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關羽在北伐襄樊時,爲何會讓麋芳、傅士仁留守荊州?

關羽在北伐襄樊時,爲何會讓麋芳、傅士仁留守荊州?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糜芳、傅士仁能力一般,卻被關羽委以重任,背後的原因讓人惋惜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荊州之戰中,關羽失敗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麋芳和傅士仁的投降。由於麋芳和傅士仁的投降,使得荊州最重要的兩座軍事重鎮公安和江陵落入了東吳手中。這使得關羽敗走麥城,不久在逃往蜀中的時候被吳軍擒殺。那麼,關羽在北伐襄樊的時候,爲何要留下麋芳、傅士仁留守荊州呢?

關羽在北伐襄樊時,爲何會讓麋芳、傅士仁留守荊州?

一、 麋芳、傅士仁投降的危害。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在這場戰役中,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取得了輝煌戰果。曹操甚至想遷都,來躲避關羽的鋒芒。在這個時候,孫權和曹操取得聯繫,要襲擊關羽的後方荊州,來爲曹操效力。

孫權趁關羽後方空虛的時機,派呂蒙白衣渡江,襲擊了荊州。呂蒙先進攻公安,守衛公安的傅士仁投降了呂蒙。隨後,東吳的大軍進攻江陵,守衛江陵的麋芳也投降了。這兩座軍事重鎮的投降,使得荊州失去了防守依託。東吳的軍隊如同摧枯拉朽一般,直插荊州縱深,奪取了宜都,封閉了關羽入川的通道。

更爲嚴重的是,關羽部下的家眷都在江陵,他們落入吳軍的手中,使得關羽的部下都失去了戰心。這樣,在關羽回軍荊州的時候,在落入東吳包圍圈的同時,他的手下大軍也離散了。關羽在衆叛親離的情況下,只得走保麥城,不久在逃往蜀中的路上,被東吳伏兵擒殺。

麋芳、傅士仁的投降,是關羽敗亡的重要原因。他們不戰而降,置關羽於死地。其實在東吳襲擊荊州之前,關羽也接到過警報。曹操爲了坐山觀虎鬥,挑起關羽於孫權的爭鬥,他故意將孫權的密信一式兩份,分別射入被圍的樊城和關羽的大營。

關羽在得到東吳要襲擊荊州的情報後,也做出了他自己的判斷。他面對唾手可得的戰果,不忍心放棄即將要奪取的樊城撤退。他一是害怕這個情報是曹操故意散佈的消息,動搖自己的軍心,讓自己不戰而退。二是關羽對江陵的防務十分有信心,認爲即便是東吳攻打江陵,也不會很快會奪取江陵。這樣,自己也可以在東吳奪取江陵之前,趕回去救援。

按照一般的情況,關羽的判斷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爲江陵和襄樊的陸路距離只有五百里,關羽要想趕回江陵,只需要幾天的時間。而江陵的防禦設施十分完備,東吳想要奪取,也不是短期就能奪取的。這一點,從歷史上也可以得到證實。

當年赤壁之戰後,周瑜爲了完成全據長江的戰略目標,將目光死死盯在了江陵。他率領吳軍與曹仁爭奪江陵,經過長達一年的爭奪,才奪取了江陵。在夷陵之戰後,曹魏對東吳也發動了攻擊,其中魏軍一路主力張郃的目標就是江陵。當時守江陵的東吳主將是朱然,他的手下只有五千人能夠戰鬥。張郃包圍江陵,圍攻了很長時間,最後也只能撤軍。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麋芳、傅士仁如果真想守衛江陵、公安的話,他們是能夠堅守到關羽到來的。如果那樣,關羽的悲劇就可能避免。但是,由於他們臨陣動搖,貪生怕死,最終造成了荊州之戰的失敗。

關羽在北伐襄樊時,爲何會讓麋芳、傅士仁留守荊州? 第2張

二、 關羽爲何讓麋芳和傅士仁守荊州。

關羽在出兵襄樊的時候,留下麋芳和傅士仁鎮守後方。可是讓關羽大跌眼鏡的是,這兩員將領完全辜負了關羽的重託,在東吳襲來的時候,竟然不戰而降,讓自己陷入絕境。關羽明知荊州後方的重要性,爲什麼還要讓這兩位不靠譜的將領來守衛它呢?

