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南明的條件並不差,爲什麼比南宋存在的時間這麼多?

南明的條件並不差,爲什麼比南宋存在的時間這麼多?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長河中,很多盤踞北方的政權,一旦首都失陷就喜歡往南方跑,南宋與南明都是如此。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比如永嘉之亂以後,司馬睿在王導的幫助下於建康重新建國;比如安史之亂,叛軍在攻佔長安的前一刻,唐玄宗率領大軍一路南下前往川蜀;還有靖康之役後,康王趙構泥馬渡南江,設臨安爲行在,隔長江與金國對峙。

再有就是大順軍攻克北京,崇禎皇帝煤山自縊,朱家的宗室子弟先是在南京建立了弘光政權,而後其他的幾個小朝廷又你方唱罷我登場,最能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南宋和南明。爲何南宋能存在一百多年,而條件更優越的南明卻迅速滅亡?

(一)、條件優越者,反而不能長久

南宋和南明,同樣都是首都被攻陷,同時他們都要最大的威脅都是來自關外的少數民族。不過南宋當時的處境,要比南明危險的多。

宋朝雖然有五京,但大都在北方而且也並未用心經營除了汴梁以外的其他京城,它們不過是徒有陪都之名罷了。而明朝的太祖皇帝,就是在南京稱帝的,即使後來朱棣遷都,南京也是有一套完整的官僚體系。它是正兒八經的爲了防止北京淪陷而存在的。

南明的條件並不差,爲什麼比南宋存在的時間這麼多?

1. 南宋國運恆通,南明弱不禁風

"五月一日庚寅受天命,南仲充禮儀使,延禧讀冊告天"。當時趙構在應天府稱帝時,根本就沒有想過他的首都,將會在何處。而明朝直接都不用考慮,自然會選擇南京。那裏是太祖生活過的地方,也保留了完整的官僚系統,十分完備。

而趙構找到了臨安以後,還要重新恢復秩序。何況,這裏曾是南唐的地盤,雖然北宋統治此地已有百年之久,會不會有人落井下石還猶未可知。此外,"南渡以來,兵籍之數,紹興十二年二十一萬四千五百餘人"。

反觀南明,僅僅江北四鎮,就陳列了四十餘萬大軍。南京城,本就是爲了應對危機而準備的,皇帝在此直接走馬上任即可。同時,朱由崧稱帝時,清軍纔剛剛入北京,一切還都未籌措完全,他有足夠的時間可以準備以長江爲天塹阻隔敵人。

而南宋時期,直接就是措手不及。趙構應接不暇,甚至還曾一度被人打到了海上。南明所掌握的資源和條件,要遠遠優於南宋。

可是南明只支撐了十八年,甚至都不能算是真正的朝廷;而南宋雖然也是偏安一隅,可是它統治南方已逾百年,亡於曾經的敵人西夏和金國之後。

那麼,爲何條件有利的南明,活得卻不如南宋?

南明的條件並不差,爲什麼比南宋存在的時間這麼多? 第2張

2. 南宋人心所向,明朝士心盡喪

宋朝一開始就提出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所以有很多心甘情願爲其效力者。當時倘若不是欽宗受人矇騙,主動出擊,若在堅持些時日,勤王大軍必能從各地涌入汴梁。士大夫階層在這個朝代是既得利益者,也願意爲其赴湯蹈火。

崖山之戰失敗以後,數萬文人跳海,就是宋朝得人心最好的證明。

而明朝則不同,一開始就不停的壓制文人士大夫階級,同時明朝執政後期,宦官當道還有東林黨作亂,再加上小冰河期導致的水旱瘟疫各種災害,早就讓百姓對其失去了信心。

否則,農民起義軍也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市場。而且崇禎皇帝在位期間,對武將和文人們也並不信任。"傳庭死,而明亡矣",孫傳庭是對抗李自成的一張王牌,而崇禎皇帝聽信讒言,硬生生的逼着他以卵擊石,最終戰死沙場。

自那以後,官僚們就更加看清了明朝的嘴臉。"明朝不值得"。所以,崇禎皇帝下令勤王的時候,各地的封疆大吏找出各種藉口,推搪不去。如此,大順軍才能兵臨城下,攻入北京。而崇禎吊死,也是他已經看透了,即使前往南方,也不會有好果子吃。

所以,一個政權的成功與否,不在於它能夠有多少有利的條件。關鍵還是在於人心。

(二)、南宋鐵板一塊,南明分崩離析

趙構在位時,雖然重用秦檜,而冤殺岳飛,但"非君不明也,非卿不忠也",趙構是完全清楚孰忠孰奸。但他殺岳飛,就是爲了樹立權威,同時以儆效尤,自此將原先發放的兵權,再度收歸國有。

而南明的那些皇帝們,水平太過一般。他們只知道內鬥,而貽誤了很多戰機。

1. 臣子們的格局不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些衣冠禽獸們,個個都非等閒之輩,他們聚在一起,肯定會因爲各種各樣的事情,爭鬥不迭。南宋有,南明亦有。不過南宋雖然派系之間有間隙,但是他們的出發點,都是穩住江山,抵抗金國的入侵。

