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李善長已經集榮華於一生,爲何沒有檢舉胡惟庸的謀反呢?

李善長已經集榮華於一生,爲何沒有檢舉胡惟庸的謀反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2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善長,明朝開國功臣,跟隨朱元璋四處征戰,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戰功。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1390年,七十七歲的李善長奔赴刑場,他的妻女侄弟等全家七十餘人一起陪葬。這位曾經位極人臣,聲名顯赫的開國第一功臣的人生就此落幕。

一年之後,虞部郎中王國用上疏爲他喊冤,認爲於情於理李善長都沒有參與謀反的理由。朱元璋並雖然沒有采納但是也沒有怪罪他。很多人據此認爲李善長沒有參與謀反,是冤假錯案,其實,事情並非那麼簡單。

李善長沒有以實際行動參與謀反,並不代表他就沒有罪,作爲朝廷重臣,明明知道胡惟庸謀反,沒有揭發檢舉,即是罪不可恕。

那麼,已經集榮華富貴於一身的他,到底爲什麼要做此選擇呢?我們先從他的性格說起。

性格忮刻

關於李善長的性格,《明史》有明確記載:“善長外寬和,內多忮刻。”這是說他表裏不一,外表看似寬和,但是實際上,他睚眥必較。他常常依靠鄉土關係,拉幫結派,並對冒犯他的人極力排擠打壓。據《明史》記載:

參議李飲冰、楊希聖,稍侵善長權,即按其罪奏黜之。

這裏是說當時的參議李飲冰和楊希聖,因爲稍微侵犯了李善長的權力,李善長就把他倆以罪罷免。如果說李冰飲和楊希聖官小沒權威,那麼時任中書右丞的楊憲就不能這麼說了。

李善長已經集榮華於一生,爲何沒有檢舉胡惟庸的謀反呢?

1367年“上適以事責丞相李善長”,楊憲便聯合檢校凌說、高見賢、夏煜攻擊李善長“無宰相才”。李善長心生嫉恨,後來抓住他犯錯的機會,“奏憲排擠大臣,放肆爲奸”。導致楊憲遭到朱元璋的殺害。

還有人可能會說,楊憲本來就不是什麼好人,那麼我們再來看看劉基。同年不久,朱元璋就丞相一事徵求劉基意見的時候,第一句話就是:

是數欲害君,君乃爲之地耶?

由此可見,李善長睚眥必較的性格以及之前對劉基的數次陷害,朱元璋早已心知肚明。

李善長一直就想要陷害劉基,儘管沒有得逞,但是劉基對李善長也是心有顧忌,一次“李善長與中丞劉基爭法而訽”,“基不自安,請告歸。”

但是,即便如此,李善長及其心腹胡惟庸也沒有就此罷休,神機妙算的劉伯溫最終還是被胡惟庸毒死。

李善長已經集榮華於一生,爲何沒有檢舉胡惟庸的謀反呢? 第2張

綜上來看,李善長是一個表面上很寬和,內心睚眥必較的人,又是一個心有怨恨就必然除之而後快的人。那麼,他對朱元璋是否也有積怨呢?且看下文。

積怨太深

1354年朱元璋在去攻打滁州的路上,李善長前來迎謁,兩人相見恨晚,李善長拿劉邦的例子激勵朱元璋,朱元璋甚喜。自此之後他就跟着朱元璋征戰南北,忠心耿耿,多有勞功。

我們知道,之前(1367年)朱元璋曾因事責怪李善長,對李善長不滿,並有換相的想法。儘管後來朱元璋還是讓他擔任了丞相。

但是,儘管如此,畢竟之前有“換相”一說,李善長對朱元璋儘管心裏稍有平衡,但是還是有所芥蒂。

等到楊憲、汪廣洋、胡惟庸獲罪之後,李善長“貴富極,意稍驕”,引起朱元璋的不滿。李善長因病致仕,朱元璋讓他在濠州監督中都的建造,這一呆就是好幾年。

李善長已經集榮華於一生,爲何沒有檢舉胡惟庸的謀反呢? 第3張

雖然朱元璋賜給他了很多賞賜作爲補償,但是以李善長的性格,他肯定還是心有不滿。

朱元璋可能也比較懂他,爲了緩和這種尷尬的氣氛,1374年,提升了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和他的兒子的官制。1376年,朱元璋又把臨安公主嫁給了李善長的長子。

