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南明比歷史上的東晉、南宋短很多,有哪些原因呢?

南明比歷史上的東晉、南宋短很多,有哪些原因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南明,作爲明朝的殘餘政權存在形式,時間持續很短,只有短短的18年時間(1644年至1662年),和西晉、北宋的殘餘政權東晉、南宋相比,差距很大。但是,後世之人通常喜歡將三者相提並論,並分析爲何南明沒能如東晉、南宋一般立國長久?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從皇位繼承、經濟實力、名將統帥和麪對的外患等多方面對此進行了分析,但是肯定還有許多其他未曾涉及的原因,本文將試着從統治者與士族(文人政治集團)之間關係的角度來分析,希望能夠多方面地給讀者展示南明短命的原因。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

東晉皇室從北方南渡而來,在江南立足、繼續了晉朝的統治,但是江南之地並非晉朝的傳統勢力範圍,晉朝滅東吳於公元280年,而晉元帝司馬睿公元307年南渡建康(今南京)、317年重建晉朝,此時距離東吳滅亡才三十餘年,世居江南的士族(被稱作吳姓大族,如朱氏、張氏、顧氏、陸氏)對晉朝王室並不感冒。據史料記載,司馬睿過江,“吳人不附,居月餘,士庶莫有至者”。而如果得不到吳姓大族的支持,東晉是不可能在江南站穩腳跟的,那麼司馬睿是如何做到的呢?

南明比歷史上的東晉、南宋短很多,有哪些原因呢?

南遷之前,晉朝依靠北方門閥大族維持統治,如琊王氏、陳郡謝氏、太原王氏、潁川庾氏等,當北方領土被少數民族佔領之後,他們不得不背井離鄉、渡過長江來到原本的孫吳舊地,這些外來者通常被稱作“僑姓世族”。僑姓世族們丟失了自己的土地,就必須尋找新的立足之地和經濟來源,這就勢必要和原本世居江南的吳姓大族發生利益衝突。所以,司馬睿和東晉初期的關鍵問題是如何處理好僑姓世族和吳姓大族的矛盾,如何將兩者捏合在一起成爲拱衛東晉政權的合力。

爲晉元帝司馬睿完成此事的是來自北方的僑姓世族、琅琊王氏的王導,他首先表示支持司馬睿,然後“躬造循、榮,二人皆應命而至,由是吳會風靡,百姓歸心焉。” 王導主動向江南的吳姓大族釋放善意,並建議司馬睿親自造訪紀瞻、顧榮等吳姓大族代表,“自此之後,漸相崇奉,君臣之禮始定”。在取得了吳姓大族的支持後,東晉朝局形成了僑姓世族爲主、吳姓大族爲輔的政治結構,雙方共同維護着新生的東晉政權。

王與馬,共天下

至此,“王與馬,共天下”的結構才正式形成,所謂“王”即琅琊王氏,而“馬”則代表東晉皇室司馬家族。東晉正是讓世族大家們積極參與朝政,並且使得他們的利益與政權捆綁在一起,他們才願意爲朝廷效力,維護東晉的統治,這也是東晉得以維持百年之上的一個重要原因。

南宋:與士大夫治天下

那麼宋朝時期,帝王與士族(士大夫)之間的關係又如何呢?宋神宗重用王安石進行變法,但是這次變法卻遭到了不少官員的反對,樞密使文彥博便對宋神宗說道:“祖宗法制具在,不須更張以失人心。”治國已經有了祖宗章法了,沒必要改變而失人心。神宗則對曰:“更張法制,於士大夫誠多不悅,然於百姓何所不便?”變法,士大夫雖然不太高興,但是對百姓有好處啊。文彥博又說道:“爲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也。”這一句話道出了北宋的政治生態——爲與士大夫治天下。士大夫與皇帝共同治理天下,那麼統治者要考量的只是士大夫的人心,而並非百姓的人心。

縱觀宋朝,文官集團勢力強大,據傳趙匡胤爲後世子孫留下了“不殺士大夫”的祖訓,雖然這個祖訓並沒有完全得到驗證,但是宋朝的文官確實有着超然的地位,不管他們犯下多麼嚴重的錯誤,都不至於犯下死罪,如著名詞人蘇軾牽連甚廣烏臺詩案中,蘇軾最終也不過以流放告終。

所以,以文官爲代表的宋朝士大夫(士族)享有着極高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他們已經與宋朝結成一個互相依賴的集合體,所以他們也更加願意去維護宋朝的統治,南宋亦如此。

明朝:士大夫不爲君用,誅其身而沒其家,不爲之過

而到了明朝,情形卻發生了變化,文官的地位雖然高於武官,但是與皇帝的差距卻越來越大。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前,對文人十分尊重,也正是如此,他才得以從元末亂世中脫穎而出,成了最後的勝利者。但是,在建立明朝之後,朱元璋對待文人的態度卻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在明朝之前,士大夫在帝王面前還存在一定的獨立性,皇帝雖然有着至高無上的權力,但是士大夫對帝王也有“說不”的權力,但是等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後,士大夫們連“說不”的權力都沒有了。朱元璋曾經下令:“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寰中士大夫不爲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誅其身而沒其家,不爲之過。”凡是不爲君用者,便是犯罪,皇帝誅殺其身或者抄沒其家,都是應當應分的。士大夫已經不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成爲了帝王的工具和附庸。

縱觀整個明朝,士大夫表面上依然享有很高的權利,但是其尊嚴卻降低到了極其低下的程度,比如明朝的庭杖,不僅是對士大夫身體上的懲罰,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侮辱,試問在這樣的制度下,文人如何能夠對皇帝和王朝具有認同感?如何能夠爲其效力?

崇禎皇帝在位十七年,卻更換了五十位閣臣,他對大臣極度不信任,動輒殺伐流放,盡失人心。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崇禎皇帝在煤山上吊自盡,三千京官,只有數十人爲其殉葬,可見其失人心之甚。

經過兩百多年的政治薰陶,明末已經達到了“國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國”的程度,士大夫和百姓已經與明朝政權相脫離,士大夫和武將們只顧關注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爲了自己的利益而出賣國家的利益,這也就解釋了爲何明朝末年涌現了許多的漢奸,而這些漢奸也是南明滅亡的原因之一。

所以,在對比了晉、宋、明三朝對於士大夫的態度,可以看出,皇室和士大夫之間的關係從晉朝的相互依賴演變到宋朝的合作又獨立,再到明朝的完全附庸關係,士大夫的利益與國家的利益逐漸脫鉤,這就導致了國家和王朝失去了士大夫的支持,想要在亂世之中維持上百年已經成了一種奢望,這也就解釋了爲何南明滅亡得如此迅速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