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楚漢之爭的起因是什麼?有哪些人與諸侯參與了戰爭?

楚漢之爭的起因是什麼?有哪些人與諸侯參與了戰爭?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漢五年十二月(公元前202年1月),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兩大集團爲了爭奪政權而進行了一場大規模戰爭,史稱“楚漢之爭”,最後以項羽的西楚敗亡,劉邦建漢朝而告終。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戰爭起因

劉邦韜晦

劉邦被改封到漢中,初不欲就國,謀攻項羽,蕭何進言曰:“漢水上應天漢。漢中,據有形勝,進可攻退可守,秦以之有天下”。

劉邦於是採納蕭何建議,屈就漢王封號,招賢納士以圖天下,同時確定了收用巴(郡治江州,今重慶市北嘉陵江北岸)、蜀(郡治成都,今四川成都),還定三秦,東向以爭天下的方略。

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四月,劉邦忍忿前往漢中(郡治南鄭,今漢中市城東)就國,而張良亦回韓國就任韓相。劉邦去漢途中燒燬所過棧道,防止諸侯軍偷襲,並藉此表示無東向之意,以麻痹項羽。項羽亦於同時班師彭城。

韓信亦在此時背楚投靠劉邦,但沒有知名,僅任連敖,後坐法當斬爲滕公夏侯嬰所救。夏侯嬰與語知其有才能,向劉邦推薦韓信,劉邦拜韓信爲治粟都尉。韓信對不能受到重用而欲離去,於是發生蕭何月下追韓信故事。蕭何再次向劉邦推薦韓信,劉邦拜韓信爲大將軍。

山東復亂

項羽以韓王(韓成)滅秦無功爲藉口,不讓他就國而帶他到彭城,廢爲侯爵,又把他殺了,立吳縣縣令鄭昌爲韓王。 原燕王韓廣不願徙王遼東,新燕王臧荼攻殺之於無終,並其國。

漢元年(公元前206年)五月,齊相田榮不滿項羽分封,攻打臨淄王田都,田都逃到楚國,田市本被項羽封爲膠東王,田榮卻立田市爲齊王,不讓他去膠東就國,田市畏懼項羽,前往膠東就國,田榮對這個不爭氣的侄子大怒,派人追殺田市於即墨,又回軍攻殺濟北王田安。這樣田榮擊並三齊,遂自立爲齊王,並予彭越將軍印,令其擊楚。項羽派蕭公角攻打彭越,被彭越打得大敗。

漢二年十一月(公元前206年11-12月),趙將陳餘因不滿項羽分封,派夏說遊說田榮,從齊王田榮處借兵,與自己三縣之兵一起攻常山王張耳,張耳敗走歸漢。陳餘重迎立代王趙歇爲趙王,趙王感激陳餘,立陳餘爲代王,陳餘以趙歇弱小,不去代國,以夏說爲相國,駐守代地,自己留在趙歇身邊,輔佐趙王。

同月,項羽密令九江王英布遣將殺害義帝於郴縣。

楚漢之爭的起因是什麼?有哪些人與諸侯參與了戰爭?

還定三秦

在齊地田榮兼併三齊之時,劉邦在漢中也爲攻襲三秦做準備。劉邦入漢中,項羽給予劉邦三萬士兵。劉邦依張良計,入南鄭時燒燬棧道,以防被偷襲和向項羽示意無外侵的意願。

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劉邦用韓信的計謀,結果受阻於陳倉,雍王章邯的軍隊在渭上堵截,劉邦打算回漢中,趙衍提議從其他道路走,結果走通,劉邦又在好疇擊潰章邯,最後圍困章邯於廢丘。同月,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被迫向漢王劉邦投降。之後幾個月,劉邦遣將攻取隴西、北地、上郡。這樣,三秦除章邯困守的廢丘之外全部歸漢。

