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襄陽之戰爲什麼會失敗?襄陽城的陷落對南宋意味着什麼?

襄陽之戰爲什麼會失敗?襄陽城的陷落對南宋意味着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金庸筆下,襄陽城之戰被寫的波瀾壯闊,歷史上的襄陽城之戰是宋元王朝更迭的關鍵一戰,那麼,襄陽城市如何被攻陷的呢?它的陷落對於南宋意味着什麼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蒙古人在成吉思汗鐵木真的率領下走向了強大,並且在忽必烈的帶領下走向了中原。忽必烈南侵的心思一直都有,但是由於部落裏阿里不哥的反叛,使他不得不停下腳步去收拾內部的叛亂。後來在平定了內部的叛亂之後,並且把首都遷到了燕京。同時改元元年。再又經過了四年的調整之後,忽必烈開始了南侵的戰爭。

忽必烈才命徵南都元帥阿朮帶劉整等人前去攻打襄陽。阿朮在馬虎頭山上駐軍,看見漢東的白河口,不禁欣喜地說:“如果能在白河口修築高壘,切斷宋軍的糧道,襄陽城就不難攻取了。”於是,他派兵在白河口築城。襄陽知府呂文煥聽說蒙古兵在白河口築城,料知大事不妙,急忙通報他的兄長宣撫使呂文德,並上傳警報。

襄陽之戰爲什麼會失敗?襄陽城的陷落對南宋意味着什麼?

但是朝廷也無可奈何,呂文煥只得修繕城池,操練士兵,準備堅守。轉眼就是第二年開春,劉整又向阿朮獻計,大造戰船五千艘,並招募水軍,日夜操練,風雨不懈。阿朮練得七萬精兵,立即從白河口進兵,圍攻襄陽。不久,蒙古派遣史天澤等人增兵圍攻襄陽。史天澤來到襄陽城下,從萬山到百丈山都用重兵扼守,使得襄陽南北不能相通。他又在峴山、虎頭山上築起一字城,聯絡各個堡壘,打算攻城,並分兵圍攻樊城。

京、湖都統制張世傑本來是蒙古將領張柔的侄兒,因爲犯罪投奔南宋。呂文德將他召到麾下,見他忠勇過人,一再提拔,讓他做了都統制。他當即率軍前往支援樊城,剛到赤灘圃,就遭遇了蒙古兵。兩下交戰,蒙古兵非常精悍,張世傑孤軍不支,只得敗退。直到這個時候,宋度宗才得知襄、樊告急。他命夏貴爲沿江制置副使,支援襄、樊。夏貴乘着春水上漲,帶着糧食趕到了襄陽。因爲擔心蒙古兵出來偷襲,所以他只跟呂文煥說了幾句話,就率軍返回了。等到秋天細雨綿綿,漢水突然上漲,夏貴就派水兵出沒在漢水東岸的林谷之間。蒙古主帥阿朮看見後,對部下說:“這是兵書上說的疑兵,不用跟他們交戰。我料定他會攻打新城,只要調集水軍,以逸待勞就好了。”原來蒙古兵圍攻襄陽,一共修建了十座城池,新城就在其中。

第二天早上,夏貴果然帶着水軍去攻打新城,剛到虎尾洲,那蒙古水軍就從兩路殺出,夾擊夏貴。夏貴沒想到敵兵會突然出現,倉皇失措,眼看抵抗不住,急忙調轉船頭,往回逃跑。將領一逃,部衆也都驚慌失措,亂成一團。蒙古兵追上來一頓亂砍,宋軍幾千士兵都做了枉死鬼。同時,朝廷調兩淮制置使李庭芝到兩湖,督兵支援襄、樊。范文虎擔心李庭芝搶了功勞,便毛遂自薦,情願再援襄陽。

襄陽之戰爲什麼會失敗?襄陽城的陷落對南宋意味着什麼? 第2張

襄陽一直被圍困的消息大白天下,朝廷敦促范文虎統領中外各軍援救襄陽。那時襄陽雖然被圍,但還有東、西兩路可以通行,京東招撫使夏貴經常送衣服和糧食到襄陽,免得城內守兵受凍捱餓。後來蒙古人將東西路也封鎖了,襄、樊的形勢更加危急了。范文虎帶領衛兵和兩淮的十萬水師進軍鹿門。蒙古主帥阿朮沿江列陣,並命大軍進犯宋軍的前鋒。范文虎指揮戰船逆流而上,好不容易到了鹿門,突然聽到鼓聲大震,喊殺連聲,連忙登上船樓,向西望去。他見來犯的蒙古兵非常踊躍,已經恐慌了五六分;再遠遠望見大江兩岸全都是蒙古的軍隊,旌旗蔽日,戈鋌參天,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馬,更加覺得心膽欲碎。說時遲,那時快,蒙古兵已經鼓譟突陣,順流衝擊。可是范文虎卻沒有鳴鼓迎戰,竟然命令戰船調頭撤退。試想,行軍打仗靠銳氣,有進無退,才能制敵。可如今主將首先退縮,兵士當然沒了鬥志,稍微交戰便棄甲拋戈,向東逃走。

