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爲了平定韓國叛亂,王賁爲什麼選擇帶兵攻楚?二者有何聯繫嗎?

爲了平定韓國叛亂,王賁爲什麼選擇帶兵攻楚?二者有何聯繫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賁,秦朝著名將領,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王翦之子、秦滅六國戰爭中的主要將領。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戰國末年,秦國發動滅國戰爭,想要統一六國。而戰國七雄中,韓國是實力相對薄弱的國家,而且國家內亂,勢力四分五裂,君王的地位和權力被削弱。所以成了秦國首個攻擊目標,從而也成了第一個滅亡的諸侯國。

秦國消滅韓國輕而易舉,並不像消滅其他大國一樣大戰多年。因爲韓王的謀劃的疲秦計劃被泄露出去,成爲了秦國出兵討伐韓國的理由。

面對秦國強大的軍隊,韓國不堪一擊,受不了戰爭的壓力只好投降臣服,從此在七大諸侯國中除名。

一、這場戰爭贏得輕而易舉,也爲韓國之後的反叛留下了禍端

在這場戰役中,韓國並沒有經歷太多的廝殺就投降了,所以內部勢力並沒有被削減,在張良的領導指引下發起反叛。叛亂髮生後,秦國派大將王賁前去鎮壓。

而王賁並沒有直接使用武力去壓制韓國的叛亂,而是直接率軍攻打楚國,並且只是攻城,不侵佔領土,他爲什麼會做這種決定,其中又有什麼目的呢?

爲了平定韓國叛亂,王賁爲什麼選擇帶兵攻楚?二者有何聯繫嗎?

二、斬斷髮起韓國叛亂的幕後黑手

戰國時期的秦國,與魏國趙國有世仇存在,互相看不順眼;與齊國燕國的土地並不接壤,各自相安無事,不起事端。但與楚國之間的關係卻很是微妙。

由於總體實力和地理因素方面,秦楚兩國的關係不太融洽,雖然沒有正面衝突,但背地裏經常勾心鬥角。戰國後期,秦國遇到了很多棘手的事情,而楚國都是背後的幕後推手。

就比如在此次的韓國暴亂反叛中,也能隨處可見楚國插手其中,推波助瀾。所以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韓國叛亂的麻煩,就必須要除掉挑起韓國叛變的背後主謀。

因此,即便沒有掌握充足有力的證據,去證明楚國就是此次叛亂的幕後始作俑者,但王賁還是毅然決然的選擇,先帶兵攻打作爲叛亂支持者的楚國。

三、王賁只攻城不佔地是爲了震懾楚國,讓秦國後方安定

秦國在發起滅國之戰後,將大部分兵力都分部到兩個重要作戰地區:王翦在燕國一代戰況非常緊張,容不得失敗;蒙恬負責九原戰區形勢也很緊迫,如果失手,就會導致匈奴和戎狄的進攻,使整個中原陷入危機。

所以爲了抵禦這兩方的敵人,秦國在兩個戰區投入了很大的軍事力量。而韓國卻在這時發生叛亂,南部的邊防較爲薄弱,若此時,作爲六國中最強大的楚國或許會趁亂進攻,讓秦楚邊境受到威脅。

爲了平定韓國叛亂,王賁爲什麼選擇帶兵攻楚?二者有何聯繫嗎? 第2張

由此可見,如果楚國趁機與其他兩方禍患勾結起來,裏應外合,聯手夾擊秦國,那秦國的處境就會陷入危險,甚至會導致滅國之戰的失敗。所以王賁必須出兵震懾楚國,在兩方前線戰況嚴峻的時候,極力保證後方的安定,才能集中精力對抗這次叛亂。

楚國是當時山東六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可以通過攻打楚國殺雞儆猴,讓其他諸侯國產生敬畏之心,見識到秦國強大的能力而不敢參與韓亂。這樣韓國孤立無援叛亂會更容易被解決,這也是王賁震懾楚國的主要目的之一。

事實也證明王賁的抉擇是相當正確的。這場突如其來的進攻讓楚國對秦國產生了懼怕心理,不再支持摻和韓國叛亂,而是把精力都放在了國家和邊境防禦上。魏國也被秦國的強大勢力震懾到,立馬從韓國叛亂中脫身。

至此,由張良組織的反抗活動沒有了這兩個國家的支撐,也無法進行下去,張良本打算讓韓王安就地立國的想法也進入了僵局。

最終王賁帶領的軍隊斬殺了所有參與反叛的人,領導者張良一路逃亡,躲到了別的國家,韓國的暴亂就此結束。

爲了平定韓國叛亂,王賁爲什麼選擇帶兵攻楚?二者有何聯繫嗎? 第3張

然而,王賁帶兵攻楚並不是只爲了平定韓國暴亂。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要開啓滅國之戰中的另一個戰區——中原地區。這個戰區也是滅國之戰重要的進攻地點。另外兩個戰區都逐漸站穩腳跟,王賁便藉此機會通過解決韓亂帶兵南下,開啓中原戰區。

燕代戰區和九原戰區都是用強大的軍事力量正面對戰打出來的,與其這兩個戰區不同,中原戰區主要目的是針對魏國。攻打魏國採用的是水上進攻的戰術,所就要在水利設施方面的大量建設和整修。

如此龐大的工程,最容易遭受破壞而耽誤進度。如果秦國在建造工程的時候遭到其他國家偷襲,不僅會破壞打亂了進攻魏國的計劃,還會影響整個國家的發展動向,那些滅亡的國家也會趁機發起反叛,造成的後果不堪設想。

王賁需要建立中原戰區,確保其他的國家不會在這個時候下手偷襲,爲修建水道的工程除去所有隱患,王賁決定出兵突襲楚國,震懾住這個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讓其他國家懼怕不敢出兵,從而保證攻打魏國水淹大梁的計劃順利實施。

王賁的這個決定是從大局方面充分考慮的,既消除了韓亂,還震懾了楚國,更是讓其他國家放棄和秦國對抗的念頭,又藉機開啓中原戰區,爲攻戰魏國打下基礎,推動了滅國之戰的順利進行,整個計劃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