而此時因項羽殺韓王成,張良走小路歸漢,派人給項羽送信,稱“漢欲得關中,如約即止,不敢復東”。項羽因此對劉邦放心,而北擊齊國。

劉邦略取關中之際,於九月命令薛歐、王吸出武關,與王陵聯合,將劉太公和呂后等家屬從沛接回來。十月,漢王拜韓王信爲韓國太尉,令其循韓地,並許之若定韓地則拜其爲韓王。

項羽平齊

韓王信攻下韓地十餘城,項羽所立之韓王鄭昌降,漢二年十一月(公元前206年11-12月),漢立韓王信爲韓王。

漢二年十月(前206年11-12月),漢王劉邦進至陝(今河南陝縣)。在漢基本平定關中之後,開始準備東進了。

漢二年(公元前205年)正月,項羽聞知劉邦已兼併三秦,且準備東進伐楚,而趙國、齊國、樑地都已反叛,項羽以齊國與樑最近,威脅最大,北上攻打齊國,項羽派使者向英布徵其一同前往,但英布僅以老弱敷衍,項羽對此深爲不滿,幾次遣使斥責。

田榮得知項羽擊齊,率軍迎擊,被項羽打敗。逃至平原,平原民殺了田榮,投降項羽,項羽立田假爲齊王。但項羽採取錯誤政策,不僅不予召撫,反而怒田榮反,遷怒齊人,大肆屠殺,所過殘滅,於是齊人紛紛復叛,項羽奔走於齊地,但遠不能撲滅齊地戰火。

田榮弟田橫驅逐田假,立田榮的兒子田廣爲齊王,自領齊相,收集齊國敗兵,在城陽(今山東莒縣)反抗項羽,項羽一時沒能攻下城陽。

此時,劉邦正在向東進軍,魏王魏豹、殷王司馬卬相繼降漢,項羽封陳平爲武信君,令其平定殷國,於是司馬卬又降楚,過了沒多久,漢王劉邦攻打殷王,平定殷地,俘虜了司馬卬,項羽得知大怒,要誅殺平定殷國的將吏,陳平很害怕,於是來投漢王劉邦。

楚漢之爭的起因是什麼?有哪些人與諸侯參與了戰爭? 第2張

交戰雙方

參戰方

楚(又稱西楚)、漢、雍、塞、翟、韓、西魏(魏)、常山(趙)、代、齊、河南、殷、九江(淮南)、閩越、建成侯彭越、陳餘、韓信、臨江等。

楚漢陣營

漢軍還定三秦時期楚:雍(章邯)、塞(司馬欣)、翟(董翳)、韓(韓成)、西魏(魏豹)、常山(張耳)、河南(申陽)、殷(司馬卬)、燕(韓廣)、九江(英布)、臨江(共敖)、衡山(吳芮)漢:趙(趙歇)、代(陳餘)

漢軍東進初期楚:雍(章邯)、韓(鄭昌)、西魏(魏豹)、河南(申陽)、殷(司馬卬)、燕(韓廣)、九江(英布)、臨江(共敖)、衡山(吳芮)漢:齊(田榮)、趙(趙歇)、代(陳餘)、塞(司馬欣)、翟(董翳)、河南(申陽)、魏(原西魏,魏豹)、殷(司馬卬)

漢軍進攻彭城時期楚:雍(章邯)、燕(韓廣)、九江(英布)、臨江(共尉)、衡山(吳芮)漢:塞(司馬欣)、翟(董翳)、魏(魏豹)、趙(趙歇)、代(陳餘)、齊(田榮、田廣)、閩越(無諸)、建成侯(彭越)

彭城之戰後楚:雍(章邯)、魏(魏豹)、代(陳餘)、趙(趙歇)、齊(田廣)、燕(韓廣)、九江(英布)、臨江(共尉)、衡山(吳芮)漢:建成侯(彭越)

韓信北伐後楚:臨江(共尉)、衡山(吳芮)漢:魏(相國、建成侯彭越)、趙(張耳)、齊(韓信)、燕(韓廣)、淮南(原九江,英布)、閩越(無諸)

垓下之戰時期楚:臨江(共敖)漢:魏(相國、建成侯彭越)、趙(張耳)、齊(韓信)、燕(韓廣)、淮南(英布)、衡山(即後來的長沙,吳芮)、閩越(無諸)

