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關羽北伐襄樊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關羽北伐襄樊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羽北伐襄樊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稱漢中王以後,加封關羽爲前將軍。不久關羽從江陵出發,北伐襄樊。此戰關羽先是擊敗了曹操手下曹仁、于禁兩員大將,重創曹軍,幷包圍了襄陽、樊城,一時威震華夏。不過隨即呂蒙就趁關羽北伐,荊州空虛的機會,襲取了荊州。關羽得到消息以後倉促撤軍,半路上因爲士兵家眷大多被吳軍俘虜,軍心渙散而潰逃,關羽也因此兵敗被俘,最終遇害。

丟失荊州對於蜀漢來說影響巨大。這不僅讓劉備少了差不多一半的地盤,而且荊州也是諸葛亮《隆中對》中,北伐中原的重要出發點,這麼一來《隆中對》就徹底失去了實行的可能。加上此後劉備爲了奪回荊州,給關羽報仇出兵伐吳,結果在夷陵戰敗,蜀軍再次遭到重創,精銳幾乎損失殆盡,實力大損。因此荊州失守通常被視爲蜀漢由盛轉衰的轉折點,這又和關羽北伐襄樊,造成荊州空虛有着很密切的關係。

而關羽爲什麼出師北伐,在史書上沒有提及具體原因,因此歷來有很多猜測。比如現在網上有些人就認爲關羽是因爲在劉備奪取益州、漢中兩仗中都沒有立功,爲了證明自己的能力而擅自北伐。下面我們就根據史書上的資料來分析一二,看看關羽究竟爲什麼會率軍北上。

關羽北伐襄樊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首先來說,關羽擅自北伐的可能性不大。

劉備稱漢中王以後,封關羽爲前將軍,假節鉞。在漢代,“假節鉞”意味着君主親臨,確實具有直接調動軍隊,發動戰爭的權力。不過東漢末年軍閥混戰,諸侯對於軍權都格外重視,輕易不會讓手下獨斷專行,而是要由自己把握。因此“假節鉞”往往只是代表榮譽,不再像先前那樣權力巨大。

而且關羽雖然沒有在益州、漢中之戰中立功,但是劉備入川以後,爲了奪取益州、漢中,從荊州抽調走了大批精兵強將,荊州留守的兵力有限。關羽能在兵力有限的情況下保持荊州不失,已經是大功一件,根本沒必要通過北伐證明自己。更何況關羽對於劉備一直忠心耿耿。不大可能爲了一己私利而挑起這麼大規模的戰爭。

因此關羽不大可能是擅自出兵北伐。

其次,從劉備集團其他軍事行動來看,關羽應該是奉命攻打襄樊,爲接下來大舉北伐做準備。

按照《三國志·劉封傳》的記載,就在關羽北伐的同時,劉備命宜都太守孟達從秭歸出兵,北上攻佔了房陵郡,殺死了房陵太守蒯祺。之後孟達又繼續向上庸進兵,而劉備擔心孟達兵力不足,於是命劉封從漢中順流而下,和孟達一共攻取了上庸、新城等地。

命達從秭歸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爲達兵所害。達將進攻上庸,先主陰恐達難獨任,乃遣封自漢中乘沔水下統達軍,與達會上庸。

孟達原本手下有兩千兵馬,後來劉備又將法正手下的兩千人也撥給他統帥,這樣孟達就有了四千兵馬。劉封這一路蜀軍有多少,史書上沒有提及。不過既然《三國志》中說劉封是去“統達軍”,那麼就是擔任主帥,所帶兵馬至少也應該和孟達相當,甚至可能更多。因此劉備爲了奪取上庸,出動的總兵力大約是一萬人左右,可謂不少。

庸位於漢中東北,大約就是現在湖北竹山縣西南,這裏大多是山區,土地貧瘠,人口稀少,經濟價值不大。不過從這裏出發可以直達曹操佔據的荊州北部宛城、襄陽、樊城等地,是連接漢中、荊州北部的交通要衝。因此劉備此舉很明顯,就是爲了打通漢中到荊州北部的交通線。

而另一方面,劉備在離開漢中時,任命魏延爲漢中太守,原本大家都認爲會被留下來留守漢中的張飛,卻被派到了閬中。從閬中出發,北上經米倉道可以抵達漢中,向東經江州就到了荊州。張飛是劉備手下僅次於關羽的大將,劉備將他放在這裏顯然是有意必要時增援荊州。

劉備的一系列動作表明,他在奪取漢中以後,開始逐步將軍事重心轉移到了荊州方向。因此關羽北伐襄樊,應該也是劉備的命令。

當然,考慮到漢中之戰剛剛結束不久,劉備自身損失也不小,還無力大舉北伐,加上荊州自身的兵力有限,他讓關羽北上,應該只是一次目的有限的軍事行動。也許是爲了牽制駐守宛城的曹仁,爲劉封、孟達奪取上庸創造條件,也可能是試探性北伐,以作爲將來軍事行動的依據,原本並不會持久。

只是誰也沒想到關羽北伐襄樊居然能連敗曹仁、于禁兩員大將,水淹七軍,讓曹操遭受重創,襄陽、樊城看上去馬上就能拿下,諸葛亮《隆中對》中一旦天下有變,可以一路出荊州向宛、洛,劉備出益州攻打秦川的規劃似乎就在眼前,才導致了這次北伐在短時間內無法結束,給了呂蒙可乘之機。

所以綜合來看關羽北伐襄樊,應該還是出自劉備的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