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天工開物作者宋應星青年時也曾科舉失意

天工開物作者宋應星青年時也曾科舉失意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勤勞而勇敢的中華民族曾經取得過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無論是在科技,經濟還是文化方面,我們都曾經領先於整個世界。在那些創造過驚人成就的人當中,明末清初的科學家宋應星絕對是不容忽視的一位。他在自然科學和人文領域都取得過驚人驚歎的成績,而由他所編寫的《天工開物》一書,早已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成爲了整個世界的珍貴財富。 

天工開物作者宋應星青年時也曾科舉失意

宋應星雕像

宋應星的命運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麼順利。他出生在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小時候也被家裏人教導要努力考取功名,走上仕途。他也是如此要求自己的,但是現實卻給了他沉重的打擊:在先後兩次考取了鄉試的情況下,他參加之後的會試確是輸得一敗塗地。或許是他被打擊得灰心喪氣了,在第五次考取會試失敗之後,他便立下了永不參加科舉考試的決定。

科舉這條路走不通,他便把其餘的時間都用在研究農業和手工業的生產和技術上。他常常深入農田和紡織婦女家中實地考察他們的生產情況,因此得到了第一手的資料。另外他還大量翻閱前人所留下的史書典籍,並結合自己在實踐中的所見所聞對典籍上的內容加以甄別。通過持續不斷地努力,他寫下了《天工開物》這本鉅著。而這本書內容豐富,圖文並茂的書也使他轟動一時,至今仍然被許多人所推崇和查閱。宋應星能夠寫出曠世鉅作靠的並不是他的聰明才智,而是他日復一日地觀察和思考。這應該是我們每個人通往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東西了。

 宋應星青年時曾考取舉人

在中國古代漫長的封建社會歷史中,科舉一直是普通平民子弟能夠從社會底層進入上層社會的一條重要也可以說是唯一的一條途徑。自從科舉制度在隋朝被創立以來,經過唐朝的進一步完善和修改,已經成爲了朝廷選舉官員的重要通道。無數的古代青年那時候的最大夢想便是“十年寒窗苦讀時,一朝成名天下知”,但是有的人卻偏偏放棄了這條道路,比如著名科學家宋應星。  

天工開物作者宋應星青年時也曾科舉失意 第2張

宋應星雕像

其實宋應星並不是一開始就對考取功名毫無興趣之人。他出生在一個已經沒落的官僚家庭,因爲家庭的關係父母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高中,出人頭地。而宋應星也是這麼做的。他在書塾中讀書的時候他便十分刻苦努力,才幾歲便能作詩,看過的書能夠做到過目不忘。後來他和他的大哥一起參加了鄉試,在一萬多名考生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宋應星自然是十分欣喜,以爲距離自己高中的日子不遠了。然而他的好運氣似乎到頭了,隨後連續參加了五次會試,卻一次都沒有考中。他到此時才覺得自己或許並不適合走科舉這條路,再考下去也只是白白浪費時間,不如把時間用在其他更有意義的地方。於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便誕生了。

宋應星在餘下的時間裏,除了教書這門事之外,其餘所有的時間都用來進行科學研究,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他最終寫出了《天工開物》這本恢弘的科學鉅著,成爲了後世稱頌和崇敬的大學者,轟動一時。

宋應星跌宕起伏的人生警示我們:不要因爲一次失敗就灰心喪氣,試着換一個方向和角度,也許你會發現一片新的天地。

宋應星的著作

在中華民族綿延幾千年的歷史過程中,我們的祖先創造了無數的財富和珍寶,這些凝聚了他們的心血和結晶的對象早已成爲了我們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而在這些浩如煙海的珍貴典籍中,《天工開物》絕對是不可忽視的重要著作之一。 

天工開物作者宋應星青年時也曾科舉失意 第3張

《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是一本記載中國古代的科技創造的綜合著作。全書總共分爲三卷,共十八篇,主要收錄了農業,手工業等領域的技術和機械,磚瓦,陶瓷等生產技術。可以說它是一部記述農業和手工業的史詩著作,是對中國歷史上那些突出的科學技術的總結和歸納。它被西方的學者們稱爲”17世紀的公益百科全書”。它還在日本、英國和法國等資本主義國家廣泛傳播,對於指導歐洲的蠶桑技術,促進養蠶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這本轟動一時的鉅著的作者,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學家宋應星。

宋應星的命運可以用一波三折來形容,他曾經先後兩次考中了舉人。但是之後進行的會試,他考了五次卻依然沒有考上。雖然他的科舉之路並不平坦,但是這五次的會試使他大開眼界,對於事物有了全新的認識。他經常到田間地頭進行詳細地實地考察,獲得了很多關於農作物和農業的知識。真實因爲對這些領域的詳細研究,他才能寫出像《天工開物》這樣的曠世鉅作來。《天工開物》這本中國古代的科學鉅著,直到今天仍然被很多人所傳頌和閱覽。它裏面蘊含的先進的科學知識和偉大的思想必影響後世很多人。

 宋應星紀念館

宋應星是生活在我國明末清初的著名科學家和思想家。他是一個在農業,手工業和自然科學領域都有突出貢獻的大學者。尤其他所著的《天工開物》一書,內容詳實,資料豐富,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鉅著。此外,在思想方面,他堅決反對神怪迷信說,而認爲應該從日常的生活實踐中進行總結和概括。爲了紀念這位偉大的科學家,人們爲他建立了一座紀念館。 

天工開物作者宋應星青年時也曾科舉失意 第4張

宋應星紀念館

宋應星紀念館始建於1983年,位於他的故鄉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是爲了永遠銘記這位做出傑出功績的科學家,同時也是爲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讓青少年接受良好的科普教育。該館始建於1983年,經過四年的緊張建設之後,於1987年正式對外開放。歷經二十多年的時間,已經接待了近千萬人次來此館參觀。此館現在已經成爲了江西省十大名人館之一,同時也是江西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宋應星紀念館的具體位置在獅山大道的中段,整座建築是仿園林式的古建築,佔地面積爲十二畝,有三幢殿堂式的建築組成。館內有宋應星的雕像和他的著作,也有能夠讓遊人親自動手體驗宋應星提出的操作方法的儀器。

在2003年的時候,由於園林的場館面積較小,條件一般,不能充分展示宋應星的研究成果,因此便另選新址,建造了一座面積更大,功能更多的新場館,讓遊客在充分感受到他的偉大研究成果之外,也展示了中華科學技術的發展歷史和過程。可以說是兼具了科普教育功能和休閒娛樂功能兩者爲一體的全新場館。

一個偉大的人物,即使經過了數千年的時間洗禮,依然會對後世的人們產生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