參戰諸侯

韓國

1.1韓王成時期

韓成是前韓國王室,秦末被擁立爲韓王。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四月,項羽封韓王成爲韓王,都陽翟(今河南禹縣)。因張良降漢,導致項羽受到威脅。項羽就以韓王無大功,而張良又爲劉邦謀臣爲由,將其留在彭城,貶爵爲侯,不久殺之便殺了韓王成。

1.2鄭昌時期

鄭昌,秦朝時吳縣(會稽郡治所,今江蘇蘇州)縣令,與項羽關係很好。項羽起兵後,跟隨項羽左右。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項羽立鄭昌爲韓王,以抵禦漢軍。漢王劉邦平定三秦後,派韓信(韓太尉韓王信)攻取韓地,鄭昌投降。

1.3韓王信時期

韓王韓信是原來韓襄王的庶出孫子。到了項梁擁立楚王的後代楚懷王的時候,燕國、齊國、趙國、魏國都早已自己立下了國王,只有韓沒有立下後嗣,所以才立了韓國諸公子中的橫陽君韓成爲韓王,想以此來佔據平定原韓國的土地。項梁在定陶戰敗而死,韓成投奔楚懷王。沛公帶軍隊進攻陽城時,命張良以韓國司徒的身份降服了韓國原有地盤,得到韓信,任命他爲韓國將軍,帶領他的軍隊隨從沛公進入武關。

沛公被立爲漢王,韓信隨從沛公進入漢中。漢王平定三秦時,就答應將要韓信爲韓王,先任命他爲韓太尉,帶兵去攻取韓國舊地。

漢二年(公元前205年),韓信平定了韓國的十幾座城池。漢王到達河南,韓信在陽城猛攻韓王鄭昌。鄭昌投降,漢王就立韓信爲韓王,常帶領韓國軍隊跟隨漢王。漢三年(公元前204年),漢王撤出滎陽,韓王信和周苛等人守衛滎陽。等到楚軍攻破滎陽,韓信投降了楚軍,不久得以逃出,又投歸漢王,漢王再次立他爲韓王,最終跟從漢王擊敗項羽,平定了天下。漢五年(公元前202年)一月,漢王和韓信剖符爲信,正式封他爲韓王,封地在潁川郡,都陽翟。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春,漢高祖認爲韓信雄壯勇武,封地戰略位置險要,就下詔命韓王韓信遷移到太原以北地區,以防備抵抗匈奴,建都晉陽。經劉邦同意韓信把都城遷到馬邑。同年秋,韓王信聯合匈奴起兵造反,逃亡匈奴,國除。

楚漢之爭的起因是什麼?有哪些人與諸侯參與了戰爭? 第3張

齊國

2.1秦末時期

田儋(-公元前208年),故齊王田氏宗族。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十月,陳涉派周市在東方攻城略地,至狄地,田儋和從弟田榮、田橫擊殺當地縣令。田儋自立爲齊王,佔領整個齊地。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六月,秦將章邯於臨濟圍攻魏王魏咎,田儋率兵救魏。田儋帶兵去解圍,被章邯軍突襲,田儋戰死。

田儋死後,齊人就立了另一支齊王后人齊王建之弟田假爲齊王。田儋的弟弟田榮收拾殘兵又打回齊國,趕走了田假,又立哥哥田儋的兒子田市爲齊王。

2.2楚漢戰爭時期

田榮因不去救項梁得罪了項羽,秦國被滅之後,項羽重立了一個立過戰功的田都爲齊王,並將齊國分爲三國,將原齊王田市遷徙封爲膠東王,封故齊王建孫田安爲濟北王。

田榮非常憤怒,帶着自己的部隊又趕走了田都,原齊王他的侄子田市膽小怕事,不聽他的話,田榮一怒之下殺掉他,自立爲齊王。不久又使彭越攻殺濟北王田安。項羽聽說後帶兵討伐,殺掉了田榮。田榮的弟弟田橫收拾殘兵,繼續和項羽對幹,項羽戰線太長,離開了齊國。