可是,即使這樣似乎也平復不了李善長的怨氣。因爲就在臨安公主大婚不久。《明史》又記載了這麼一件事情:

御史大夫汪廣洋、陳寧疏言:“善長狎寵自恣,陛下病不視朝幾及旬,不問候。駙馬都尉祺六日不朝,宣至殿前,又不引罪,大不敬。”

朱元璋病了將近十日的時間,李善長連一句問候也沒有,他的兒子李祺經六日不上朝,也沒有告罪,這是對朱元璋的大不敬,也是對朱元璋不滿的表現。結果,朱元璋就消減了李善長1800石的年俸。

從以上幾件事情可以看出,李善長與朱元璋的關係其實已經大不如以前,他們之間的交往總是磕磕絆絆,不夠融洽,朱元璋的幾次不滿和對他的“敲打”肯定讓他心中積怨不少。

這從他的性格以及他對待其他大臣的態度就可以推測出來。只不過,他面對的是皇帝朱元璋,因此,只能選擇隱忍。但是,一但遇到好的時機,他可能就會露出自己的真面目。是否如此,還得且看下文。

自釀苦酒

1380年,胡惟庸案爆發,坐黨論死的人很多,雖然當時就有人揭發李善長與此案有關,朱元璋依然看在勳舊的面子上沒有深究。

李善長已經集榮華於一生,爲何沒有檢舉胡惟庸的謀反呢? 第4張

1385年,當時有人告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參與胡惟庸案,但是朱元璋還是下詔免死。但是“善長不謝,帝銜之。”不管怎樣,朱元璋儘管嗜殺成性也還是念舊情的。

1390年,李善長已經到了七十有七的年紀,仍然“耄不檢下”,還從湯和那兒接衛卒建營第。同年,李善長的親戚丁斌犯法,李善長又數次爲他求情。

結果,朱元璋大怒,對丁斌嚴加審訊,得知他以前在胡惟庸家做事,並供出了李存義勾結胡惟庸的事實。朱元璋又下令逮捕李存義,李存義又供出了當時替胡惟庸勸說李善長參加謀反的經過。《明史》記載了胡惟庸總共對李善長勸說了四次:

1、使存義陰說善長。善長驚叱曰:“爾言何爲者!審爾,九族皆滅!”2、又使善長故人楊文裕說之雲:“事成當以淮西地封爲王。”善長驚不許,然頗心動。3、惟庸乃自往說善長,猶不許。4、復遣存義進說,善長嘆曰:“吾老矣。吾死,汝等自爲之!”

這些證據足以明證,李善長和胡惟庸案密切相關。朱元璋忍無可忍,纔出現了我們文章開頭的一段內容。後來,王國用冒死呈上奏疏,爲他鳴冤。朱元璋“雖不能用,亦不罪也。”

李善長已經集榮華於一生,爲何沒有檢舉胡惟庸的謀反呢? 第5張

很多人據此認爲,朱元璋承認了李善長沒有參與胡惟庸案。但是,有一個問題我們要清楚:我們雖然承認李善長確實沒有參與胡惟庸案,但是,作爲一個朝廷重臣卻沒有對這種謀逆之事進行檢舉揭發,這早已是罪不可恕。

那麼,話到此處,我們就可以明白李善長做此選擇的原因了。在四木看來,儘管之前李善長對朱元璋忠心耿耿,但是隨着朱元璋時不時地對他“敲打”,他早已心生積怨,對朱元璋早已不滿,雖然他睚眥必較,但是苦於是沒有辦法。

胡惟庸謀反,他不加薦舉告發,而是任由其發展,想要坐收漁翁之利,這是他對朱元璋積怨已深,早已不滿的表達,也是他做的最冒險的一場人生賭注。

這樣看來,心有積怨而又睚眥必較的性格纔是他最終選擇鋌而走險,選擇不去檢舉揭發胡惟庸的真正原因。這也正驗證了那句至理名言:“性格決定命運!”

其實,從上面他和朱元璋的交往我們可以看出,朱元璋對他手下留情可不止一次,如果他沒有積怨太深,又不是睚眥必較,而是去主動選擇揭發檢舉胡惟庸的謀反陰謀,那麼他的最終命運可能就得另說了。

所以,誠如陳梧桐所說:“李善長之被誅殺,固然是朱元璋強化君主專制的必然產物,但是也是李善長自釀的一杯苦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