每個人都會就這件事情,發表自己的看法,而後想方設法的說服皇帝,按照自己的意圖來做。所以,縱使其再怎麼爭鬥,都是爲了大宋的江山考慮。這不是誤國,而是益國。

南明的條件並不差,爲什麼比南宋存在的時間這麼多? 第3張

反觀南明,那些臣子即使到了南京還是隻爲了爭權奪利而爭吵不迭。

他們並不是真正的效忠南明,而是以此爲旗號,繼續在南方盤剝百姓,製造事端。這些人根本沒想過南明能夠重回中原,所以趕緊利用現有的條件,搜刮民脂民膏。等到時局徹底無法逆轉的那一天,自己可好拿着錢財回家當個員外郎。

2. 南明並無中興之主

朱標曾說"皇帝是堯舜一樣賢德的君主,大臣纔會是擁護堯舜的臣民"。這句話放在南宋和南明身上,恰如其分。都說趙構昏庸,可他以一己之力,收拾斷壁殘垣的江山,而又能抵擋挾滅遼,宋兩國之威的金國南下,有再造乾坤之功。

也正因如此,纔會出現韓世忠,岳飛等中興四大將盡心竭力的輔佐。反觀南明的衆多小皇帝,以朱由崧爲例,他根本就不得人心,能夠上位不過是多方政權互相妥協的結果。從南渡三大奇案,就能看出他沒有多大的權威。

所以,南宋國運長久,首先是趙構開了個好頭,再加上一衆文物羣臣的輔佐,定能維持久安。南明苟延殘喘不過二十年,就因爲在北京的那些皇帝們,已經傷了天下士人的心。而南明的皇帝,又沒有足夠的能力,自然無法維持統治。

"哀大莫過於心死",從無人願意進北京勤王的那一刻開始,明朝就再也沒有了翻盤的機會。

南明的條件並不差,爲什麼比南宋存在的時間這麼多? 第4張

(三)、死於不義,天亡大明矣

南宋君臣之間,要比南明和諧的多。當初韓世忠,岳飛等人差點就收復了中原,讓金國不再敢提"搜山檢海捉趙構"。

縱然宋高宗曾經卑躬屈膝向北國,但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他又何必爲了一時的顏面,斷送了自己的江山。南明則不僅如此,它就連向清朝諂媚的機會都沒有。

1. 政權之間不和諧,多次錯失良機

趙構根紅苗正,宋徽宗是他和父親,而欽宗是他的親哥哥。所以,他繼承大統無人提出異議。而朱由崧與崇禎的關係稍微遠了一點,不過也是大家認可的。但自從他去世以後,接連出現了多個政權。還有很多是並立對抗的關係,比如隆武政權和魯王政權。

當初漢人們拼死抵抗清軍南下,而他們雙方卻自顧自的打了起來。倘若他們能夠握手言和,併合一處,將打一家,以天下爲己任,就不會出現清軍佔領整個中國的現象。南明,也不會只維持了十八年,就分崩離析。

打到最後,抵禦清軍最狠的,反倒是明朝曾經看不起的農民軍,這是多麼的滑稽。所以,明朝覆滅這是其咎由自取。有那麼好的機會不利用,尤其是弘光政權,居然在一年之內,就被清軍從北京打了過來。

歸根結底,南明維持時間短暫,諸王不和,脫不了干係。

南明的條件並不差,爲什麼比南宋存在的時間這麼多? 第5張

2. 金國有蒙古掣肘,而清軍並無後顧之憂

金國自白山黑水中來,一路直取汴梁。南宋建立政權的同時,蒙古高原上備受其壓迫的部族也在興起。鐵木真帶着族人,處處與金國爲敵。所以,金國人等於是腹背受敵。他們不敢傾盡全力的南下,倘若出現失誤,那麼很可能老巢不保。

當初努爾哈赤建立政權的時候,將自己說成是女真人的後裔,所以也取名叫金,史稱後金。這個政權一直與蒙古交好,尤其是滅掉林丹汗以後,清朝的皇帝,也成了蒙古的大汗。而在南下作戰時,蒙古人也出了不少力。

所以,清朝根本沒有後顧之憂。它不用擔心有人從背後襲擊,可以使出全身力氣攻打南明。金國要時時刻刻的擔心蒙古人從背後插刀子,而後金則可以一鼓作氣的猛攻南明。南明外無良將,內無忠臣,也沒有堯舜般的皇帝,縱使孔明在世,也無力迴天。

結語:

的確,南明在物資上的條件是要比南宋好一些。不過,南明不得人心。不論是官僚階級還是普通百姓,他們都對明朝大失所望。而清朝入關以後,之所以能夠遭遇百姓抵抗,無外乎是他們不想淪爲異族統治的奴隸。

其實在那個社會,不論是哪個民族當政,底層的人環境都相差無幾。正如張養浩所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