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善長是因爲胡惟庸而被殺的嗎 朱元璋爲什麼要殺李善長

李善長是因爲胡惟庸而被殺的嗎 朱元璋爲什麼要殺李善長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李善長是怎麼死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朱元璋的確是殺了不少自己的開國功臣,而且明初四大案在歷史上也是非常的有名,而其中的胡惟庸案牽連甚廣,這其中還包括了另一個很有名的開國功臣李善長。只是,表面上看起來,李善長是被胡惟庸牽連才死的,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的嗎?李善長爲什麼會被處死,朱元璋殺掉李善長的原因究竟爲何?

李善長是因爲胡惟庸而被殺的嗎 朱元璋爲什麼要殺李善長

李善長是被胡惟庸牽連嗎

朱元璋出身低微,靠個人魅力吸引了大批文臣武將的擁護,他擔心太子不能降服這些功臣。朱元璋可以說祖宗八輩都是根正苗紅的貧農,他的父母兄長都在元朝末年的災荒中餓死了,連塊埋葬的地方都沒有,要不是鄰居劉繼祖給他 一塊墳地,朱元璋的家人都要曝屍荒野。朱元璋爲了活命,只好去皇覺寺裏去當和尚。

李善長是淮西集團的老大,淮西集團是朱元璋賴以起家的本錢,其政治地位自然非同一般,作爲淮西集團的靈魂人物 ,李善長在富貴兼得的同時 ,還驕橫專擅,憑藉手中的權力頣指氣使,凌駕於百官之上 ,極力打壓持不同見證者,這當然會招至非淮人集團和朱元璋的不滿。李善長也有一點”不作死就不會死”的意思,他在位期間,“外寬和,內多忮刻”,一但有人得罪了他,他輕則貶官,重則殺頭,可謂是囂張至極,而且,他在位期間,逼走了劉伯溫,把大權盡入自己手中,而這也是他最後被殺的伏筆。

或許,李善長並沒有想過謀反,也沒有同意胡惟庸等人的行爲。只是,年歲已大,沒有力氣去管。而此時,朱元璋正在思考着要不要廢掉丞相,解決這個一千多年以來的矛盾,防止大權旁落。雖然除掉了胡惟庸,廢除了丞相,但是李善長這個國公勢力不可小覷。朱元璋依舊感覺到自己的權力受到威脅,最終找了個理由清除掉了李善長,以絕後患。

胡惟庸在朝時,曾想拉李善長下水,善長不從,胡拉李善長的弟弟勸說善長,時間久了,善長終於說了一句“吾老矣,吾死,汝等自爲之".這句話後來由於李善長的下人屈打成招說了出來。朱元璋便由此定下他的謀反罪,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李善長既無謀反的野心也無那個必要,胡惟庸若是做了皇帝,李善長不過也是人臣第一,同現在沒區別。

李善長是因爲胡惟庸而被殺的嗎 朱元璋爲什麼要殺李善長 第2張

李善長簡介

李善長(1314年—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遠(今安徽定遠縣)人。明朝開國功臣。李善長少時愛讀書有智謀,後投靠朱元璋,跟隨征戰,出生入死,功勞頗多,比肩漢代丞相蕭何。

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後封宣國公,奉命監修《元史》,編寫《太祖訓錄》、《大明集禮》等書。

洪武三年(1370年),授號“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晉升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進爵韓國公,年祿四千石,子孫世襲,可謂位極人臣。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胡惟庸黨追問,朱元璋將李善長連同其妻女弟侄七十餘人一併處死,年七十六歲。南明弘光政權追諡襄愍。

李善長是因爲胡惟庸而被殺的嗎 朱元璋爲什麼要殺李善長 第3張

胡惟庸案

胡惟庸案又稱胡黨之獄,簡稱胡獄,爲明初四大案之一。除掉胡惟庸後,朱元璋罷左右丞相,廢中書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後設殿閣大學士供皇帝作爲顧問,朱元璋結束了中國的丞相制度,加強了專制皇權。

另設內閣供皇帝做爲顧問。內閣大學士的權力不如宰相,只有「票擬」權力,先送宦官,再由宦官上呈與皇帝。從此明朝名義上再無丞相一職,後來在永樂帝后由內閣首輔實質取代。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謀不軌”罪誅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時殺御史大夫陳寧、中丞塗節等數人。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頒佈《昭示奸黨錄》,以夥同胡惟庸謀不軌罪,處死韓國公李善長、列侯陸仲亨、已故的滕國公顧時的子孫等開國功臣。後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北元),究其黨羽,前後共誅殺3萬餘人,時稱“胡獄”。

李善長是因爲胡惟庸而被殺的嗎 朱元璋爲什麼要殺李善長 第4張

爭議

明代史籍中關於胡惟庸案的記載多有矛盾,因此關於其是否確實謀反,當時便有人懷疑,明代史學家鄭曉、王世貞等皆持否定態度。也有學者指出:所謂的胡惟庸案只是一個藉口,目的就在於解決君權與相權的矛盾,結果是徹底廢除了宰相制度,大大加強了皇帝專制集權。

晚明學者錢謙益說:“雲奇之事,國史野史,一無可考。”《明史》說“惟庸既死,其反狀猶未盡露”。後世懷疑這根本是朱元璋對相權威脅君權恐懼,故引發殺機,甚或濫殺無辜。早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就命令以後臣下上奏書,不許“關白”中書省(大臣奏事時,中書省不必知道)。洪武十三年(1380年)廢除丞相制度之舉,只是不許“關白”中書省的延續,意思是大權獨欖,集自古以來皇權、相權於一身,從此六部尚書直接對皇帝負責。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六月,太祖御奉天殿,敕諭文武羣臣說:“自古三公論道,六卿分職。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多有小人專權亂政。我朝罷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事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以後嗣君並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設立者,文武羣臣即時劾奏,將犯人凌遲,全家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