於是田橫又立田榮的兒子田廣爲齊王。漢三年(公元前204年),劉邦派酈食其遊說齊國結盟,齊王田廣答應,留下酈食其加以款待。此前韓信已奉劉邦命攻齊,在得知酈食其成功說服齊國以後,原本打算退軍,但蒯通以劉邦並未發詔退軍爲由,說服韓信不要把功勞讓給酈食其,韓信聽從,攻擊未作防備的齊國。田廣得知消息後極爲憤怒,烹殺酈食其。韓信擊敗齊軍,田廣引兵向東撤退,並向項羽求援。韓信在濰水以水計擊敗田廣和楚將龍且的聯軍,龍且戰死,韓信陸續平定齊地。

田廣死後,田橫自立爲齊王,迎擊漢將灌嬰,敗於嬴(今山東萊蕪西北),投奔彭越。劉邦打敗項羽後登基稱帝,建立西漢,封彭越爲樑王。田橫不肯稱臣於漢,率徒衆500餘人逃亡海上,避居島中(今青島即墨市田橫島)。劉邦知田橫兄弟治齊多年,齊地賢者多歸附之,爲除後患詔令赦田橫罪而行招撫。田橫被迫偕門客二人赴洛陽,田橫趁謊稱沐浴更衣之時於途中(偃師)自殺,兩門客得知後也相繼自殺。留居海島的500餘壯士聞田橫死訊,亦全部自殺。劉邦感慨于田橫能得士,遂以王者禮葬田橫。

楚漢之爭的起因是什麼?有哪些人與諸侯參與了戰爭? 第4張

2.3韓信時期

漢四年(公元前203年),韓信以齊地未穩爲由,自請爲假齊王(假,有代理的意思),以便治理。當時劉邦正受困於楚軍的包圍下,不得不聽從張良和陳平的勸諫,封韓信爲齊王。項羽死後,劉邦迅速奪取韓信的兵權,並改齊王爲楚王,移都下邳。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劉邦立庶長子劉肥爲齊王,封地七十座城,百姓凡是說齊語的都歸屬齊王。

膠東國

漢四年(公元前203年)四月,項羽將齊國一分爲三,封原齊將田都爲齊王,將原齊王田市遷徙封爲膠東王,都即墨,是爲膠東立國之始。田市的叔父、原齊相田榮非常憤怒,帶着自己的部隊趕走田都,田市膽小怕事,不聽他的話,前往膠東就國,田榮一怒之下殺掉他,自立爲齊王。不久又殺濟北王,三齊復爲齊國。

漢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漢文帝分齊爲六國,立劉雄渠爲膠東王。漢景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封劉徹爲膠東王。

濟北國

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四月,項羽將齊國一分爲三,封原齊將田都爲齊王,將原齊王田市徙封爲膠東王,封故齊王建孫田安爲濟北王,都博陽(今山東泰安東南),是爲濟北立國之始。項羽破釜沉舟渡河救趙時,田安攻下濟北數城,並率所部投奔項羽。田榮造反時被彭越攻殺,版圖復併入齊國。

漢文帝爲削減諸侯,加強中央集權,以所封齊悼惠王子分齊爲王,封劉志爲濟北王,之後多有分封。

常山國

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四月,項羽徙封趙王歇於代地,因張耳亦同各路諸侯入關,且素聞張耳之才名,又念其扶趙抗秦之功,乃立分趙地北部,立張耳爲常山王,理信都(今河北邢臺)。是爲常山國立國之始。

張耳立國,陳餘甚怒,對人道:“張耳和餘功相等。今張耳爲王,我卻稱候,項羽對我不公。”當時,齊王田榮叛楚,陳餘乃使門下客夏說對田榮道:“項羽執掌天下不平,請借給我兵,南皮可掩蔽你。”田榮欲樹黨以反楚,乃譴給陳餘。陳餘又加三縣之兵襲擊常山王張耳。漢二年(公元前205年),常山被攻破,張耳敗走。十月,投漢王劉邦,待之甚厚。陳餘迎趙王歇復爲趙王,趙王歇立其爲代王。漢惠帝八年(公元前188年),漢惠帝封三子劉不疑爲常山王,之後多有分封。

其他諸侯

6.代國 7.趙國 8.燕國 9.遼東國 10.雍國 11.塞國 12.翟國 13.河南國

14.西魏國 15.魏國 16.殷國 17.九江國 18.衡山國 19.臨江國

20.長沙國 21.彭越 22.陳餘 22.田榮 24.閩越 25.南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