆也好,膠船解體也罷,都與得不到當地人民的支援有關。其次,在軍事指揮和部署上有欠缺,南征大軍中缺少有軍事經驗的將領,著名大將伯懋父未與昭王同時出征,而是遠在炎師駐守。昭王只顧統率王師和曾國、鄧國、鄂國等諸侯大軍與虎方、荊楚交戰,沒有注意突變的天氣和自然災害 ,纔會出現浮橋突然傾覆或膠船解體而得不到救援,造成無可挽回的軍事損失。第三,由於東征和第一次南征的勝利,將帥們產生麻痹輕敵思想,認爲只要軍事力量強大就可征服敵人,根本沒有全面考察敵方佔據的地理環境有何影響,更沒有爭取有關地區虎方、楚蠻和揚越等部落人民的支持,故行軍中遇到特殊事件發生時,不能採取應急措施擺脫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