這是因爲麋芳和傅士仁的身份在劉備陣營中並非是泛泛之輩。傅士仁是劉備的同鄉,如果按照劉備的經歷推斷,他應該是跟隨劉備來到荊州的人員之一。我們知道,劉備到荊州的時候,手下的人員不滿千人。再加上赤壁之戰,平定荊州南部的戰爭,他手下的那些早期追隨者就更少了。作爲很早就跟隨劉備的將領,傅士仁自然深得劉備的信任。

而麋芳的地位更是比傅士仁還要重要。他和哥哥糜竺也是劉備的早期追隨者。他們在劉備徐州兵敗,走投無路之時,將妹妹嫁給劉備,並且將家產全部資助給了劉備,使得劉備得以東山再起。他們都有一定的能力,史書記載他們弓馬嫺熟,擅長騎射。作爲劉備的老部下,還是劉備的外戚,自然地位要高人一等。

因此,劉備在入川時,將麋芳和傅士仁留下輔佐關羽,是有着他的考慮的。而在荊州的留守人員中,論資歷、地位、能力,沒有人能夠超越他們。因此,關羽在北伐襄樊的時候,讓麋芳、傅士仁留守荊州,是必然的選擇。

但是,劉備派麋芳、傅士仁留守荊州,過多考慮了他們的忠誠,卻沒有考慮他們的能力。麋芳和傅士仁在歷史上,都沒有看到他們在戰場上有什麼優異的表現。可以說,他們在劉備陣營中,能夠得到這種地位,純粹是依靠他們的資歷和對劉備的忠誠。

正是缺乏獨當一面的能力,使得他們在面對東吳優勢兵力奇襲的時候,都慌了手腳。傅士仁本來還想抵抗一下,結果在敵人的恫嚇下,就乖乖投降了。而麋芳做得更是過分,在能夠守衛江陵,城中還有部下自願守衛的情況下,他居然主動出城去迎接呂蒙了。

關羽在北伐襄樊時,爲何會讓麋芳、傅士仁留守荊州? 第3張

有人說麋芳、傅士仁的投降是因爲關羽平日裏過於高傲,對他們欺壓過甚。這讓他們心懷不滿,在東吳襲擊的時候就投降了東吳。其實我們看他們和劉備的關係,就算他們與關羽交惡,他們爲了劉備也應該堅守一時。其實,他們投降東吳的原因,就是能力低下,貪生怕死。他們無法處理複雜的形勢,又不想戰死,於是在敵人的威脅下,就輕易投降了。

三、劉備對荊州人員任用失誤的責任。

從傅士仁和麋芳的任職,我們可以看出劉備對荊州人事安排的失誤之處。那就是劉備過於重視益州,將荊州的主力抽調一空。同時也過於倚重關羽的軍事能力,沒有給荊州留下有能力的重要將領。正是這一點,加速了關羽的敗亡。

在諸葛亮的《隆中對》中,將跨有荊益作爲劉備發展戰略的第一步。他將益州作爲北伐秦川的基地,並且讓劉備作爲這支軍隊的主將。而龐統則認爲益州應當作爲劉備陣營的大本營,要把根本之地放在益州。不管劉備對這兩種建議如何選擇,他都是必須入主益州的。

因此,劉備在奪取益州之戰的末期,陸續將荊州的主力調入益州。以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爲首的援軍大舉入川,一舉奪取了成都,奠定了勝局。我們可以看到,與荊州人才匱乏相對應的是,蜀中是人才濟濟。文有諸葛亮、法正、黃權、劉巴等人,武有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魏延等人,這就顯出兩者之間的不平衡了。

一方面的荊州只剩下關羽獨自支撐大局,一方面是益州人才過剩,有很多人無所事事。這對荊州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在湘水之爭時,東吳就對荊州發動了襲擊。在很短的時間裏,呂蒙就奪取了桂陽、長沙和零陵三郡。關羽雖然率領軍隊救援,可是被魯肅率軍阻擋在益陽,只能眼睜睜看着東吳攻城略地。

可是這一幕並沒有讓劉備君臣汲取經驗教訓。在湘水之爭時,劉備率領益州的主力前往荊州救援。毋庸置疑,在這支軍隊裏,肯定包括了劉備手下的主要將領。如果劉備汲取了湘水之爭的經驗教訓,他就應該留下一兩員得力干將在荊州,幫助關羽守衛荊州。

實際上,在益州沒有必要留有那麼多重要將領。如果劉備將張飛、趙雲、馬超、魏延這些將領中,留下一兩位在荊州給關羽做副手,關羽在用人方面就不會那麼窘迫了。在他北伐襄樊的時候,就會有得力的將領守住荊州。這樣,東吳在偷襲荊州的時候,形勢就完全不同了。只要關羽的副手能夠堅守數日,關羽就能夠趕回荊州,荊州就不會丟失,關羽也不會敗亡,那麼歷史的走向就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結語:

正是劉備對荊州地位的輕視,再加上對關羽軍事能力的過度倚重,使得他將荊州的重要人才都抽調到了蜀中。這造成了益州的人才浪費,而荊州的人才卻極度匱乏。這顯示了劉備在戰略上的短視,正是這一點,造成了荊州失守的悲劇。

這使得關羽在北伐襄樊的時候,由於手下沒有得力的將領,只能讓麋芳、傅士仁留守荊州。他們雖然資歷老,對劉備忠誠,但是能力確實一般。這使得他們在遇到東吳奇襲時,根本沒有處理這樣突發事件的能力。再加上兩人貪生怕死,只得輕易的投降了東吳,造成了關羽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