李庭芝聽說范文虎大敗而歸,上表自劾,另請賢才代任,宋度宗不許,並命他轉移到郢州。李庭芝得知襄陽西北有條青泥河,就命人在河中築造一百艘輕舟,每三隻船連成一舫,中間一船裝載兵器,兩旁的船都有篷無底。李庭芝懸賞重金,招募擅長水戰的死士,一共得到三千民兵。他任命張順、張貴爲統轄,兩張都有勇有謀,民兵一向敬服他們,叫張貴爲“矮張”,叫張順爲“竹園張”。二張奉命後,便號令部衆說:“這次行動九死一生,有誰要是怕死,可以退出,不要壞了我們的大事!”三千人都願意以死效忠,沒有一個人離開。正巧漢水漲高,兩張調集百艘戰船從團山進軍高頭港,決定三更天的時候出戰,以紅燈爲信號。張貴首先出發,張順作後應,他們乘風破浪,直搗重圍。到了磨洪灘上,看見敵兵的戰船已經把江面鋪滿了,無隙可入。張貴命善於泅水的士兵潛到水中,鑿開敵人的戰船,敵船半浮半沉,當然驚慌失措。張貴乘勢殺開一條血路,且戰且進。

襄陽之戰爲什麼會失敗?襄陽城的陷落對南宋意味着什麼? 第3張

黎明時張貴等人已經抵達襄陽城下。襄陽城中已經很久沒有援助,聽說張貴等人到來,都喜出望外,立即開城迎接。大家勇氣倍增,很快戰退了敵軍。等到收兵回城的時候,唯獨沒有看到張順。過了幾天,水面上浮出一具屍體,身穿甲冑,手握弓箭。城裏的人去察看,不是別人,正是張順。只見他身上有四處重傷,中了六箭,怒氣衝衝的跟活人一樣。將士們都很難過,隨後將他厚葬。張貴進入襄陽後,跟呂文煥共同防守,他奮然說:“我們這座孤城沒有援助,我們不能坐以待斃,不如向範統帥求救,等到援軍到來,再內外夾擊,或許可以打退敵人。”呂文煥同意,命張貴設法乞援。張貴招募了兩位勇士,他們能在水中潛伏一天而不需要進食。張貴將蠟書交給他們,命他們泅水送往范文虎的軍前。范文虎收到蠟書後,答應發兵五千,進駐龍尾洲,以便夾攻,並命這兩位勇士拿着回信返回稟報。

張貴得到回信後,率水師來到小新河,只見敵兵駕着戰艦,前來截擊。張貴正麾衆殊死搏鬥,突然望見沿岸火光沖天,隱隱地看到有些船正在靠近龍尾洲。他還以爲是範軍前來支援,高興地向前奮進,沒想到來船都是敵兵,由阿朮、劉整帶領,向他們殺來。等雙方靠近,張貴才得知不是宋軍,但一時又來不及躲避,被圍困在了中間。這一戰,宋軍傷亡殆盡,張貴身受數十處創傷,身疲力竭被蒙古兵活捉,不屈遇害。

原來范文虎率軍到了龍尾洲,因爲風狂水急,就往後退了三十里。阿朮接到密報後,便率先佔據龍尾洲,以逸待勞,大破宋軍。張貴被殺後,蒙古兵帶着他的屍體來到襄陽城下,對着守兵大喊道:“你們認識‘矮張’都統嗎?”守兵見果真是張貴,不禁號啕大哭。敵兵將屍體扔下後便退走了。呂文煥出城收屍,將張貴葬在張順墳墓旁邊,立下雙廟祭祀兩位忠臣,並再次發誓死守襄陽。到了鹹淳九年,襄陽已被圍困了五年,樊城也被圍困了四年。襄、樊兩城本來相互依存,形成掎角之勢,中間隔着漢水。呂文煥在江中釘上木樁,用鐵索連接,並在上面造了浮橋,以此互通援兵。敵帥阿朮派兵將木樁鋸斷,用斧頭劈開鐵索,將橋給毀了,從此兩座城池不能相互支援。

襄陽之戰爲什麼會失敗?襄陽城的陷落對南宋意味着什麼? 第4張

阿朮又用兵截住江面,防止襄陽的援兵,自己則率精兵去攻打樊城。樊城支持不住,被蒙軍攻陷。守將範天順仰天長嘆道:“生爲宋臣,死爲宋鬼。”說完便懸樑自盡。部將牛富軍帶着幾百多死士進行巷戰,殺死敵兵無數。牛富身負重傷,最後跳入了火海。小將王福見牛富已死,不覺哭着說:“將軍爲國家而死,我怎麼能苟且偷生?”說罷也跳到了火中。襄陽失去掎角後,更加危急。呂文煥每次巡城,都要望向南面痛哭,他每天都期盼着朝廷增援。

襄陽城越來越危急,呂文煥日夜登城,防守絲毫不敢鬆懈。蒙古將領阿里海涯曾經用火炮攻破樊城,這次又轉移到了襄陽。蒙古兵接連放彈,聲如震雷,城中守兵人心惶惶,很多士兵都出城投降。阿里海涯便來到城下,對呂文煥大喊:“你們拒守孤城已經五年了,爲了自己的主子賣命,也是理所應當。但是現在你們勢窮援絕,如果再抵抗下去,只能苦了城中幾萬生靈,如果能納款出降,我們進城保證不殺一人,而且呂將軍還會加官進爵。這是我主的詔命,由我代爲宣告,決不欺騙你。”呂文煥聽後,覺得很有道理,不禁猶豫了起來。阿里海涯見他低頭沉思,料知已經說動了他,索性再進一步,將一支箭折斷發誓道:“我要是欺騙你,有如此箭!”呂文煥於是答應出降。阿里海涯首先入城,呂文煥交出地圖,和阿里海涯一同前往燕都。當時,蒙古主忽必烈已經改國號爲大元。呂文煥入朝拜見元主,元主遵守阿里海涯的誓言,拜呂文煥爲襄、漢大都督。於是,呂文煥呈上攻打郢州的計議,並表示願意擔任先驅。元主非常欣喜,命他暫時休息,準備再次大舉進犯。

自此,南宋的門戶打開,再也沒有抵擋蒙古人南下的腳步的資格。襄陽城的淪落正式拉開了南宋滅亡的序幕。