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歷朝歷代爲什麼無法打破盛衰的魔咒?朝代亡國的主因是什麼?

歷朝歷代爲什麼無法打破盛衰的魔咒?朝代亡國的主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不斷有政權誕生與消亡,那麼爲什麼歷朝歷代都要經歷由盛轉衰才亡國呢?爲何不能實現經久不衰?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歷朝歷代爲什麼無法打破盛衰的魔咒?朝代亡國的主因是什麼?

盛衰之道,可以講是歷朝歷代都無法打破且必須經歷的魔咒。在我看來,這個魔咒並非無法解開。因爲歷朝歷代亡國的主因,無非是以下幾點:

第一:制度上腐朽

第二:君王的昏聵

第三:官吏的貪腐

第四:外部因素(異族入侵)

首先爲大家分析第一點:制度上的腐朽

“無規矩不成方圓”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也明白是什麼意思。所以,每個王朝立國之後,都會對相關的制度(包括政治、軍事、經濟、民政等方面)進行創新或完善。爲日後的統治打下基礎。然而,制度並不是永恆不變的,什麼時候用什麼制度,這些都是需要統治者考慮的。而最尷尬的莫過於是制度的設計初衷是好的,實行之後卻引發民衆矛盾,進而引發民衆的反抗,最終一發不可收拾。

歷朝歷代爲什麼無法打破盛衰的魔咒?朝代亡國的主因是什麼? 第2張

第二點:君王的昏聵

立國之初出現的基本上都是君明臣賢的景象(部分朝代除外),到了中後期,出現的不是昏君就是暴君。這又是爲什麼呢?

作爲一個國家的建立者,他不僅要考慮怎樣才能治理好國家,還要考慮怎樣才能長久統治國家。正因爲有這些重擔在身,所以立國之初的君王基本上是賢明之人。而到了中後期的君王,思想上認爲國家已經是長治久安,根本不用自己去操心,所以就貪圖玩樂、不思進取了,外加用人不明,閉塞言路,久而久之,不是成爲昏君就是成爲暴君。

第三:官吏的貪婪

民衆是國家的根本,官吏是管理的基石。兩者的關係可以說是相輔相成。官吏清廉則人人愛戴,官吏貪腐則人人得以誅之。作爲一國之君怎樣才能治理好天下,主要看他怎樣用人,怎樣管理。但是“財可通神”這個詞,恰恰反應了人性的貪婪。人一旦被貪婪所控制,就什麼事都可以做的出來。所以,一旦管理層出現了貪腐現象而又不能及時處理的話,就等於是“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就會出現對民衆的壓迫現象,進而引發民憤,最終爆發農民起義。

歷朝歷代爲什麼無法打破盛衰的魔咒?朝代亡國的主因是什麼? 第3張

第四:外部原因(外族入侵)

在我國曆史上,亡於外族入侵的朝代並不多,大多亡無內亂。宋朝就是亡於外族入侵,宋朝的滅亡令我們明白到落後就要捱打,只有強大起來,才能保護好自己。

正如《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所說的“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歷朝歷代(除極少數部分之外)都會經歷發展期、鼎盛期、衰落期。發展期的統治集團基本上是君明臣賢,鼎盛期就忘乎所以了,衰落期的更是荒唐可笑、愚不可及。所謂的中興之主也不過是曇花一現。這都是各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也就是盛衰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